相声与京剧虽然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两者中的共性很多,在艺术交流中相互借鉴,汲取营养,不但丰富了艺术本身,更增进了演员之间的友谊。
相声中涉及京剧的段子很多,舞台上除了观众耳熟能详的《黄鹤楼》《洪羊洞》《铡美案》《戏剧杂谈》《关公战秦琼》等段子外,还有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段子,如《大戏魔》《戏迷药方》《战马超》《玉堂春》《四大名旦》《捉放曹》《戏剧与方言》等等,曲目非常丰富。相声演员中老一辈儿对京剧十分熟谙者比比皆是,王树田、罗荣寿、侯宝林、孙少林、高笑临、郭宝珊、刘文亨、李伯祥、侯耀文、董铁良等等一长串儿名字数不胜数;年轻一代里更是有许多佼佼者。而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电视里客串儿一段相声也是屡见不鲜。
师父自幼在北京就对京剧艺术特别喜爱,我师爷赵少舫天生一副好嗓子,柳活非常好,除了单弦、大鼓外,对京剧也十分精通,这为师父学习京剧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唱、念、做之外,师父还跟随他的师爷吴善抚先生学习操京胡,跟京剧名家小盛春、马富禄等学习身段与表演,较为全面地接触了京剧艺术的方方面面,并把这些巧妙地融合到相声中,使他自己最擅长的柳活有了十分鲜明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了台风儒雅、说唱俱佳、语音甜美、表演细腻的艺术特色。
1983年5月,曲艺队依照合同确定的日期到了山东益都(现名为青州市﹚,益都是胶济铁路线上的一个重镇,交通便利,市面繁荣。之前在广饶、桓台一带演出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大家对益都的演出抱着很大的希望。我们是上午到达益都的,车子在剧场门前停下后,大家就开始卸车。
正在忙着呢,有人指着剧场大门对我说:“曹团长,你快看!”
我转过身来仔细一看,剧场大门前挂着一条标语:“热烈欢迎山东省京剧团来我剧场演出!”咦?明明是我们在这里演出,怎么会有山东省京剧团的标语呢?我急忙走到门前的宣传橱窗一看,里面一半贴着京剧团的演出剧照,一半贴着我们相声晚会的宣传材料和照片,原来是山东省京剧团昨天就在这里演出了,只不过他们只演日场。我急忙进去找到了剧场经理,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经理不紧不慢地说:“你们定的演出合同俺们并没有违反呀,晚上你们正常演出,该演几天就演几天。可是俺这场子白天不能闲着,也得想办法增加一点儿收入是不是?再说,俺们省京也很少来这里演出,这回方荣翔先生难得来益都,俺能推走吗?”
“我们是小团,他们是大团,你这样安排把我们放在一起唱对台戏,明显我们要吃亏,这不是害我们吗?我们十几个人和人家几十个人硬撞,肯定把我们撞得一溜儿跟斗。”
“曹团长,你别急,京剧是京剧,相声是相声,你俩又不是一回事,你怕啥呢?你看这样行不行,别管这里演出咋样,俺帮你在周边集镇再安排两个日场行不行?”
事已至此,争也无用,暂且只能这样了,如果晚场不行,只有用加日场补,只是人要多吃点辛苦。因为山东省京剧团已经装好了舞台灯光,经过剧场协调我们就不用装台了,一切就用他们的,这倒省了不少事儿。
刚吃过午饭,天就下起了大雨,这真是越渴越吃盐,不顺心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心说,今晚肯定泡汤了!
师父见我一脸愁容,知道是为与山东省京剧团撞到一起的事,偏偏又赶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就劝慰我说:“别急了,花无百日红,有火点儿就有水点儿。他们演他们的京剧,我们说我们的相声。万一咱们栽倒这儿了,也不丢人,就算在这儿放几天假,听几天戏,休息休息。”
我笑了笑说:“那就听天由命了。山东省京剧团拍的电影《奇袭白虎团》我看过,方荣翔演的王团长唱的那段儿‘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真好。”
“我看了门口的戏单,明天《大探二》,后天《铡美案》,大后天《将相和》。这回可有机会过过戏瘾啦!”
听师父这么一说,我的情绪也松了下来,“也是,不花钱,白听三天名角儿的戏,这事儿可哪儿找去。”
说也奇怪,下午四点多钟雨说停就停,剧场售票窗前来买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临开演时竟然全部客满!不但剧场的人感到意外,连山东省京剧团的人也觉得不可思议,一千几百人的园子居然在三个小时内将票全部卖光,很是少见。我们自己也觉得老天爷真帮忙,让我们在这儿挣足了面子。
当天晚上大家心情一扫萎靡,个个劲头儿十足,早早地便来到后台化妆。现在小剧场内说相声很少有化妆的,那时一是沿袭当时的欣赏习惯;二是舞台上灯光强,如果不化妆脸上一片惨白很不好看。说化妆也很简单,也就抹抹腮红,描描眉毛,再涂点儿口红就行了,用剧团的行话说,化个粉妆。
后台里还住着一些山东省京剧团的人,一看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着街上只卖五分钱一个的小圆镜子在化装,忍不住都笑了。化好了以后,往那一站,有人笑得更厉害了。这也难怪,曲艺队除了一些在剧团工作过的同志掌握了一些化妆技巧外,有些人也就随意抹几下就完事儿。
那天晚上,张弘来得晚了点,因为和我在前面还有一场活,就三下五除二,几分钟就得。他两边的腮红也没抹匀,一边一个红团儿堆在脸上,老远一瞧,跟日本飞机似的,人家看了能不笑吗!
每天的活单儿是提前派好的,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组合,连翻头的小段儿也是固定的,不能随便使,防止前边的刨了后边的活,影响整场效果。那天演出前,师父突然找到我,他要改活!
我有点诧异,“您要改什么活呢?”
“今晚我上《戏剧杂谈》”
我顿时明白师父的用意了,他就是要来一次班门弄斧,和专业的京剧团比试比试。
那天晚上师父十分用心,劲头儿十足,在台上一投手一迈步都十分讲究,每一句学唱都能起尖儿(掌声﹚,不但台下笑声掌声不断,连围在舞台两侧看演出的京剧团的演员也都连连叫好。那天师父返场还来了个再回头,又分别学唱了评剧和越剧,都十分精彩。
师父下台后,京剧团的演员们十分热情,主动给师父让座,送上茶水,并向师父举起大拇哥儿。
师父微笑致意,连说:“见笑见笑。”
第二天早上,我师弟李金鹏正在剧场的院子里遛弯儿,看见迎面走来一位头戴旧帽、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年约五十七八岁的老头儿。
老头儿说话特别客气:“请问张永熙先生住在哪个屋?”
李金鹏仔细一看,原来是方荣翔,忙把他领到了师父住的房间门口,“师父,方老板看您来啦!”
师父出门一看,果然是方荣翔先生,十分惊喜,忙请他进屋,让座倒茶。
方荣翔见到师父,双手挑起大拇哥儿,连声说:“佩服!佩服!”
师父说:“方老板,您这是干吗呀?您太夸奖了。”
“张先生,我可是真心佩服您。”
“方老板,您可是个名角儿,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这回来山东能现场听到您的戏,我可真有耳福,太难得了!”
“张先生,您可过奖了,我们那是绷着脸儿在台上唱,不乐;您在台上一唱,就把观众逗乐了,不容易。”
方荣翔接着说:“您的《戏剧杂谈》里说我们京剧里的东西说得真好,手眼身法步,怎么来怎么去,分析得十分透彻,不但让观众一听就明白,而且可乐,真是太好了!说真格的,我们一些干这行的,都不一定有您说得这么明白。”
师父笑着说:“我那只是记问之学,学点皮毛,真要唱我可唱不了。”
“昨天听您在台上唱的几段儿,大小嗓儿全有,您这嗓子一听就知道是专门练过的。”
师父笑着说:“那是年轻时在北京熏的。”
方荣翔:“张先生您是北京哪儿的人?
师父:“我家就在珠市口西南角的板章胡同。”
方荣翔很是惊喜,“我家就住在广安门大街,我在虎坊桥小学上过两年学,这离您家可没有多远啊。”
“哎呀,那可太近啦,没准儿咱俩小时候还在哪儿相遇过呐!”
两人哈哈笑了起来。
俩人越聊越投机,话题越来越宽泛,从北京的小吃到戏曲典故,无所不谈。最后,方荣翔让师父教他一个相声小段儿。师父便给他说了一段《增和桥》。
方荣翔说:“今晚我还想听一遍您的《戏剧杂谈》。”
师父说:“行,今儿晚上我不换活儿,还上这段儿。方老板,我看门口海报上写着您明天的戏码儿是《铡美案》。”
“没错儿,全本的。”
“那我可来着了!”
“这儿演完后,下半年我们团要去东北。张先生,咱俩有缘呀,能和您认识我心里很高兴。”
“方老板,今儿个我能听到您的戏可是太荣幸了,但愿后会有期。”
“好!好!”
当天晚上,方荣翔和山东省京剧团的演员们全来了,台上台下坐满了人。师父也是铆足了劲,包袱一个比一个响,说到戏台上骑马那段儿还特意来了个现挂。
甲:舞台上不但人走道儿迈方步,
乙:噢。
甲:连马走道儿都迈方步。
乙:马还迈方步?
甲:不能把真马拉上台来呀!
乙:那用什么来代表呢?
甲:一条马鞭子。
乙:噢,马鞭子。
甲:没上马之前那样儿走,上马以后还是那样走。
乙:怎么走?
甲:你看:(韵白﹚家院,带马。
乙:哎。
甲:到这儿接鞭、攀鞍、纫镫、骗腿儿、骑上,再瞧这马。乙:走。
甲:还那样。
乙:可不还那样嘛。
甲:这马走起来是不紧不慢,迈着方步。
乙:对。
甲:要是方荣翔方老板骑上这马,
乙:怎么样?
甲:他也得这样儿!
这个包袱响炸了,台上台下跟开了锅似的,掌声雷动。
在益都短短几天时间,大家与山东省京剧团相处的十分愉快。曲艺队很快就结束了在益都的演出,临行那天,京剧团的演员们主动帮助我们抬箱子、搬行李,特别的热情,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
1984年12月,传来方荣翔先生因心脏病严重而住院的消息,师父得知后很为他担忧,感叹地说:“他可是个国宝级的艺术家啊!”
师父的艺术生涯中,特别注重和其他舞台艺术的交流,每到一地,都利用可能的机会向当地的艺术家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
20世纪50年代,师父和侯宝林先生在上海联袂演出时为了满足当地观众的欣赏口味,两人特地去找到了有名的越剧演员戚雅仙学习越剧唱腔。戚雅仙年轻时就名扬沪上,1950年曾拍过越剧艺术影片《石榴红》。其唱腔韵味深厚,缠绵委婉,极富特色,深受观众欢迎。戚雅仙那年刚二十多岁,慕名而来的访客甚多,一般难以得见。师父和侯宝林先生那时刚刚三十出头,才华横溢,气宇轩昂,在上海演出时受到热捧,报纸上连篇报道,南张北侯一说,由此而来。戚雅仙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得知他们想学习越剧,就分别教了两人两段越剧唱腔。师父的嗓音和发声与戚派唱腔有许多近似之处,一唱起来颇有几分神韵,戚雅仙十分高兴,教得分外认真。
后来,他们又拜访了另一位越剧名花旦金采凤,师父又登门求教,学了越剧《碧玉簪》里的名段儿“谯楼打罢二更鼓”。
两人到苏州演出时又爱上了评弹。苏州评弹可谓是江南第一大曲种,曲调委婉缠绵,韵味醇美,盛行于苏、沪、杭一带,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到了苏州,他们向评弹一代宗师徐云志先生学习,徐调唱腔委婉,节奏舒缓,人称糯米腔,十分难学。又向上海来苏州演出的评弹名家蒋月泉学习蒋调唱腔。侯宝林先生后来在活里唱的一段苏州评弹《林冲发配》中的一句“无端发配沧州城”,就是蒋月泉先生所教。
后来,师父把所学来的越剧、评弹和自己擅长的京剧串在一起,编创了一块新的柳活《京评越》,演出效果很好,最后成为自己的保留段子。
1985年春,师父与曲艺队到了陕西西安,前后在西安市内五一、五四等几个剧场及周边演了一个半月。其间,遇到了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领衔的洛阳市豫剧团,师父虽已六十多岁了,仍然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拜访了马金凤。
马金凤与师父同年,两人虽然从未谋面,但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马金凤最初成名于与河南接壤的安徽界首,当师父说起曾两次去那一带演出时,马金凤更是兴致勃勃。
师父怀念起在那一带吃过的美食,“河南好呀,好吃的东西太多,很合我的口味,我在开封相国寺演出时,一天三顿全在小吃摊上打发了。在豫东一带,我迷上了那里的熟牛肉,还有油旋儿、胡辣汤,可把我撑坏了。”
马金凤忍不住笑了,“胃撑大了。”
师父摇摇头,“胃撑小了。”
“咦?咋还撑小了呢?”
“胃穿孔,被切掉了一小半。”
“哎呀!俺可不像你,俺从来吃东西不乱吃,怕坏了嗓子。每顿饭只吃六七成饱,吃多了唱不出来。”
师父点头连连称是。
两人说完闲话,师父提出想向她学习几句豫剧唱腔。
马金凤很干脆,“中,就教你一段俺最拿手的《穆桂英挂帅》的几句唱。”
说着她就站起身来唱了四句:“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了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
师父学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差了那么点儿味道。
马金凤说:“哎呀,张老师,看来你河南的饭食还是吃得太少了,味道不够呢。”
师父哈哈大笑,“再吃下去,我那半个胃也没啦!”
师父喜爱学习,敢于不耻下问,迎难而上,只有一个目的,丰富自己的段子,让观众更满意。
有一次,师父就和他最早的学生,也就是我后来的大师兄梁尚义联手创作了一个反映理发行业的段子《我这也是干革命》。为此,师父特地去了南京一家理发店体验生活,一连几天在店里观察、学习,找出了许多行业特点,琢磨出新的包袱。
甲:您会洗头吗?
乙:谁不会洗头啊。
甲:洗头有学问。
乙:那有什么学问啊?
甲:像理发店洗头顾客头痒不痒,不用问,双手一趟就知道了。你一抓,如果顾客的头往上顶,说明这位头痒,嫌你抓轻了,往上凑合。
乙:抓得舒服。
甲:如果你一使劲他往回缩了,那就不痒。
乙:为什么?
甲:他疼啊!
“文革”中期,师父被从学习班里解放出来,不久,上面就交给他一个任务,创作演出一段歌颂南京长江大桥的相声。师父就和大师兄梁尚义住到了大桥管理处招待所,投入到紧张的创作工作中。
梁尚义大师兄笔头子很快,写的东西很有文采。每每师门中举行各种活动请他讲话时,他都会念几句诗句作为结束语,用以助兴。两人深入第一线和建设大桥的工人、技术人员学习交流,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素材。反复商讨,几经研究,拟定了一个框架,师父出了许多点子,由尚义师兄执笔完成了后来在南京观众中获得赞誉的新相声《赞大桥》。
这个段子表演起来有点儿难度。为了表现国际友人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夸赞,要求逗哏演员学说几个国家的语言。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师父专门去了外语学院,分别向各语种的老师求教,对于较为复杂的语言,师父用汉字标注切音的方法,反复练习,直到熟练自如。
比学几国外语更难的是,最后的底是一段非洲舞。这非洲舞与京剧身段可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儿,师父要想掌握其中的技巧,而且要学得惟妙惟肖,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歌舞团青年演员里会跳非洲舞的很多,学起来很方便,虽然师父当时已经年过半百,但学起来有模有样儿。师父在舞台上表演这段非洲舞时有正有歪,灵动中带有几分笨拙,取得了出色的艺术效果。
师父常常说孔子的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一生的艺术经历,是对“活到老,学到老”这六个字最好的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