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学妹提起,恐怕我此刻依然没有停下脚步,想想母校,想想过去,这一晃,已是13年。去母校报到时,还是在万塘路校区。我在校园里逛一圈,有个角落,假山流水,睡莲石凳,曲折小径,仿佛是整个校园的“眼”,透露出一丝浪漫和灵气。我松了一口气。校园虽小,却还秀气!
我最喜欢去图书馆。万塘路钱江学院的图书馆灯光明亮,座椅宽松,很多个安静的夜晚,我执笔创作,留下了一些文字。有个位置,可以看见窗外的蜡梅,很能给人诗意和怀想,不知现在那棵曾给我灵感的蜡梅树是否安在。
第二年,我们搬到文一路校区。校园与之前相比,自然大气漂亮许多。至少校门宽敞了不少。进宿舍安顿,我傻眼了。八个床位分上下铺,中间八张小书桌紧凑地摆成长条状,两旁是过道,仅容一人过。若有人伏案写字,经过者须踮脚缩臀,说:“同学,不好意思,借过一下。”伏案的同学需挺直背,臀吸着凳,往桌子里面一挤。门后,一个脸盆架,几个储物柜。电视记得有,电扇就不记得了。最难忘的是地面,久经踩踏看不出材质。厚厚一层黑色,像泥地,却又比泥地硬。但一定不是灰白的水泥地,更不是光滑的瓷砖。东西掉地上,有洁癖的人是无论如何不愿意再捡起;脸盆放最下面一层,就满心不自在。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也许一年,也许一学期,总之,我们是搬到了后面的留学生宿舍楼。六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每个人有一套书柜书桌,还有光线充足的阳台。清晨起早,能看到操场早锻炼的人,能听到不远处有人背英语单词。俯视楼下,有玉兰树可以欣赏。我的生活便又生出些许诗意。地面是瓷砖,有种擦干净亦脚行走的冲动。我非物质追求者,然而,宿舍生活的强烈反差,着实让我兴奋不已。很多时候,寝室成了我和室友聊天、看书、写文章的温馨场所。
转眼间就开始为毕业论文和就业考试奔波了。其实这部分记忆真的很零碎。四年大学生活里,除了听课,我很多时间是跑图书馆。虽然没读几本书,可是求得了一份宁静。母校虽不及许多高校那么名声显赫,却给了我自主自在的包容。我可以选择参加“十佳大学生”比赛,自信独特地站在舞台上;我也可以选择安静地写作读书,过自己的随性生活。如今,我所走的路,依然是遵循内心,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不随大流,这让我相信,一定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我祝福我的母校,只愿她独立、独特,追寻属于自己的永恒价值,名利是非留给每一个亲近过她的人去评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