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繁殖习性
为研究黑嘴鸥的繁殖习性,从1990年起,我们就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和北九州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辽宁鸟类研究中心、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国际组织和科研院所及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盐城、辽宁鸭绿江口等自然保护区合作,主要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黑嘴鸥繁殖地和繁殖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三个保护区均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河口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也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多种珍稀水禽,目前也是世界上黑嘴鸥繁殖分布较为集中、种群数量最大的地区;同时,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还对辽宁省大凌河口和河北省滦河口的黑嘴鸥繁殖进行了调查。
1.黑嘴鸥栖息地与繁殖地选择
(1)研究方法
研究地主要选择在辽宁双台河口、山东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辽宁鸭绿江口四个自然保护区和河北滦河口的黑嘴鸥繁殖区,即在每年4月下旬,黑嘴鸥进入繁殖期开始,至7月末繁殖结束为止,在此期间,对黑嘴鸥营巢区、相临近的非营巢区和黑嘴鸥巢周1米×1米范围的植被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内容包括植被种类组成、植被盖度、植株高度等。观测方法采用DAFORE记录法。
D——植被盖度介于100%~80%之间,记录等级为5;A——植被盖度介于80%~ 60%之间,记录等级为4;F——植被盖度介于60%~40%之间,记录等级为3;O——植被盖度介于40%~20%之间,记录等级为2;R——植被盖度介于20%~0%之间,记录等级为1;E——无植株分布,记录等级为0。
同时还记录有r——植株分布稀疏,仅可数的几株;I——呈丛状分布。
对于巢周的小环境主要测定了巢位温度、湿度、土壤颗粒和盐碱度等项内容。
(2)研究结果
①一般栖息地选择
黑嘴鸥是东北亚地区的特有种类,从栖息分布区域的湿地类型看,大致可划分为沿海滩涂碱蓬湿地、芦苇沼泽湿地、河口湿地3种类型。栖息地的海拔高度较低,最高4米,一般为潮汐水能够到达的区域。
黑嘴鸥多栖息于沿海滩涂碱蓬湿地,因而也被视为盐地碱蓬群落的代表种,栖息地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在自然地理区划中主要属于温带、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沿海滩涂多为新生湿地,这一特殊的立地条件和植物区系成分的特点,决定了该区域没有地带性植被,多属隐域性植被,植物种类的分布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海拔较高的区域,由于有充沛水源的作用,形成了以芦苇为主的沼泽植被;而地势较低的滩涂,受海水的影响,土壤含盐量较高,生长有一年生的碱蓬、海滩苔草和芦苇等盐生植被或红树林;由滩涂向内地推进,盐生碱蓬逐渐增多,构成单优势的盐生植物群落,即以翅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随着地势的增高,地表含盐量减少,有机质增加,形成了多年生草甸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有蒿类、獐茅、中华补血草等。
②繁殖地的选择
1990—1997年,我们先后定点对盘锦湿地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外围的大凌河河口西岸的大有农场、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滦河口滩涂和辽宁省丹东市的大洋河口的黑嘴鸥繁殖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看,黑嘴鸥的繁殖环境为沿海河口处的发育性滩涂,由于受海洋潮汐的影响,多为碱性滩涂,植被分布以耐盐碱性的植物为主,主要有翅碱蓬、灰绿碱蓬、大米草、海滩苔草、芦苇、白刺、东北茵陈蒿、补血草等。其中以碱蓬植物为其繁殖地植物分布的优势植物群落;土壤为河流的冲积物和盐渍性的沉积物,主要分为水稻土、沼泽土和滨海盐土。
黑嘴鸥繁殖分布仅限于中国和韩国,其中在中国繁殖分布区域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234′至4110′,东经11833′至12330′。也就是以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最南界,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最北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最西端和辽宁省丹东市的大洋河口为最东端的环渤海和黄海范围内,该区在地理区划上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其中,江苏盐城国家级保护区恰好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既有大陆性气候又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即季风盛行,四季分明,冬季多吹偏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湿多变,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为10.95℃,其中以盐城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最高,平均为13~15℃,以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年平均气温为最低,平均为8.4℃。最冷月通常在1—2月,平均气温为-4.83℃,极端最低气温为-29.3℃(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64年2月3日);最热月在7—8月,平均气温为22.3℃,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68年6月4—5日)。全年无霜期长,平均为201天,其中江苏盐城保护区的无霜期最长,为210~224天,而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无霜期最短,为177天。年降雨量平均为739.7毫米,其中,以5—9月的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的60%~70%。
在韩国的繁殖地主要在牙山湾的沿海滩涂,种群数量在200只左右,但近年来由于开发的影响,繁殖地在不断变化,繁殖种群数量也在下降。
黑嘴鸥多在沿海地区的河口处滩涂营巢繁殖,其营巢区域植被类型单一,植物种类组成也比较少,主要由灰绿碱蓬、翅碱蓬、稀疏芦苇、大米草、白刺、东北茵陈蒿等低矮植物组成。多年来,在黑嘴鸥繁殖期间,我们先后对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滦河口等黑嘴鸥繁殖地的营巢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方法采用DAFORE记录法。从调查结果看,黑嘴鸥喜在植被盖度小、植株低矮的黑色滩涂等区域营巢繁殖,其巢区植被盖度最大不超过50%,高度(新鲜植株)不超过15厘米,平均高度不超过25厘米。
根据营巢环境,将黑嘴鸥的巢分为以下7种类型:
碱蓬滩涂巢:均为潮上滩涂,植被分布以翅碱蓬和灰绿碱蓬为建群种,并稀疏地分布有补血草、东北茵陈蒿、海滩苔草等,该类型比较典型的区域有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三角洲平原水库、保护区西部的南小河滩涂、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射阳盐场滩涂。
白刺碱蓬滩涂巢:该区域位于碱蓬高滩处,由于风的作用,形成了一些高出地面大小不等的沙丘,沙丘上生长有白刺,黑嘴鸥即在贴地面生长的白刺上营巢繁殖,巢材由白刺的枯枝和碱蓬枯枝筑成;这种类型的巢仅见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三角洲平原水库西北部边缘和三角洲防潮堤内的黑嘴鸥繁殖保护地内(1990—1991年)。近几年由于辽河三角洲的开发,防潮堤和三角洲平原水库的筑成,海水被拦截,致使白刺全部死亡,这种类型的巢区也不复存在。
大米草滩涂巢:该类型的巢仅见于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近海滩涂,潮下滩的近海处为生长茂盛、人工引进栽植的大米草,平均高度为120厘米左右,这里为黑嘴鸥的取食区,向内陆的滩涂区域即为黑嘴鸥的繁殖区,植被分布为呈块状分布的碱蓬和自然蔓延生长的低矮大米草,黑嘴鸥在大米草生长的区块上筑巢繁殖。
潮沟滩涂巢:此类型为自然潮沟的远端,由于人工养殖活动的影响,水位受人工控制,黑嘴鸥在潮沟两侧的光裸碱滩上筑巢繁殖,这种类型的巢见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的南井子分场十里西繁殖区。
柽柳滩涂巢:该类型巢区为潮上滩近芦苇沼泽的边缘区域,并自然生长有柽柳、灰绿碱蓬的潮沟区域,其中柽柳生长并不十分繁茂,黑嘴鸥即在柽柳个体间的空地高冈处营巢繁殖,其巢间距通常比较大;该区域仅见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的十里西繁殖区。
芦苇滩涂巢:该区域分布于潮上滩与芦苇相接地带,植被生长以稀疏芦苇和碱蓬为主,其中芦苇呈块状分布,且较低矮,密度也低,黑嘴鸥即在芦苇生长区域,且生长有碱蓬的芦苇苇间空地上营巢繁殖,该区域见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大凌河西岸、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汶流管理区和丹东大洋河口的黑嘴鸥繁殖地。
水面巢:该类型巢区分布于潮沟远端和浅水区域,由于在春季少水时节,黑嘴鸥在该区域营巢繁殖,到后期,由于潮沟进水或灌溉等,致使区内水位增高,黑嘴鸥的巢被水淹没,黑嘴鸥不愿弃掉已筑好的巢穴,在原来巢卵的基础上,继续加高巢穴,产卵繁殖,最高的巢高达60厘米,该类型巢区仅见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的十里繁殖区。
在统计到的700余个巢中,有碱蓬滩涂巢419个,占59.99%;白刺碱蓬滩涂巢30个,占4.3%;潮沟滩涂巢70个,占10%;大米草滩涂巢105个,占15%;柽柳滩涂巢35个,占4.91%;芦苇滩涂巢24个,占3.4%;水面巢17个,占2.4%。
其他生境选择如下。
巢位温度:繁殖中期,天气晴朗时,黑嘴鸥巢上10厘米,气温为19~34℃;巢内气温为33~36℃;巢下1厘米土壤温度为30~35℃(无底巢)和24.0~26.2℃(有底巢);10厘米土壤温度为20~21.5℃;20厘米土壤温度亦为20~21.5℃。
巢位湿度:其巢位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最低相对湿度为49%,最高相对湿度为90%。
巢位土壤:黑嘴鸥是一种对繁殖条件要求非常苛刻的地上营巢鸟类,它对巢位土壤的要求高于非地上营巢的鸟类,也高于一般地上营巢的鸟类,其巢位土壤均为碱性土,pH为7.8~8.2,土壤含盐量为3.0%~3.1%,其巢下土壤沉积物的组成为沙质黏土,粒径组成以粉粒(粒径0.05~0.005毫米为粉粒)占比例最大,在39.5%~80.5%之间。其次是砂粒(粒径2~0.05毫米为砂粒),占9.5%~43%。再次是黏粒(粒径小于等于0.005毫米为黏粒),占10%~22.5%。
对黑嘴鸥巢区的有巢处(巢位下)和无巢处进行土壤粒度对比分析:有巢处(巢位)的土壤粒度较无巢处的土壤粒度均匀;有巢处土粒径组成以粉粒为主,而无巢处则变化较大。黑嘴鸥的巢可分为有底巢(巢下垫有干草)和无底巢两种,从土壤研究结果看,无底巢巢下土的砂粒和黏粒含量较低,只有9.5%和10.0%,而粉粒含量高达80.5%,高于无巢处的粉粒含量,也高于有底巢巢下土的粉粒含量。表6为黑嘴鸥巢区土壤粒度分析。
表6 黑嘴鸥巢区土壤粒度分析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看,黑嘴鸥并不在粒径很粗的土壤上筑巢,通常在粒径较理想的土壤上建无底巢,在粒径不理想的土壤上建有底巢,这种选择与土壤的保温性和吸水性有关。
2.繁殖习性
黑嘴鸥每年的3月底,从越冬地陆续北迁到繁殖地,主要栖息于苇田和滩涂的沟渠、潮沟等区域,寻食鱼、虾等,常几只,甚至几十只集群活动。4月底5月初,集中到滨海的碱蓬滩涂、芦苇滩涂、大米草滩涂等区域筑巢繁殖。7月繁殖结束。11月初南迁到越冬地过冬。
(1)占区
黑嘴鸥北迁至繁殖区时,常单只、十几只或几十只成小群活动在潮间带滩涂或芦苇湿地的水域、沟渠,觅食鱼、虾等。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多,至4月下旬,它们便几十只甚至几百只大群栖息于碱蓬、稀疏芦苇、低矮大米草滩涂上,一旦受到惊扰,会立即起飞,在上空盘旋鸣叫,甚至向入侵者攻击,约十几分钟,便各自飞走,但并不飞离到很远的地方,待干扰消除后,又很快结群回到原来栖落的位置。由于黑嘴鸥属集群营巢繁殖的鸟类,社会性行为较强,相对来讲,巢区领域行为并不十分强烈,同种个体之间及与其他种个体之间,如环颈鸻、蛎鹬、鸥嘴噪鸥、红脚鹬等,驱逐行为并不强,仅在其他个体进入巢位较近范围,一般在3~5米时,以高声鸣叫、头喙前伸追逐驱赶,将对方赶离巢位。
(2)配偶与交配
4月中下旬,黑嘴鸥即成对活动,配偶已经形成。至4月末,可见到黑嘴鸥的交配行为。4月28日,首次见到黑嘴鸥交配,交配在潮间带的海滩上进行。交配前,雄鸟头低下、喙前伸,身体尾部翘起,围着雌鸟转圈,常几圈、几十圈不等。此时,雌鸟身体下屈,雄鸟飞起缓缓落到雌鸟背上,喙前伸(未见有啄雌鸟头羽的现象)、尾下压,两翅上举并不断扇动以保持身体平衡。而后,雌鸟站起,尾部上翘,雌雄鸟尾部对接,进行交尾,交尾时间一般约2分钟,有时长达4分钟。交配完毕,雄鸟飞落地面,并站在雌鸟身旁,雌鸟则用喙梳理凌乱的羽毛。整个繁殖前期,均可见到黑嘴鸥的交配行为,交配活动多在中午或下午进行。到5月20日,仍能见到黑嘴鸥的交配行为。
(3)营巢
黑嘴鸥一年仅繁殖一次,4月中下旬开始筑巢,筑巢由雌雄亲鸟共同完成;筑巢一般在产卵的前一天开始,约1天的时间即可基本完成,并在产卵孵化和育雏期间不断修补完善。在研究期间,曾见到一巢的成鸟在第一只雏鸟出壳5天时,亲鸟还在叼巢材修补巢穴。黑嘴鸥的巢为浅盘状的地面巢,通过对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滦河口和丹东大洋河口黑嘴鸥繁殖地近700个巢的测量统计,巢外径大小平均为216毫米×208毫米,内径平均为118毫米×114毫米,巢距地面平均高度为35毫米,窝深平均为20毫米。巢材主要由碱蓬枯枝、芦苇的茎叶、白刺的枯枝等组成。黑嘴鸥集群营巢繁殖,巢间距最近仅5米(也有个别的鸥之间筑巢距离仅30厘米)。黑嘴鸥的巢多数比较完整,但也有些个别的巢筑得非常简陋,仅在地面用脚简单地扒一个小小的凹坑,坑边凌乱地围一些巢材便产卵繁殖。
3.产卵
黑嘴鸥完成筑巢或基本完成筑巢后,即开始产卵,其产蛋时间与当年春季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在4月末开始产卵,最早见到黑嘴鸥的卵是在4月21日,5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到6月初,产卵基本结束,但也有个别的黑嘴鸥至7月还在产卵,这样的巢已难以孵化成功。
黑嘴鸥一般每窝产卵1~3枚,多为3枚,产卵最多的可达7枚。通过对700余个巢中卵的统计(其中,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0个巢、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5个巢、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个巢、河北滦河口滩涂黑嘴鸥繁殖地10个巢、丹东大洋河口15个巢),共有卵1957枚,平均每巢2.8枚。其中1枚卵的巢14个,占2.0%;2枚卵的巢33个,占4.7%;3枚卵的巢642个,占91.7%;4枚卵的巢4个,占0.6%;6枚卵的巢5个,占0.7%;7枚卵的巢2个,占0.3%;偶见有5枚卵的巢。从窝卵数的分布情况看,大于3枚卵的巢仅见于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南北方的差异,与纬度和食物差异密切相关。黑嘴鸥产卵速度较快,一般隔日产卵,也有少数连日产卵,繁殖早期,若卵被盗走后,还可补产,但若多次被盗走后,则不再补产或弃巢(一般可产3次)。黑嘴鸥的卵为椭圆形,暗绿色,表面布以褐色斑点,其钝端斑点大而密集,尖端斑点小而稀疏,卵的大小平均为50.1毫米×35.5毫米,重34.3克,全窝卵重96.04克,占成鸟体重的74.4%(表7)。
同时,对卵的重量与卵数变化,卵的宽度与数量变化及卵的长度与数量变化都进行了研究(图6、图7、图8)。
表7 黑嘴鸥巢、卵测量
续表
图6 黑嘴鸥卵重量与卵数变化
图7 黑嘴鸥卵的宽度与卵数变化
图8 黑嘴鸥卵的长度与卵数变化
4.孵化
黑嘴鸥产完第一枚卵后便开始孵化,由双亲交替孵卵,但以雌鸟为主,雌雄鸟孵蛋时间比是5~7∶1。孵化期间,为了研究黑嘴鸥雌雄亲鸟的换孵情况,我们用铁网捕获黑嘴鸥成鸟(雌鸟),染色后(称为A鸟),观察其换孵情况,记录如表8。
表8 1991年6月15日黑嘴鸥换孵情况观察记录
从观察记录结果看,黑嘴鸥的孵化以雌鸟为主,雌鸟每天离巢采食仅2~3次(在无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每次离巢时间为50~100分钟,雌鸟常常连续孵卵5~6小时,而雄鸟每次孵蛋时间一般很少超过1小时,当天气较好、太阳光线足、地表温度较高时常常出现黑嘴鸥双亲离巢,靠巢底沙土温度保持巢温的现象。
黑嘴鸥每天的孵化时间均在10小时以上,坐巢时间占白天活动时间的87.5%、70.8%和62.5%。孵化前、中、后期坐巢时间逐渐减少。黑嘴鸥的孵化期为24天,最长可达26天,5月下旬即可见到黑嘴鸥的雏鸟,最早见到黑嘴鸥雏鸟的时间是5月14日,6月中上旬为黑嘴鸥出雏高峰期,至7月初,黑嘴鸥基本全部出雏。
5.育雏与雏鸟生长
(1)育雏
孵化至23天时,黑嘴鸥的雏鸟开始啄壳,并能听到“唧唧”的叫声,啄壳部位均在卵近钝端1/3处,5~8小时可啄出1厘米×1厘米大小的孔,48小时后即可靠卵齿的啄力和身体的撑力出壳。雏鸟出壳时间多在白天,刚出壳的雏鸟绒羽较湿、成绺,可清晰地见到粉红色的皮肤,过2~3小时,待绒羽干燥后,可见到白色的羽鞘。而亲鸟常常用喙将卵壳叼起,弃到远离巢区的地方,距离常在10米以外。
黑嘴鸥的雏鸟为半早成鸟,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被棕色绒羽,带浅黑色条状横纹,其中,背部和头顶羽毛浅褐色,杂以黑色斑纹,腹部下颏羽毛较长,为黄褐色;体色与环境色调十分相似,很难识别,嘴黑色,嘴端具白色的卵齿,眼周污白色,趾间具蹼,爪黑色;刚出壳的雏鸟体长10厘米左右,体重24~34克。刚出壳的雏鸟生活能力较差,要靠亲鸟的身体御寒、避风、避雨、避光、逃避敌害,雏鸟出壳24小时后,就能够主动离开巢穴,到巢外的植物下面躲避天敌侵害。
黑嘴鸥的育雏期为一个月左右,育雏由双亲共同承担,喂雏时间多在清晨和傍晚;育雏初期,喂食比较频繁,日喂食次数6~10次,食物全部为柔软的沙蚕、小鱼、小虾,次喂食量在5~10克;育雏中期,喂食次数逐渐减少,日喂食次数在6~8次,次喂食量在10克以上,食物仍以沙蚕、小鱼、小虾为主,但增加了一些小螃蟹;育雏后期,黑嘴鸥雏鸟多已远离巢位,随着雏鸟活动范围的增大,喂食次数就更少,但次喂食量却大大增加,食物也主要以大的螃蟹为主。喂雏时,亲鸟将食物吐在巢上或地面上,然后再叼起给雏鸟,雏鸟争着抢食。
繁殖期间,黑嘴鸥群体护巢行为极为强烈,若入侵者进入巢区,成群的黑嘴鸥立即飞起,并发出“嘎嘎”的叫声,甚至向来敌排泄粪便;有时轮番急速俯冲啄袭,发出“嘎嘎”急促的叫声,若入侵者离开巢区100米左右,亲鸟立刻回到巢中继续孵卵。
(2)雏鸟生长
黑嘴鸥雏鸟为半早成鸟,在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早出壳时间是5月18日。出壳1天时间,可离巢活动,育雏30天后,具有飞翔能力,在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雏鸟最早会飞为6月18日。
为观测雏鸟的生长发育,我们选择了10个巢,用高40厘米,长、宽各100厘米的纱网将巢围起来,防止雏鸟逃离巢穴;为了便于区别不同的雏鸟,还对网内雏鸟进行了环志;对10个巢中存活的20只雏鸟,从出壳开始,对其外部器官和体重增长进行了连续30天的隔日测量,结果见表9和图9。从表9和图9中可以看出黑嘴鸥雏鸟的增长规律情况。
体重增长:20只雏鸟出壳时平均体重为23.2克,14日龄时105.6克,呈直线上升,14日龄后,上升幅度仍然很大,但并不稳定,这种情况与测量时间在喂食前后、喂食次数减少、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鸟增长受网的影响越来越大等因素有关。
嘴峰生长:雏鸟刚出壳时,嘴峰平均为10.7毫米,其生长速度均匀、缓慢,至30余日龄,会飞前达到23.0毫米,仍未达到成鸟的嘴峰长度,但已与之相近。
头长的增长:头长是指由嘴端至后头枕部的长度,刚出壳的雏鸟头长平均为34.2毫米,其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呈直线上升,至会飞前,达到62.4毫米,日平均增长1.0毫米。
表9 黑嘴鸥雏鸟外部器官生长测量
图9 黑嘴鸥雏鸟增长曲线
翼的生长:黑嘴鸥翼生长迅速,变化较大,日平均增长6.5毫米,其中8日龄前主要是骨骼增长,8日龄后长出翼羽,呈直线上升;会飞前,翅最长达到260.0毫米,但仍未达到成鸟翅的长度。
7月中旬繁殖基本结束,但育雏活动并未结束,在滩涂上经常见到幼鸟追逐成鸥乞求食物,而成鸥却很少再供给雏鸟食物;至7月末,可见到成群的成、幼鸟在滩涂栖息觅食,此时的幼鸟全身羽毛污白色,头部耳后羽毛有褐色斑点,尾端黑色;而成鸟也从嘴基部、颊部开始更换冬羽。
6.出飞
黑嘴鸥的雏鸟为半早成鸟,孵出几小时后即主动逃出巢穴,躲避敌害,因此,研究其生长发育过程,尤其是出飞的过程就非常困难。在对黑嘴鸥繁殖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中,可将黑嘴鸥的雏鸟发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巢区活动阶段,该阶段时间10~ 15天,此阶段的雏鸟不会离开巢穴过远,尤其是晚间要回到巢穴过夜,成鸟的喂食主要在巢穴或其附近进行;第二阶段是离巢活动阶段,该阶段时间15~20天,此期间,由于雏鸟增长速度较快,活动范围也比较大,且晚间不再依赖巢穴和成鸟的身体取暖过夜,多数雏鸟结群活动,成鸟的喂食地点取决于雏鸟的所在地,该点常位于繁殖区内的水域和近繁殖区的海域;第三阶段为练飞阶段,黑嘴鸥的雏鸟经过30多天的喂育,达到了能够飞翔的阶段,该阶段,在海域滩涂或繁殖地内经常见到练飞的雏鸟,多数练飞的雏鸟是在成鸟不断追逐、驱赶的情况下飞行,其间,雏鸟也在成鸟采食过程中不断学习捕食技术,但还需要成鸟的喂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