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我说得再好,
也是没用的。
只有现场所有志愿者的做到,
才能证明我们全部的说,
是真实不虚。
(一)
2012年4月28日,北大公益讲座完成了又一次的江西行。一连五天,共六场课程,每天辗转在不同的会场。最后一场江西女子监狱的讲座结束后,来自北京、南昌、深圳的志愿者们互相拥抱、话别。
南方的春天,午后的阳光特别充裕,眼睛几乎睁不开,依依惜别中饱含不舍,大家又开始期待下次的相聚。
我,独自回到深圳,飞机依然晚点,整个城市笼罩在雨雾的阴霾之中,郁结,潮湿。生活还得在世俗的惯性中继续。
人生,各自有各自的功课,各自有各自的经历。在一次次匆匆的经历之后,人们往往想用最短的时间,将经历的人和事做一段总结,为下一步未知生活找到一个大致的方向。但真正静下来,又发觉,当我们用心看一个故事,读一篇文章,听一首歌之后有时不免会沉默一阵,然后就像一阵风过去了,接着“扑通”一下,回到了现实。
而这一次,我不想被打扰,因为曾经让我感动的场景,被撩起的情怀,依稀让我听到了渐渐苏醒的灵魂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向我呼唤,那些未被深度解读的余韵,那些当时没有来得及细嚼的余味,我需要把它找出来,并留下文字……
回顾24日到28日这五天满满的行程,我的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生涯中又留下了一串路标。在不到80天的时间里,我已经听足了24堂课,一步步增添了对讲座的新的了解,而且,越是加深了解,越觉得了解得不够。这就是我当下真正的“看见”。
这期间,在江西地税局、赣粤高速、江西女子监狱的三场是针对企事业单位,全是开讲第一阶课程。一进入会场,看到有些干部们的面部表情,我们就想起“如履薄冰”这个成语,心中默念:“要把这些人的心打开,老师,要看您的功力了!”梓林学长回应:“我说得再好,也是没用的。只有现场所有志愿者的做到,才能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的。”
尽管这些听众听过很多的课程,但我相信,他们很少参加这种对课堂感受度有很高要求的体验式课程。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玩弄手机、发送信息、写纸条、点钞票,不停地去洗手间,当全场关灯进入体验环节时,有些人就是干瞪着眼睛看着你,回想起来真真是有些好笑。
三小时的讲座时间,在电光火石般的人生当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没有珍惜就是错过,就是擦肩而过。
课间休息时,总会有学员上来向梓林学长问候,感谢梓林学长带来如此美好震撼的课程,让他们的思想在困顿之中找到方向,感觉到人生没有必要过得如此沉重,原来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而他们最大的渴望是,将这样一种生活的态度带给自己的孩子。
当这些或许在最后一小时才渐渐打开的生命,从我们身边走过,接受志愿者送上的礼物时,我们还是看到大部分人的脸上泛起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勉强的客套,而是真真切切的流露,可以感觉到他们整个人是放松的、自在的,他们会主动表达感激之情。当我们说:“谢谢您,祝福您!”他们回应:“谢谢你们!辛苦啦!”
在赣粤高速公司的工作午餐中,十来人的饭桌上,满满地摆了十多道菜,根本吃不完,而在准备离席时,清蒸鱼才刚端上来。党委书记马上说:“如果大家可以的话,咱们就吃完这条鱼。不然,就请他们送回厨房,留给晚餐的同事们,因为没有动过筷嘛,是完全干净的。上午梓林学长讲了:‘钱是你的,但资源是社会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浪费资源。’”可见,这位书记是真把课程的内容听到心里去了,而且很快就用于生活,去做到,这的确让人感动。
北大公益讲座已经走过81场,我看到所有的流程都在不断地丰富着,作为志愿者的我,很高兴地见证了一路的发生,以及讲座在经历中的每一个进步。
在梓林学长这期的搜狐博客上,江西女子监狱的图片内容是数位高级警官,挺直背脊,双目紧闭,进行呼吸体验。他们的右手一致地放在胸口上,抚摸着自己的心脏。这瞬间的历史记录,让我的内心感到震撼。从他们的表情和状态上看,那样的认真而庄重,相信他们的确感受到了,有人在关心他们的灵魂,有人在抚慰他们的心灵!他们的表情毫无掩饰地道出了这样的事实!
平时寡言的北京003号志愿者熊琰,捕捉了许多感人的画面,他用心地记录着这一切的发生。而在这次整个行程中,他一直是带病坚持工作的,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经常在半夜仍加班补充课件内容。梓林学长提及新的典故时,大投影马上便能配合出现画面。为了将唯美的艺术形式完美地展现在所有听众面前,这个小伙子一直以卓越的工作态度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做着一般人看不到的工作,这令我油然而生敬重之情。我在心底默默地祝福他的成长!
(二)
这次江西行的另外三场课程是在高校:江西九江学院与江西财经大学。九江学院的课程安排在25号的晚上,是北大公益讲座有史以来听课人数最多的一场,到场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接近600人。是的,这次梓林学长要送出600幅书法作品,1800分钟、30个小时的付出!
中途休息时,不断有学生上台与梓林学长拥抱,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希望成为北大公益讲座的志愿者,渴望穿上蓝色的志愿者服。
这场讲座,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三个半小时的课程中,全场不断爆发热烈掌声,表达了这些青年才俊对讲座的理念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欣赏。要知道90后的孩子们是多么独立,多么有个性啊!
还未踏上江西的土地,江西财经大学就已经屡屡被梓林学长提及。因为去年,他在财大开了一门3个学分的《思想统治企业》课程,中间穿插了第一、第二阶的北大公益讲座。
这门课开始有150位大学生报名,每一个报名的学生,可以免费得到价值150元的梓林学长的著作。如果中途退出,则要退书。在财大有史以来最严酷的考勤制度和评分制度的洗刷下,最终只有113位同学顺利拿到3个学分。
此次到江西财经大学,梓林学长还有一个任务是兑现他给学生们的承诺:将这113位同学的作业结集出版。我们24号下午抵达江西南昌时,正赶上了非比寻常的新书签赠会。
这本书的封面很有创意:一个立体的正在行走中的橙色人体上赫然印着《曾经这样思考——留给2021年的文字》,作者是“113九○后”。底页是乳白色的布纹,仔细看,上面有各种大小不一的隐形文字:珍惜经历一次的机会/心找方向/善良才是人的本心/受是一种修炼/享受那不可回头的痛苦/“九○后的我们需要什么……”这些密码一般的文字,是书中各篇文章的标题,属于学生们的心灵对话。书的底页设计有若干张空白的签名页。书眉上的文字是“2011,有你,有我,有他,还有……”
大家找梓林学长签名时,无意中,我们这些来自各地的志愿者,也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被追逐者,同被邀请在新书上签名。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志愿者和学生们都争相在书上留下自己的笔迹。这是北大公益讲座在江西财经大学发生的难忘的一幕,印证着校党委廖书记在全国高校里首次提出的“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就是这位书记,曾经对我们志愿者说:“树长歪了,长再高又有什么用?”
签赠会的分享环节,第一位冲上讲台的是位黝实的戴黑框眼镜的男生——徐同学,一开口他便说:“老师,我好遗憾,因为考研,没有选修您的课程,也没有听过北大公益的讲座,但是看过同学的笔记,感觉一定要抓住机会来参加今天的活动,即便我是第114位90后学生。”
果然,在接下来的两天当中,徐同学认真听完了课程,还给我发来短信:“很幸运在二十来岁能遇到梓林学长,课程结束后的这几天,我一直在反省。课程让我看到自己在大学四年的全部毛病,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人要学会圆融,才能有所大成,才能将自己的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还要懂得谦卑,学会看待自己,知行合一。很感谢能见识到北京大学的智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智圆行方,谦卑圆融将我的人生引入光明圆融善。”
魏同学,这位中等个子、娟秀沉静的女生,是第二个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她的确坦率而真实:“进入大学二年级后,心理压力更大,一直很迷茫,不知道来大学到底要做什么,将来的路要怎么走。每天接收到的都是同学们为了前途四处奔波的各种信息。听完北大公益讲座课程,修到这3个学分后,也并不认为带来太多特别的东西,但就感觉整个人安静了,不再胡思乱想了。
“现在处于考研阶段,虽然很久没有再见梓林学长,也远离了北大公益讲座,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特别纠结的时候,心中总会隐隐有一种感觉,自己会慢慢地调节,会静下来,静了之后,就不会随波逐流,而是知道该往哪儿走,真的感觉特别有力量,也不会觉着特别累。我不知道这股力量来自于哪里,但我觉得,应该是与北大公益讲座有关系的,虽然我说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
梓林学长回答:“刚才魏同学的这种感觉,事实上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比作一部运行中的电脑,电脑会连接很多线缆,这些线缆如果经常漏电,能量就会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抽走,而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什么是静?最重要的就是把漏电的那些线全部剪掉,剪掉杂念,别无他念。静静静,强劲有力。这是上课时我教给你们的。剪掉杂念后,你就会觉得能量充分,人马上处于省电状态。这些能量其实并不是我给你的,是你本身就具备的,能够找到这种感觉很好,是你一辈子的福分啊!”
(三)
这次在江西财大举办的两阶课程,是财大的志愿者曹曦文和贾飞同学策划发起的,全部是通过学生,将信息发布出去,并没有借助学校的任何行政资源。这让我这位新晋的志愿者由衷地敬佩。到场听讲座的学生,超过300人,全程纪律良好,他们听得如痴如醉。曦文在志愿者分享会上兴奋地说:“当我看到每位同学都仰着头,非常期待,向着老师的方向时,我当时很感动,是被我自己感动的,我相信,他们是完全自愿来接受这种爱的传递。”
曹曦文,独自一人在江西求学,她承认自己是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她的体会是:每一次参加活动,就将自己完全地清空,这样每次都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再次注入新的元素。虽然当志愿者其实并没有太多具体的事情要做,但只要能和这些穿着蓝色衣服的学长们在一起,就觉得心满意足。
曦文同时分享了另一段令我记忆深刻的感受:“现在发现大家走的路都被约束了,总是害怕去突破一些东西。因为我们旁边有各种闹铃,大人们老在说:‘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你的做法是错误的。’到后来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只有不动才是正确的,不动就不会有错,但不动也没有收获,不犯错误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啊!在这里我也会犯错,但看到梓林学长这么大的包容,让我感觉犯错误也是值得的,也是享受。如果作为志愿者,觉察不到快乐的时候,我想就应该思考一下,是什么让你累着了?”
此次的江西公益行中,有个意外“收获”:谢玉婷。在志愿者分享会上,玉婷告诉我说,她也来自深圳。异地的相遇,让我们顿时觉得非常亲近,我和她紧紧拥抱了。玉婷果真是亭亭玉立,眉宇间闪烁着灵气,但双眼有些雾蒙蒙的感觉,我邀请她第一个做分享。
她思绪杂乱,说自己还不是太清楚有什么感受。之后,她讲了一个吓人的故事,那是一天深夜,她用手机上网时看到一个消息:“在80年代中国农村,有个农民杀了人,还将死者埋在自己的菜地里,起因仅仅是因为100多元钱。”我看到玉婷有点发抖,不知道怎样讲下去,整个人陷入困扰中。我弯下腰对她说:“明天晚上来听第二阶《光明圆融善》。你要自己寻找出路。一定要来!”
之后,康妮学长用她独有的温暖的嗓音分享:“其实,我希望同学们了解,在北大公益讲座的土地上,咱们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曾经迷茫过,也困惑过,生活中也有许多的难题,那时是多么渴望有这么一位母亲或父亲一样的人来关心我们,让我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让我们不再困惑,不再难过了啊,这样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特别美好。”当时,康妮学长双手抚摸着玉婷的头,我们都看到玉婷在抽泣,泪水止不住地狂流……
第二天晚上,我再次见到玉婷时,她跳到我面前,毫无保留地给我来了个大大的拥抱,我看到了她清亮的眼神,雾气烟消云散,神清气爽。
第三天,她和我们一起去了江西女子监狱参加志愿者服务,同行的还有28位江西财经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的同学们。
“五四”青年节,我收到玉婷的来信,她这么写道:
岚姐,缘分真的很奇妙,不是吗?就这样我遇见了你,遇见了梓林学长,成了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的一员。我把它视作我生命的转折点,这个让我等待已久却终于到来的发生,让我至今还对老天爷精心的安排心存感激和钦佩。倍感庆幸当初我决定留下来听讲座,令它发生了。原来冥冥中一切都早已注定。我一直对自己经常充满戾气和躁动不安,感到羞愧和烦恼,却又很无奈,我不断地寻觅着,一直以来,希望通过涉猎各种书籍,看许多的电视剧与电影,寻找着让自己走出来的路径,在无数辗转反侧的夜晚,常常像溺水般感到窒息,醒来泣不成声。就这样,我一路走来,从来不知道自己要追寻的是什么。直到机缘巧合,让我听了北大公益讲座,开始结下这么多的善缘,我才终于知道要珍惜伟大的生命。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本心,原先它总是忽隐忽现,如今我看到了它的全貌,那是一颗如此美丽而又柔软的心啊。在听讲座的几天里,我一直很少说话,更多时候是在哭泣。我无法道出我哭泣的原因,只晓得那涌出的泪水可以让我轻松,让我愉快。
《从生命到慧命》是启蒙我的第一场讲座,它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渺小和生命存在的伟大,第一步是学会谦卑。随后的分享会中我感受到爱和温暖。第二阶《光明圆融善》是一剂强心剂,给我的生命注入力量。过去,我害怕黑暗,渴望光明,却被恐惧禁锢沉沦在黑夜里,总是颤抖地张望着远去的光芒。然而,原以为遥不可及的光明,就在我鼓起勇气去追寻那一刻起,就立即笼罩住了我。原来一切都是自己,光明一直都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从此我不再害怕黑暗,而且有勇气去追寻光明,即便知道前方荆棘密布,阻碍重重,也不想放弃。我很高兴,很愉悦,也很安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才可以去帮助别人。
我做了志愿者,却有了另一番的体验和启发。一开始还挺拘谨的,笑容不发心。但是一场讲座下来再看看会场上的听众们,看看那些与进场时截然不同的笑脸,我的心里不自觉地油然而生一份感动和喜悦,于是,我随之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调动面部肌肉变得如此容易了。期间,我还是流下了泪水,老师的做到是那么有力量,鼓舞着我继续前进。再次听《从生命到慧命》又有新的收获,学习在不间断地进行着。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到了分离的时候,我们只匆匆地道了别,还没来得及拥抱和道声再见。当时我在想:远离你们的我,是否会淡忘这些所有的感动,变回从前的那个我?这就是给我的考验。往后的路要坚定地走下去,开始属于我的修行。并且,我们一定会再见的,呵呵。想着你们,你们是如此的可爱!我想这样也挺好,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我们,怀抱着善良的心和我们结下的因缘开花结果,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最终走向大同。多么希望能看到这样的一天啊!为了这一天,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相信离别随后就将迎来另一场相聚。
(四)
五天的讲座,听众过千,每一场都带来不同的感动,因为看到听众脸上的喜悦,我们志愿者的心也得到净化。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接受。这次在财大,梓林学长就收到了两位学生的纸条,他让我当着所有志愿者的面读出:“如果您永远得到的是正面的反馈,只有鲜花、掌声,这对于人生是一个悲剧。”梓林学长平静而坦然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愤世嫉俗。我们应该感谢他的提醒,更要时刻保持对傲慢的警觉啊!己所欲,慎施于人。要谨慎地给别人我们认为好的东西!”
这段时间,自己钟爱的一段故事一直萦绕心头:“扫尘除垢”。在释迦牟尼佛众多弟子中,有一位名叫周梨槃陀伽。他本性愚钝,凡学习佛法,诵完之后会很快忘记,所以学习了十几年,在修持上毫无进步。
有一日,佛陀见到周梨槃陀伽独自一人坐在竹林精舍的门口哭泣,佛陀就问他:“为什么哭?”周梨槃陀伽答:“世尊,我当初与哥哥一起出家,哥哥已经证得初果,而我连一句佛偈都记不住,哥哥感到很失望,说我今世修道是没希望成功的,命令我回家照顾父母,不准我留在僧团里面,所以我觉得好伤心。恳求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听完后说:“周梨槃陀伽,你不要伤心。我教你持颂四个字:‘扫尘除垢’。你每日就念诵这四个字吧!”于是,佛陀就很慈悲地将这四个字的意义解释给他听。但是又愚笨又没有记忆力的周梨槃陀伽连这四个字都记不了,怎么办呢?
佛陀便与他讲:“你每天上午为竹林精舍扫地,一面扫地,一面就会记得‘扫尘’两个字;下午你一面为比丘们清洗衣物,一面念诵‘除垢’这两个字,这样一面做事,一面念诵‘扫尘除垢’,就会加强记忆力了。”周梨槃陀伽依照佛陀的吩咐,每日一面为大众扫地洗衣,一面高声不停地念诵“扫尘除垢”。大家都很同情他,有时也帮他一起念诵“扫尘除垢”。
如此这般过了几年。有一日,周梨槃陀伽正扫地时,他忽然体会到这句佛偈的意义,自言自语地说:“原来尘垢是有内、外两种的。外面的尘垢看得到,容易扫除;心中的尘垢是贪嗔痴无明烦恼,要有大智慧才能清楚。如果内心的尘垢不除,就永远得不到解脱,无法真正放下。现在,我终于清除心中的尘垢了。”
这时,忽然间周梨槃陀伽的头上闪耀着智慧之光,一直照进内心深处,证得阿罗汉果。证悟之后的周梨槃陀伽,生活仍然像平时一样,为比丘们扫地洗衣,每日工作的时候还是念诵那一句:“扫尘除垢。”
我想,作为北大公益讲座志愿者的我们,每次拖着行李,一群人奔走于各个城市的机场、会场,行走的力量来自于强大的内心;听众就像无数面镜子,映照我们的所为。在行走中,我们一点一点,抹去自己心灵的尘垢,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净化自己。我们既是蜡烛,也是氧气。在行走中,我们得到了那么多的信任、那么多的爱,以及无限的支持,承载着所有的这些,我们更要继续坚定地前行。
北京001号志愿者回京后,写下开讲第81场感怀:
知难行难知行难,
行知知行悲智双。
人闲夜雨知晚矣,
酒过醒来是沧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