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 森
我的家乡河北省唐山市,是一座曾在1976年遭遇罹难的城市,也是一座凤凰涅槃的城市。英勇不屈的家乡人民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在满目疮痍的震后废墟上重建家园,因此,唐山又被称为凤凰城。
相信来过唐山的人,定会亲临位于市中心的纪念碑广场,一睹抗震纪念碑的尊容。这座雄伟的纪念碑,记录着地震时催人泪下的场景,雕刻着重建家园时的豪迈壮景。这座高三十三米的纪念碑,在九十年代初曾是唐山唯一的标志性建筑。
1986年,地震刚刚过去十年。我在这座百废待兴的城市中降生,我的家就坐落在纪念碑旁的震后第一批居民楼里。那时的纪念碑是成人们的公园,更是孩子们的乐园。一年四季,常有人在石阶上或花坛旁,三一群俩一伙地休息闲谈。也有外地人驻足于石碑前,阅读碑文并合影留念。孩子们则是绕着纪念碑追逐嬉戏,捉迷藏,沿着四根梯形下部弯曲的碑柱不知疲倦地打着滑梯。
幼年的我对纪念碑的意义很模糊,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曾遭遇的灾难也并无太多印象。只是偶尔从老人们的回忆中听说几句,但从大人们奋发的干劲和充满阳光的脸上已看不到昨日的忧伤。
那年月的纪念碑是唐山市数得着的高大建筑,周围一片荒凉,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水泥灰,狭窄的新华道上恨不得两分钟才过一辆汽车,路边的行人更是千篇一律,着一身“灰黑蓝”,骑着“大二八”,仿佛湛蓝的天空和绿色的植被是它所有的装饰。
1996年,地震过去二十年了,我读小学四年级,也是从这一年起,我对纪念碑有了新的认识。七月份,江泽民总书记来纪念碑及周边视察,并为新唐山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这首词后来被谱了曲,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在各单位院校学习传唱。当时我就读的长青小学,每日清晨会安排师生到操场集合,统一学唱这首歌。广播里也是每日定时播放好几遍,一时间这首歌传遍了唐山的大街小巷,也传入了每个人的心里,至今我仍记忆犹新,还能熟练地哼唱出来。
从那以后,放学路过纪念碑时我常驻足于碑身四周的花岗岩浮雕前,抚摸着它凸起的雕纹,我浮想联翩,这承受地震灾难的老奶奶会不会就是我的亲人呢?这抗震救灾的解放军,重建家园的壮汉,还有那英勇救人的小伙子,他们又是谁呢?
那年的“七·二八”纪念碑被鲜花簇拥。重新翻修的抗震纪念馆已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参观。高大雄伟的纪念碑此时不再显得那么孤单,就在它的西侧,一座崭新的凤凰大厦屹立于建设路旁,正在施工的世博大厦和新华大酒店也已初具规模。随着高楼大厦的陆续建设,新华道与建设路也扩宽了,大街上人流不息,车流不断,大家驾着自己的车子奔向四面八方,车轮碾轧过的这条路仿佛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小康之路。路两侧的电线杆像一个个坚毅的士兵,守卫着城市的安宁。到了夜晚路灯一同亮起,为城市的夜晚构筑了一横一纵的金色长龙。唐山这片热土仿佛一夜之间被唤醒,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
2006年,地震过去三十年了,我读大学二年级。在外求学的我每年返乡不过四次,每一次经过纪念碑广场时,我都要驻足凝望,只有看到了纪念碑,才感觉自己到了家,心才能踏实。
忘记了何时起,南侧的大钊公园被打通,与纪念碑广场紧密相连,这里成了市中心的大花园。夏日清晨,老年人们在湖边悠闲地散步、打太极、舞剑;孩童们偶尔在桥上跑来跑去,偶尔静坐于湖边观荷赏鱼;更有摄影爱好者们,将镜头对准某个瞬间按下快门。到了夜晚,音乐喷泉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摇曳生姿;微白的灯光照亮纪念碑的碑身,显得格外庄严。孩子们依旧在碑身周围追逐嬉闹;青年们在灯下席地而坐,打着扑克,聊着天南海北;一对对情侣相互依偎,互诉衷肠;中年大妈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老人们摇着蒲扇,踱着步子,微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切。
那年的“七·二八”纪念碑广场依旧是鲜花的海洋。只不过,它不再如昔日般雄伟壮观,在它的两侧,数座高楼拔地而起,新型的商场、超市已抢了它的风头,吸引着人们纷纷从这里经过。宽阔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人们追逐幸福的脚步在这里匆匆而过。家乡人在这里缅怀故去的亲人,更感慨三十年的变迁;外地人在这里重温地震灾难带给唐山百姓的创伤,更惊叹新唐山飞速的发展。
2016年,地震过去四十年了,我也已到而立之年。这期间,我家从不足六十平方米的震后危旧房搬入了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的新居,和数万回迁百姓一样,拆迁不仅改变的是每个家庭的住房条件,更是一座城市容貌的大改观。看啊,纪念碑东侧的万达广场,西侧的新世界广场、世博广场、新华贸广场各有特色,高层住宅、高档写字楼、豪华酒店鳞次栉比,富有时代气息的商业综合体更是引领着时尚,宣讲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实力。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纪念碑周围伫立,将纪念碑夹在了中央。此时,它不再雄伟壮观,它像一位老人,身躯变得矮小而消瘦。
今天的纪念碑依然稳坐那里静观高档轿车和新能源公交车来来往往,各色行人来去匆匆,依旧任孩童在它身边玩耍,静听人们在它耳畔谈笑风生,回忆悠长。它像是一位经历风雨的老人,在荏苒的时光中,注视着一座座高楼一砖一瓦地成长,看着大地发生悄无声息的变化。但它永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更是这座城市历史沿革的见证者。
四十年了,和万千凤凰城儿女一样,我从一个纪念碑前玩耍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埋头于普通岗位,为新唐山发展奉献着微薄力量的建设者。我是丰碑下长大的孩子,是家乡 一步步迈向繁荣的见证者。我要继续努力拼搏,和这座丰碑一同见证下一个十年。
一座城好比一个家,一座丰碑好比一位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座城拥有一座丰碑,就如有一位主人,不管走到哪里,走多远,提起凤凰城,最先跳出脑海的依旧是你的名字——抗震纪念碑。
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年,而一座丰碑将伴着这座城市走过一个又一个十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