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志平
已经40年了,可每当“7· 28”这天,我就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眼前总是浮现出亲人解放军同志在我区(唐山市东矿区,现为古冶区)那场如火如荼抗震救灾战斗中催人泪下的场面......
还雨衣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对于我们每个唐山人来说,真是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灾难的日子啊!在这场大灾难中,我失去了不到60岁的慈祥的母亲和只有5岁的心爱的小女儿。正当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际,我的好邻居,当时在区委宣传部工作的何书生同志找到我,他对我说:“小赵,区委的干部伤亡得挺厉害,现在区里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正缺少人手,你最好到指挥部宣传组和我一起搞宣传。”面对何老师恳切深情的话语,作为刚刚加入党组织的我(1976年6月18日入党), 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去报到了。当时的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设在古冶铁道桥西面的古冶磨石社大院内。院内几块石头大磨盘就成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和我们宣传组经常开会研究工作办公的地方。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一八师(81200部队)宣传组也设在磨石社院内的一个军用帐篷里。有时我们到帐篷内,有时解放军同志来到磨盘旁,我们共同研究工作,互通情报,畅谈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记得解放军在我区抗震救灾即将结束之前,为这支雷锋生前所在的沈阳军区英雄部队请功的总结材料就是我与区宣传组的金东来同志(后调路北区委工作)以及解放军宣传组的一名同志共同完成的。因此,我们之间不仅仅是军民鱼水情,还有更加难以忘怀的同志情啊!
经历这场大地震的人都曾记得,1976年的夏天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炎热、非常难熬的季节。白天热得人们喘不上气来,可到了夜间却总是大雨大雷大风不断。当时对于灾区那一片片小小的窝棚来说,可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啊!记得8月上旬的一天夜里,雨下得很大,雷声巨响,闪电不断。第二天清晨大雨终于停了,可路旁树枝还滴答着雨水。突然,眼前一个特殊的情景让我惊呆了。只见许多怀抱着绿色军用雨衣的灾民围拢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大门前,他们见我胸前挂着一个红色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塑料牌,眼含热泪,激动地对我说:“我们是来送还亲人解放军雨衣来的,昨天夜里那场大雨下得时间太长了,可我们漏雨的窝棚却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为什么,竟神奇地不漏雨了。早晨雨停了,我们走出窝棚一看,那片片油黑的窝棚顶竟然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还有的对我深情地说:“借着雷电的闪光,我清楚地看见一队解放军战士把自己的雨衣盖在我们窝棚上。他们个个被雨淋得跟洗了澡一样,全身都湿透了。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看见他们军帽上那颗颗红星却在雷雨的黑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白米饭
在“7·28”抗震救灾战斗中,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是第一支前来我区参加抗震救灾的英雄部队。他们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一踏上灾区这片土地,一分钟也不休息,就立即投身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为灾区百姓搭建简易住房,搜救被埋被压的伤者,清理遇难者遗体,救治伤员,分发生活物品……记得8月中旬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借着我家当时在区委党校院内窝棚里的缝隙,又一个感人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凭借着《唐山劳动日报》通讯员的敏感,我立即跑出窝棚上前探望,只见几名年轻的解放军同志抬着一个大铝锅,锅里大米饭的热气和清香直扑向各个窝棚。我看见许多窝棚里的老人和孩子手捧着碗里、茶缸里冒着热气的白米饭,我看着那些不沾一粒米却被汗水浸透了军衣的解放军同志,此时此刻,让我非常感动,让我非常动情。记得当时还给部队宣传组的同志送上了一首小诗:“白米饭啊甜又香,解放军同志送到窝棚旁;你们不沾一粒米,是伟大的雷锋精神放光芒;白米饭的清香啊,滋润着灾区人民的心房;让伟大的军民鱼水情啊,永奏新的篇章,永奏新的篇章……”
送亲人
金秋送暖,阳光灿烂;这支英雄的部队终于完成了在我区抗震救灾艰巨而光荣的战斗任务,就要和我们告别了。送别亲人的那一天,消息飞快地传遍了整个灾区。眼含热泪的人们不知什么时候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中企俱乐部西面的古冶交通岗广场,有的拎着装满刚刚煮熟鸡蛋的篮子,有的背着装满苹果、甜梨等各种水果的书包,人们一个劲一个劲地往亲人解放军的怀里塞呀塞呀……记得当时唐山市委书记许家信和区委书记亓延年等市区许多领导同志也特意赶来为这支英雄部队的官兵们送行。
绿色军用卡车的轮子终于缓缓地转动了,只见解放军官兵们个个站在卡车上流淌着难舍的热泪,举起右手向骨肉般的灾区人民敬礼、致敬。绿色长龙,亲人解放军的车队渐渐地向东方缓缓地驶去,亲人解放军终于离我们越来越远……此时此刻,古冶交通岗广场又一次沸腾了,大家久久地望着东方。此时此刻,仿佛在我们每个灾区人民的心里都在激动地说着:“我们唐山人民永远也不能忘怀亲人解放军的鱼水深情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