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小岗村18个农民按手印,包产到户,农民从此解决了温饱问题。”教科书的论述和妈妈有关1960年饥饿的讲述相互印证,在我心里越来越沉重。
小岗村的18个农民在我心里成了英雄,不亚于董存瑞和刘胡兰。按照教科书的描述,无疑是小岗村的18个农民解救了全国农民,我对小岗村的18位农民充满了敬佩。
大约是在2006年左右,我在《东方卫视》看到有关小岗村的新闻报道,说小岗村农民又把土地回笼起来,搞集约化经营。这个报道令我震惊。
2009年11月,与小岗村有关的新闻再次出现在媒体的焦点中。小岗村的挂职村干部沈浩因过度劳累去世在工作岗位上。沈浩去世后成为烈士全党展开学习。
沈浩在小岗村到底做了什么?沈浩初到小岗时村里道路泥泞。他干的第一件大事是“跑项目”1,跑来了50万元把村里的泥泞路进行了水泥硬化。沈浩在去小岗村之前,是安徽省财政厅的干部。财政厅是个有“油水”的单位,按照小岗村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沈浩跑50万元的项目应该不算难。沈浩“跑项目”的这个做法没有先进性可言。因为中国有很多村庄,但很少有村庄能盼来财政厅的挂职干部,“跑项目”发展村庄的办法对绝大多数村庄而言不灵。
沈浩到达小岗村时,小岗村还有村民住着茅草房。要是听人说,或者读书看报获得这样的信息,我绝对不会相信。从小接触的政治教材把小岗村誉为史诗般恢宏的英雄,它根植在我的脑海中,高大伟岸,颠扑不破。小岗怎么会在21世纪还有人住茅草屋?那不是给特色社会主义抹黑吗?但这真不是网络谣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是安徽某电视台拍摄的视频资料,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播放。的确是2005年的时候,小岗村有人还住着茅草屋。沈浩看不下去,帮助这些住茅草屋的人修了砖瓦房。
小岗是一个神话,是一个关于政治正确性的神话。小岗的作为是全国村庄学习的典范,是英雄、是榜样。它是全国农村土地经营重回小农经济状态的依据。当小岗的伟大模式发展了近30年,还有人在2005年住着茅草屋时,这个神话无疑成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悲剧。
在反思我的村庄崖边村为什么不能前进,为什么不能发展时,以前我将全部原因归结于干旱缺雨。但得知崖边的榜样小岗村也难以发展时,我不得不意识到发展的路径问题。
2008年,就连当初冒死包产到户的严俊昌都对小岗的现实也充满了不满。我心中使全国农村普适的小岗模式轰然倒塌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尝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甜头之后,才进一步“农村包围城市”,放权让利到全国。小岗村的“大包干”是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在接下来的时段,这个明星村落不断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照,但它也无可逃避地像其他村落一样,经历阵痛:乱收费、盲目发展村办企业、干群冲突……甚至于这些当年冒着杀头危险共患难的老人,也开始纷争不已。“大包干开始时村里没有一个反对的,后来日子过好了,争权夺利,18户人家闹了那么多矛盾。”严俊昌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2
小岗的实际作为小岗人都清楚,但没有人撕破脸去追寻真理,去探究事实。沈浩是一个正直的人,也是一个勇于反思的人。沈浩发现小岗村“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跨不进富裕门”最根本的原因,是“正气压不住邪气。”沈浩在小岗认识到了小农模式的弊病,他带着愧疚来到南街村、华西村、大寨村等这些发展集体经济的另类村庄,取经学习。媒体报道说,沈浩来到山西大寨村见了郭凤莲,他握住郭凤莲的手后第一句话就说:“你们大寨是干出来的,而我们小岗村却是‘按’出来的”。一句话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他回到小岗后采取了回笼土地的政策。
前两年,生产队干部说要出去看看,解放解放思想,村干部一堆人去南街村、大寨、红旗渠这些地方考察。没去之前,我就想,好地方必须要有好带头人。学南街,要有南街一样的带头人才行,像华西的吴仁宝,像长江村的郁全和。郁全和从二十多岁干到现在,只有长期的干部才有长期的稳定,才有长期的发展。
我所说的集体经济与大包干前的集体经济是两回事,现在的集体经济必须要有村办企业,没有企业光靠种田只能解决温饱。学南街村,小岗必须要有集体企业才能学。有了集体经济,农民有了收入,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就把土地让出来了,这样村干部就该加大投入,整平土地。以前100个人干的土地,机械化后只需10个人。农村的生产必须要机械化,但怎么走这条路?要看准了才敢走。要是没有企业,农民没有收入,把土地收上去不出一年,又得要饭。这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必须要有能人带。
大包干让小岗成了明星村,这对小岗应该是好事,毕竟上面有拨款什么的。党对小岗这么重视,但是小岗人没创造好。3
整整30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旗帜高高飘扬着,让农业研究的学术思考都沉浸在政治正确性的美梦中。当沈浩揭开小岗村茅草屋之类的家丑时,有些人甚至有些愤怒。在主流号召学习沈浩的资料里,只说沈浩为小岗付出了很多,但鲜有对小农模式的反思。
生产经营只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一个方面,思想精神方面的工作其实是更重要的。因为人是靠思想意念支撑的。沈浩面对的小岗村是一个道德涣散的村庄。包产到户的带头人在村里十分牛,什么人的话都不听,动不动仗着自己接受过中央领导的接见,占用公物,损公肥私,胡作非为。
新闻报道说,沈浩在硬化道路时,开了半天会,号召大家干活,但报名参战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为了庆贺硬化道路的工程开工,沈浩决定请参战的人吃一顿饭,可一下子来了过百人,而且个个像老爷,不主动自己给自己服务,还拉着架子等别人伺候。4可见小岗这个全国包产到户的带头村,已经沦落到了什么地步。
一位小岗村民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硬化道路时,沈浩一直亲临现场指挥,对于大家不小心弄在模板外面的混凝土,沈浩都要用手捡起来放到模板里面。”这些细节听来实在令人心寒。
改革开放30多年,小岗村作为包产到户的先进典型,国家支援了很多项目和发展资金,1993年就已经免除了农业税。但贫弱零散的小农模式下,小岗始终没能获得大的发展。小岗包产到户的办法着实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后来赋予的政治正确性宣传人为拔高了小岗的实际意义。有了对师傅小岗村停滞不前的发展道路的了解,便更易于体会崖边村等徒弟难以进取的根由。
沈浩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敢于说真话,敢于向真理迈进的人。他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教条的品质;勇于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是我们永远值得珍视的精神。透析他活着时围绕小岗的一切作为,我们都要联系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前后关联的政治。这些历史条件下,沈浩的作为是不负于时代的。
小岗模式无以为继,这是事实。这是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沈浩比热衷“包产到户”的学者更早一步揭露了事实。所有人都得面对这个事实。
曾几何时,小岗村的18位村民冒死包产到户。为了包产到户推广到全国,官员万里和学者杜润生等人想方设法,同样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
“一号文件”的出台奠定了中国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基础,杜润生是这个政策的起草者亦是重要的推手。杜润生的历史再一次开始浓墨重彩。1980年,刚重返农口工作的杜润生,开始着手制定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
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中间阻力重重,虽然杜润生提出“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的建议得到姚依林副总理的同意,虽然小岗村18户农民的创举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扬,但在随后的中央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杜润生起草的“只要群众要求就允许包产到户”的政策建议还是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意见严重分歧使得会议无法继续,杜润生在胡耀邦,万里的支持下巧妙地加了如下一段话: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前进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但过去人民公社脱离人民的做法必须改革。由此,形成了著名的75号文件。
“75号文件是一份承前启后的文件。它肯定了包产到户是一种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责任制,承认群众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能自上而下用一个模式强迫群众。”杜老说,在1982年第一个“一号文件”出台之前,我们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推进农民自发的创造——包产到户“合法化”。杜润生组织了17个联合调查组,分赴15个省调查包产到户。5
1981年2月,北京大学招待所,中国农村问题发展研究组成立。在邓力群、杜润生领衔下,陈一咨、邓英淘、张木生、王小强、王岐山、杜鹰等三四十个回城知青积极参与,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研究农村政策的依据,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名副其实的智囊,他们助推了包产到户政策的实行。
这个“发展组”只是一个民间组织,而且这个组织是邓力群从社科院倒腾出两万元“特殊科研经费”成立的。参与的知青队伍中,论官阶,除了陈一咨当过公社书记,连比科长还小的股长都没有一个;论学历,除了罗小朋考上研究生,最高不过大学本科在读。曾经积极参与这个“发展组”的王小强后来感叹:如此特殊,就是放在今天,绝无仅有。6
邓力群寄语:一个中国人,眼里没有8亿农民,不能不说是认识上的很大的缺陷。就青年人来说,有的在农村,但是想方设法要挤到城市里;有的在城市,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瞧不起农民,眼里、心里都没有我们的8亿农民。而你们眼里、心里是有8亿农民的。7
杜润生则说:我们是靠农民起家的,决不能再让农民经受资本主义分化的痛苦,必须找到一条使农民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十月革命道路的可贵就在这里,它开辟了一条使农民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方面,苏联的经验还是成功的。中国搞社会主义基本上也是成功的。我们解决了1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避免了农民的两极分化,这是忠于马克思主义的。8
发展组成员都曾在农村插队,回城后又执意返回农村。他们意气风发奔赴祖国各地农村搞调研、写文章,为推动包产到户谋出路、想办法。那股子干劲今天想起来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发端于包产到户的改革开放顺应人心,轰轰烈烈搞了30年。2008年总结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更看到了小岗村和崖边村经济的凋敝,包产到户让全国农民吃饱饭的伟大成就已经黯然失色。当年包产到户的坚定支持者,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成员王小强忧思沉沉:
经过30年改革开放。GDP翻了好几番,饼越做越大。虽然不争论到底是谁做的饼,群众生活普遍提高,广大工农实事求是,走下了神坛,改名“弱势群体”。……30多年时间过去,邓力群、杜润生都没有搬过家,继续住在新鲜胡同和22号楼,一个早就没了办公室,一个办公室越换越小、越破。一左一右,身体力行先忧后乐的不言之教。相比之下,我们陆续收获的名和利,大多今非昔比了。好像早有预见,那次讲话中,杜润生特别强调:“请同志们记住我的这句话:开头不易,坚持难,坚持到底更难。”果不其然,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总结,“搭便车”的快马加鞭,评功摆好奋勇争先,表扬与自我表扬加互相吹捧,改革艰辛津津乐道,开放曲折回味无穷,更有逐项来不及注册的发明权可圈可点……9
————————————————————
1 . 项目在集体经济年代,是计划分配的,在改革开放后,成了争取的对象。各地官员能否干出政绩,关键在于能否争取到项目。跑项目也是唯GDP年代的一个特色。
2 . 参见《为了不饿死,当年冒死包产到户》,《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4日AA15。
3 . 包产到户带头人严俊昌感受小岗村发展瓶颈,当年带头人开始考量集体化经济道路。参见《为了不饿死,当年冒死包产到户》,《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4日AA15。
4 . 沈浩争取了50万元工程款,但项目招标最低的报价都要58万元。沈浩为了节约资金,决定不叫工程队,动用村里的劳力。一个村庄,搞建设自己上,这是中国解放以来普遍的做法,实践证明也是最有成效的做法。不像今天市场化的旗帜下,任何事情动用项目、承包工程队,大的、高难度的工程自然需要,但像小村庄的小工程实在是浪费,再则,中国农村量大面宽,那有那么多的钱用来折腾?《沈浩:小岗村记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2009年12月26日播出。
5 . 于今、海珍:《杜润生:一生心系农民》,载《中华儿女》2008年第12期。
6 . 王小强:《“假如你是毛主席”——第一次见杜润生》,香港传真,NO.2008-88。
7 . 邓力群:《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讨论会上的讲话》,见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1981年卷,第5-7页。
8 . 杜润生:《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讨论会上的讲话》,见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1981年卷,第13-15页。
9 . 王小强:《“假如你是毛主席”——第一次见杜润生》,香港传真,NO.2008-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