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日报社 金立平
金立平
安徽省青年记者协会会员,池州市作协会员。2001年1月到安徽省池州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2006年5月转岗至记者部任首席记者。先后获中国地市报群工优秀作品论文类二等奖一次,安徽省新闻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两次,安徽经济好新闻二等奖两次,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奖一等奖一次。
“农口谁去跑?”记者部周主任连问了两声都无人应答。当周主任环视的目光扫到我这个“新兵”时,我勉强地应道:“我去跑吧!”
这是三年前我刚刚分到记者部的情形。实话实说,我当时打心眼里不喜欢跑农口,受“常规”影响,周围同事都热衷去跑“财经口”、“政法口”、“文教卫口”、“国企口”等等,认为这些“口”新闻点多,“跑”起来也觉得很体面很风光。
自此,我成了市农业系统的“常客”。孰料不“跑”不知道,一“跑”“甜头”多,随着逐渐“入门”和不断深入,我竟然“爱”上了农口,而且一“跑”就是三个年头,且不想“改行”。
至今仍然记得“跑”农口收获的第一枚果实。那是2006年6月28日,也是我“跑”农口的第一个月底,当时我随市畜牧水产部门工作人员在东至县胜利镇采访时,无意间听到该乡镇农网管理员谈到农民上网售货的事,马上灵机一动,借来自行车就往采访对象家里赶,几番提炼构思之后,动手写出了《乌鸡飞出省 菜油香海外 池州涌现“数字农民”》消息稿,不仅在本报报眼刊出,而且还分别在《农民日报》头版、《中国气象报》二版头条、《安徽日报》头版发表,在单位引来不小的轰动,一位前辈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这初来乍到的愣头青还有两下子!好好干!当个优秀‘泥腿子’记者!”
农村天地宽,新闻无限多。练笔、练笔、再练笔,深入、深入、再深入,关注“三农”、思考“三农”、报道“三农”逐渐成为我新闻写作方面的“思维定势”,源源不断推出的精品佳作备受同仁好评。看到农村因涌现“打工潮”,治安出现新情况,我写出评论《“110”也应到农村》上了《农民日报》头版和《半月谈》杂志;获悉石台县七井乡村民程玖瑛重金收购“七井山”枣皮商标,我欣喜写出言论《为农家女买商标叫好》上了《中国妇女报》和《安徽日报》B1版;深入采访东至县农村合作医疗创新做法,写出《一个新方案一年省下一百万———东至农村合作医疗全国首创“协议筹资”》获安徽省新闻奖二等奖;当观察到青阳县农民积极发展苗木业时,立即“潜入”跟踪采访,写出《青阳农民抢接上海世博会“绣球”》获安徽省经济好新闻二等奖;就乡村出现迷信“冒头”采写出通讯《1个热水瓶+13个苹果=平平安安?》、就农民创业采写出长篇通讯《池州,田野上唱响创业歌》、就农闲赌博风采写出问题报道《勿让麻将机吞走打工辛苦钱》……几年来,我满怀激情地用一篇篇源自土地、沾满露水的报道,深情地记录着秋浦大地农村的发展和变迁,篇篇包含着乡村泥土气息的报道,篇篇为“三农”鼓与呼的言论,注上我的名字陆续发表出来,我从发表的作品中、从领导同事的表扬声中、从读者反馈的心声中收获着我的愉悦,也积蓄着继续搞好“三农”报道的经验和动力。
有人说,新闻是走出来的,而于我而言,新闻则是不辞舟车劳顿下乡入镇、裹风踏尘进村入户“串门”“串”出来的。面对质朴的农民朋友,我甘做“邻家二小子”,与广大农村基层工作者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我深深地爱着脚下这片土地,潜心关注“三农”、冷静思考“三农”、用心报道“三农”,本职工作越深入,爱得愈发深沉。“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这是名记者范长江的谆谆告诫。
通过参加“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我有一个强烈感受,那就是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仅仅依靠读材料、啃书本是不能完全体会到的,更多的学习来自于你自身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来自于你身边的同行,来自于自己采写的先进人物。一个记者必须深入到火热的一线去写新闻,“七分采访三分写”,好新闻都在人民群众中。一个记者只有心里有了群众,只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真正反映人民的疾苦、欢乐与希望,记群众所盼、写群众所忧、呼群众所急,自己也才有所作为。
结合自己三年“跑”农口的经历,我深深地懂得了“三贴近”绝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应该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实践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三贴近”的关键在“三深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倾听群众的心声。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深入,既要身到,更要心到,脚板与心灵要双双而至,只有做到像钉子钉进木头一样扎根生活,作品才能钻进读者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