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改革开放30年,浙江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3.72亿元到2007年的18638亿元,翻了150倍,GDP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为第4位[1],作为省级区域经济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到2007年底,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和客运班车通村率分别达到97.4%、95.8%和88.5%,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覆盖面达到100%,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目标如期完成。“百万农户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70万。两年半培训农村劳动力379.5万人,农民教育培训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新型城市化在浙江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从2005年的56%上升到2007年的57.2%。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推行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强化,浙中城市群加快培育。城乡统筹力度加大,经济强县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出台中心镇培育的政策意见和发展规划,以141个省级中心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2]。标志性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沪杭高铁的开通,把浙江城乡带到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时代。原来的农业文明仿佛一夜之间离我们远去。农民大多不用种田,也无田可种,农村景观被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渐渐发生变化,乡村和城镇的原住民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看着飞驰而过的火车、汽车,他们都留下相同的不解、惊讶、和不畅。这种跃迁对整个社会的冲击是相当猛烈的,甚至令人猝不及防。现在,浙江的百姓基本吃相同的食品,听相同的消息,年轻人看同一档期同样的电影,耳朵里塞的是同样的MP4,唱着相同的流行歌。随着全省三小时交通圈和村村通公路,便利的交通环境使得城乡交流频繁和容易。大家一起感受着娱乐方式、世界信息、主流意识形态等。原来的城市生活范式和原来的乡村社会生活范式都逐渐被边缘化、陌生化。
由于浙江的民营经济特别发达,有的村几乎家家有工厂,或者加工车间。原来农民背着锄头下田地,孩童骑着耕牛田间走的场景已经很难再看到。城市由于交通的“发达”导致安全性的不可靠,致使现在城里孩童已经失去了原来“放学路上”的概念,一放学就被父母从学校门口送进车里载回家,没有孩子之间的交流。由于电视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已经基本看不到孩子们三三两两在路边看蚂蚁、打洋片、掷弹子,甚至包括相互间的打闹等场景。再加上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房地产业的革命,城市,包括小城镇的社会的建筑模式和居住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户人家合用一个院落、筷碗声象闻的情景只能留在老一辈的记忆里。取而代之的是独立住所、门户紧闭,谁也不认识谁的所谓邻居状态。
现在收集的浙江民间儿童歌曲所描写的内容和演唱的环境,都是生活在以前年代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如那些放牛歌、呼牛调等是牧童在野外放牧时,无拘无束的边放牧边即兴唱的。有去放牧的路上唱的歌、有放牧归来唱的歌、有赞美大自然的歌、有抒发艰难生活的不满情绪的歌、也有抒发内心喜悦的歌。他们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唱什么唱什么,歌唱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以上这些特点从现存所收集的谱例就可以得到证实。诸如此类的具有民间特色和反映儿童生活的民间儿童歌曲,是那个时代孩子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儿童来说,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也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对生活在当今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孩子来讲,有些民间儿童歌曲所描述的内容,离现在孩子的生活太远。这是现实。
因此,浙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浙江民间儿歌自然传承、丰富发展的不可能性。浙江民间儿歌有的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远离我们的视线,走向逐渐萎缩和消失的境地。
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从1978年改革开放时上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和农村人民的生活范式基本没有多大改变。邻里乡亲关系浓厚,农民和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基本没有改变。计划经济时代使得一切都由国家统一安排,对老百姓而言,渐渐改变的是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前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我们的学校教育相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上学的适龄儿童人数不断增加,甚至全社会都开展扫盲运动,但那个阶段,上学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没有现在那么大的升学压力和求职压力。上学有愉快轻松的真正意义上的“上学路上”及“回家路上”的时间段,晚上也有更多的孩童自己安排的时间。从1949年解放回溯至20世纪初,能真正在学校进行学习的儿童非常少,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孩子上不起学,也没有办法上学。再上溯上去,那能上学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少数孩子能在私塾接受学习。浙江作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之地,在历史上,整个浙江省并不是很富裕。人民生活水平低。因此,大部分的孩子不可能接受正规的教育。因此,孩童的教育往往在家庭父母和小社会环境的邻里乡亲之间进行。长辈从孩子婴儿时期就会给孩子唱摇儿歌,等会呀呀学语、步履蹒跚之时,就会唱些逗儿歌、问答歌来教育孩子,从而使孩子获得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自然常识以及做人的基本道理,以弥补不能入学堂读书的缺憾。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较多时间来游戏、玩耍,凭着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在玩耍游戏中去观察自然。因此,民间儿歌中就有了趣味歌、动物歌等。
但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以及高校扩招的进行,求职的压力逐渐加大。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为了求职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压的孩子们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在学校是听课、作业,回家是作业、睡觉。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作为一个孩童应该做的事。唱歌只能奢望在音乐课上进行。但升学的大社会环境的压力使得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孩子对音乐课都失去了该有的心态。一直以来,在人们的想象中,音乐课应该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目,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肯定会快快乐乐的,学生肯定特别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师也是非常轻松和快乐的。殊不知,有调查显示,目前的中小学音乐课并不是孩子们喜欢的科目,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讨厌的科目。究其原因,大体和以下几种情况有关:一是有些学校、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都是和今后高考有关的科目,不够重视音乐课的态度对孩子直接产生了影响。因为很多学校都把音乐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尤其在临近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音乐课经常被“主”课占用,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孩子只要把语、数、外这些学好就行了,音、体、美等“副”科好坏无所谓;二是教材统一。没有根据浙江省人文特点自编的音乐教材。(上世纪90年代有过浙江省自编音乐教材,但因为缺乏对浙江民间儿歌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上体现不够。)目前,我国的学校基础教育,每一门学科都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上,均严格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进行。就音乐课程而言,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内容都是统一规定的,歌曲的选材基本上是中外创作儿歌,只是在欣赏内容上加入了一些地方戏种,这些地方戏种大多是我国的国粹,包括京剧、黄梅戏、豫剧、越剧等经典唱段。但部分偏远地区由于条件有限,没有视听室、找不到音响、影像资料,有的就把这部分内容忽略掉了。小学和幼儿园所学唱的歌曲范围大多在创作歌曲和中外动画片的主题曲中选择。由于教师是按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全国统一的教材来教学的,因此,在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上,很难涉及浙江民间儿童歌曲的内容。虽然有些小学和幼儿园有时也会接触部分具有当地特色的戏曲和民间儿童歌曲,但因为有些留传下来的民间儿童歌曲的记谱不够规范,即便是记谱较为规范的儿歌,那些具有民间韵味的细微的变化和装饰音也不易被准确记录(以前都是口传身授,更容易唱出韵味),因此,有很多儿歌唱着唱着就“变味”了,听起来不伦不类。所以,那些脱离了原生环境的民间儿童歌曲也很难传唱下去了,加之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音乐教师很难抓住民间儿歌的风格和特点,在教唱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改变,使得这些传统的民间儿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变得面目全非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的现状,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击,使得浙江原生的民族民间儿童歌曲面临着冷遇、流失的境遇。不仅如此,甚至连那些以民间儿童歌曲为素材创作出来的歌曲和作曲家原创的儿童歌曲,在当下也处于被忽略的境地。自上世纪50年代起,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的儿童歌曲温暖着几代人。像50年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60年代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分钱》等;70年代《我爱北京天安门》、《闪闪的红星》、《七色光之歌》、《种太阳》、《采蘑菇的小姑娘》等;80年代的《比一比》、《数字歌》等儿童歌曲。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起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从此,更多的孩子热衷于选择学唱流行歌曲和外国动画片的主题曲,对千百年来民间流传下来的儿歌很难产生学唱的兴趣,甚至对产生于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八十年代的儿童歌曲都缺少歌唱动力,既不喜欢听,也不喜欢唱。但出人预料的是,当时的一些成人歌曲却成为孩子们的“主旋律”,而受到了大多数孩子的青睐……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音频技术的发展,孩子们又被一些网络歌曲所吸引。
总之,在当下认识到民间文化重要性,强调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情况下,浙江民间儿歌的生态现状,尤其是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容乐观的状态。这当然有历史客观原因以及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民间儿歌中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进程会自然消失。但这不是作为我们对民间儿歌的传承保护不作为的借口。面对这样的局面和现实,作为音乐人、作为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积极地做点什么,是否可以从民间儿歌中挖掘保护更多有价值部分。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从中可以窥晓浙江民间儿歌在历史长河中的痕迹,进而有助于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能更好地认识历史、认识文化、认识艺术、认识音乐、认识儿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