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民间儿童歌曲的保护对策

浙江民间儿童歌曲的保护对策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音乐,包括民间儿歌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浙江民间儿歌是浙江大文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这个部分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以国家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及省政府的政策要求为指导,积极跟进,从学术层面推进浙江省文化工程建设,批准立项了系列省民间儿童文化研究课题。截至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已经举办了五届“天堂儿歌”的创作和演唱比赛。

20世纪末开始,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流的兴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迅速展开,并在短短的十年左右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组织各类宣传展演活动,尝试多种形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直至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教育部成立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先生担任课题组负责人。2008年5月,在四川重庆召开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从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真正启动。

民间音乐,包括民间儿歌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间音乐文化不仅具有民间意义,在世界范围而言,它更具有民族文化意义。因此,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意义更加深远。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充满艰辛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通力合作。

一、政府政策层面的支持

早在2003年初,国家文化部就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随后又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旨在探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有效方式方法,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003年10月,文化部评审,并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工作”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分综合性试点项目和专业性试点项目,浙江省被确定为第一批3个综合性试点项目之一。

2004年4月,文化部又公布了第二批29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并同时下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及《关于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重要文件。此后,各地方政府遵循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本省试点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从而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从中央落实到了地方。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的指导方针,切合实际地制定和实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浙江省在2005年7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就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了“八项工程”。然后就制定了《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实施方案》(2005—2009),从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基本框架、组织机构、运作方式、经费保障等方面明确浙江省文化工程的具体实施措施。提出党委领导、行政推动的基本运作方式,为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作了政府层面的保证。2008年6月,浙江省委又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实施了《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明确提出努力使我省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文化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前列的任务。政策的制定既可以使浙江传统文化(包括民间儿歌)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又能使浙江传统文化(包括民间儿歌)保护其合理的成分,从而在富有浙江区域特色的前提下传承与发展。

浙江民间儿歌是浙江大文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这个部分对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以国家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及省政府的政策要求为指导,积极跟进,从学术层面推进浙江省文化工程建设,批准立项了系列省民间儿童文化研究课题。

因此,浙江民间儿童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获得政府层面的政策指导与行政推进,专业学术管理机构方面的积极支持,这是这一工程实施并完成的有力保障。

二、当下社会环境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急速扩张,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对人类生活及文化建设造成了猛烈冲击。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驱动力是“利润最大化”,进而导致人们功利性、现实性、商品化的追求。市场经济的快速扩张对人们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终极关怀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人们滋生了不定感和迷失感,“惶惶不可终日”,导致了“生存意义危机”。当人们面对实利的追求与形而上学精神层面的沉思不可兼顾时,被舍弃的往往是后者,文化价值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文化逐渐清醒,也被逐渐需要,因此在当下现实面前,它不断地呼唤人文精神、自由和美、人类的信念和价值。希企通过呼唤,达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平衡。

当音乐凭借先进的大众传媒技术、普及化的态势,以铺天盖地的气势侵入人们生活各个角落时,浙江民间音乐(儿歌)也面临着表面的所谓多元化的考验,因为这种“多元化”往往是共时性的,而非历时性的研究。所以,这种“多元化”发展是以抛弃原生态民间儿歌为代价的。民间儿歌正渐渐被淹没在“多元化”的大旗下。如何摆脱困境,使浙江民间儿歌真正在历时性、共时性的多元化立体维度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该思考和研究的。

在民间儿歌挖掘、收集、整理、宣传、使用等的传承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应该主动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教育部门进行民间儿歌的保护传承行动。使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并成为一种共识。有幸的是,随着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增强,社会已经在逐渐行动。比如,杭州市有关部门很重视少年儿童的音乐教育和鼓励新曲目的研发和创作,给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搭建音乐文化交流平台,使孩子们有展示自己音乐才华的机会。截至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已经举办了五届“天堂儿歌”的创作和演唱比赛。这是全市性的少年儿童歌唱比赛。比赛的宗旨是让未成年人在七彩的歌声中体验真善美,进一步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展示未成年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组委会对每个参赛者的参赛曲目也作了要求,其中必须选一首本市新创作的推荐歌曲,此项要求也是对词曲作者创作新曲目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是一种认可。仅2010年的这一次比赛就吸引了全市5000多名青少年学生踊跃参与,可见各中小学幼儿园及家长对“天堂儿歌”比赛的重视程度。

另外,相信省市有关部门会在此基础上对接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在参赛曲目的选择上,可以要求参赛者必选一首杭州或浙江的民间儿童歌曲,这样一来,各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和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的选曲上,就会想方设法挖掘一些好听的民间儿童歌曲。久而久之,会唱民间儿童歌曲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多。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专门举办浙江民间儿童歌曲的专场比赛。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文革”期间,音乐艺术形式非常单一,电影院里、大街小巷播放的几乎都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因此,当时无论是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上几段。现在,“文革”结束已经30多年了,但现在只要是6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很多人都能把八个样板戏的所有唱段有板有眼地唱下来。可见,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现在,在城市的社区和公园里,常有一些爱好戏曲、曲艺的退休人员,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他们有弹、有唱、有跳,自我欣赏,自得其乐。殊不知,这无形中也影响到很多的旁观者,他们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原来对戏曲、曲艺一窍不通的人也对此渐渐地产生了兴趣,甚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因此,他们无形中起到了宣传和推广戏曲、曲艺的作用。对于浙江民间儿歌的保护传承也是如此。当下我们先进的大众传媒,如报纸、期刊、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多媒体音像产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发挥大众传媒的力量。具体可以:

1.以书面形式印刷浙江民间儿歌乐谱,利用乐谱的纸质形式进行传播。

2.以具有音、像效果的传播媒介,如光碟、MP3/MP4、广播、互联网的音频视频、电视等,对儿童进行直接的民间儿童歌曲的感官刺激。

3.教育相关部门和传媒联合举办浙江民间儿歌的演出、比赛活动,以增强大众传承民间儿歌的意识。

4.教育相关部门可以组织相关音乐创作专家和音乐教师,进行以浙江民间儿歌为素材的儿歌创作活动,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媒体、学校进行演唱、表演。作曲家和音乐教师在创作儿童歌曲时可以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使以浙江民间儿歌为素材的儿童歌曲创作能紧跟时尚脉搏。创作出既有浙江传统风格特色,又有现代儿童文化气息和审美情趣的新儿歌。另外,还有一些是流传在校园的儿童自编自创的新童谣、童曲。这些童谣、童曲在内容上是与时俱进的,其中有爱祖国的、爱家乡的、有提醒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的、有劝父母长辈戒烟戒酒的……这些孩子们自编、自创的童谣、童曲,和时下社会内容联系紧密,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时代孩子们的真实需求和愿望。这样的儿童音乐作品一定能为广大儿童所喜爱,也一定会成为今后社会的历史经典。

在这点上,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堪称楷模。她在古稀之年,专门静下心来,为孩子们写歌,她表示:“为孩子写歌是一种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她还说:“给孩子写歌,一定要有童心,同时还要从音乐语言上去寻找灵感。她说,灵魂深处真实的感受特别重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她还说,就目前国内儿歌的创作状态而言,歌曲缺少童心童趣,说得直接点,就不是孩子的歌,而是大人要他们唱的歌。在她创作古诗词歌曲专辑《新学堂歌》时,她觉得她是在用音乐来承担一种社会责任,即传承祖先的教诲。她在创作过程中还有意识地要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真、善、美。

在现有形势下,浙江民间儿童歌曲要想得以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除了要有好的政策扶持外;要有为此乐于奉献的作曲家;要有媒体的宣传导向;要有学校、家长、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总之,为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了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成长,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民间儿歌的传承活动。民间儿歌音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它更注重的是文化的传承,注重民间音乐文化空间氛围的营造。

事实上,一切文化都需要不断发展、变异和创新,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因此,民间儿童歌曲的传承也必须求新、求变,在变化中求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即在保留原有民间儿童歌曲风格和特点的前提下,使歌曲的形式和内容更具时代气息。

民间儿童歌曲是我们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它用具有儿童特色的语言,刻画与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儿歌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所表现的大多是关于乡土和关于传统的叙述和认知,它不仅能培养孩子对乡土文化的记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儿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抢救与保护它们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相信,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做起来,浙江民间儿童歌曲的生态环境一定能够重新建立起来。让儿童唱儿童的歌。

三、教育部门的介入与践行

人类大多数的文化知识的传承都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人们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总是以多样性客观地存在于教育场域中。教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渠道,是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学校教育对知识的传播和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责任,更是教育部门的义务。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了“特别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作用,说明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人类的知识遗产大多都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继承。“学校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传习地,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文化生态教育环境,是守护民族文化精神的特殊堡垒,能够引领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施行,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效果。因为学校是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场所,有良好的师资条件,有较为齐全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尤其是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因为学校(包括幼儿园)的主体就是儿童,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基础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成为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此,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进行计划与安排。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浙江区域民间艺术的教材编写,可以分地区编写实施,以凸显地方特色。

首先,将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引入课堂,使艺术教育的理念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改变。由于我国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艺术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受到以西方(欧洲为主)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重洋轻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西方模式为主。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培养(包括幼儿师资培养),基本上是沿袭欧洲传统的培养模式。从理论到实践,接触的都是西方的,忽略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研究。当在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时,教学观念是西方的,导致教学内容的把握也选择以西方为主,对中国传统音乐避而不教,或者进行浅表的、蜻蜓点水般的接触。这种狭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在世界多元文化观念的视野下,教育相关部门、音乐教师,都应该抓住机遇,改变教育理念,重建知识结构,将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民间儿歌等)渗透到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逐渐培养儿童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其次,将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引入课堂,可以丰富音乐课堂的授课内容与方式。浙江虽然以吴语为主,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原因,方言很多。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方言。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民间儿歌。因此,各地小学、幼儿园,可以发挥地域特点,充分利用这些民间儿歌的教学资源。可以用方言学习,也可以把会唱民间儿歌的当地乡民,请到学校进行儿歌教学。结合当下社会的特点,对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等的改变,而使原来的部分民间儿歌面临消亡的、当今已经在儿童生活背景中消失的、已无必要重拾的儿歌,可以请乡民讲解当时背景,进行儿歌欣赏了解,如一些《呼牛调》。对一些已经或正在面临消亡的、有必要“重生”的儿歌,可以学唱并结合歌曲进行情景再现,让儿童因为学习民间儿歌重新获得失去的童趣、童真,如《唤蚁歌》等。对那些仍有文化生存空间的民间儿歌,我们不仅要保护其生存的文化空间,有意识地倡导一种良好的民间儿歌的生态环境,增强民众对于民间儿歌文化的认同感,而且还要在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活态宣传和传承实践活动。允许当代的作曲家在保留原有民间儿童歌曲风格和特色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修改”,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使“已经过气”了的民间儿童歌曲再现生机和活力,使孩子们愿意接受、愿意学唱、主动传唱。如此既可达到传承的目的,又不失与现代音乐“竞争”的条件。学校可利用课余时间,举办民间儿童歌曲比赛;举行边唱民间儿歌边游戏的活动。事实上,有很多东西,人们在不了解它、不懂它之前,一般不太会感兴趣,一旦懂了,会欣赏了,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如果孩子们一旦对民间儿童音乐感兴趣了,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挖掘。那么,民间儿童音乐的传承也就不愁后继乏人了。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它也同样适用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我们也坚信一定会有更好、更先进的表现形式更替旧的、落后的表现形式。大家对于那些好的民间儿童歌曲的传唱,也不必太拘泥于原来的形式。为了适应现代媒体环境以及受众听觉习惯的要求,作曲家和音乐教师可以加进现代元素,对民间儿童歌曲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使歌曲的内容和风格以及演唱形式更符合现代儿童的审美习惯和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旧瓶装新酒”的做法。

关于“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作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要多向某些电影人和电视人以及编剧学习。因为在近些年出品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改编古典名著的“复古”热情有增无减,其中有的改编比较忠于原著,有的改编却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发挥了较大的想象,实实在在地变成了“旧瓶装新酒”。诚然,这种做法固然引起了一些观众的批评,但无疑也是适应电影和电视剧市场需求的创新之举。电影和电视剧都是综合艺术,假如用这种综合艺术再把《画皮》拍成一个没有创意的恐怖故事的话,不仅批评和指责之声难以避免,而且票房业绩也不容乐观。然而,经编剧创造性改编之后的新《画皮》故事,有那么一点恐怖、有那么一点惊悚、有那么一点魔幻,还有感情冲突发展的悬念,这显然迎合了现代诸多观众的口味,同时也赢得了票房。那么我们的民间儿歌,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创作一些儿童音乐剧,把民间儿歌放在儿童音乐剧里进行表演。相信,只要我们有对民间儿歌文化的自觉认同,那么在学校举行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将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引入课堂,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教材内容。目前,我们小学的音乐教材是统一的,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制定的。相比以前,教材无论在内容的覆盖面上,对儿童的兴趣培养上,以及审美素质的养成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因为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因此,就存在内容缺乏地方知识特点、情趣特点的遗憾。而且传统民间文化的比例也还不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忽略心理,音乐视野不够宽广,不能很好地树立整体文化的观念,缺乏对母语文化的尊敬。因此,我们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民间文化研究者,共同来编写浙江各地的民间儿歌音乐教材,同时也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在各地得到认同普及,让儿童从小具有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

一言以蔽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民间儿歌)的保护和传承,是对滋养我们成长的文化的敬仰。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