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民间儿童音乐文化的展望

浙江民间儿童音乐文化的展望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世界需要的大环境下,相信我们浙江民间儿歌的保护传承研究一定会具有历史性的美好未来。因此,浙江民间儿歌文化的传承,必须重视学校教育的支持,并且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要重新审视学校教育政策及其措施对民间儿歌文化的影响。因此,保护传承浙江民间儿歌应该注重整个社会的参与,这对传承民间儿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来自于需求。当人们从现代化的发展中获得物质生活满足时,也就开始在相对的满足中开始反思文化的需求问题。核武器技术、太空发展技术、高速列车与汽车工业等物质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人的精神空间似乎在萎缩。在历史与自然中,人的外在躯体似乎过于强大了。因此,人们开始思考:人到底需要什么。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诞生了。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才得以实质性的展开。这是一个振兴我们民间音乐文化的机遇。在这样世界需要的大环境下,相信我们浙江民间儿歌的保护传承研究一定会具有历史性的美好未来。

一、政府政策扶持保障民间儿歌文化的未来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以及人类对自身需求的反思,让我们这代非常荣幸、也十分具有责任地站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位置。这是世界很多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和要求。自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各个国家政府,再到各级地方政府,都一致在为这项功利千秋的工程作出努力。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出台了有关文件、制定了相关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了政策制度上的保障。浙江民间儿歌的保护传承研究,同样也会在浙江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有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一定有研究的美好未来。

二、学校教育支持着民间儿歌文化传承

传承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传承下去,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文化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校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路径,而且学校音乐教育能获得较具规模的民间儿歌的受众群体,因此,音乐课堂是音乐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阵地。

事实证明,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成一体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血脉就容易延续,反之则容易解体、断裂。因此,浙江民间儿歌文化的传承,必须重视学校教育的支持,并且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要重新审视学校教育政策及其措施对民间儿歌文化的影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要把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对立起来,更不要试图让谁取代谁、谁征服谁,应该使两者和谐相处,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目的就是传递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同时在继承传统民间文化的血脉中塑造一代新人。

三、社会参与推动民间儿歌文化接衍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学校的、有来自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可以学到很多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注重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借助社会力量。在民众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认识的同时,培养成一种良好的民间儿歌活态的社会生态环境,增强社会对于民间儿歌文化的认同感。这种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既是民间儿歌文化传承的平台,其自身又有着相当的社会文化空间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认识到这点,不对社会传承力量的重视而去作所谓“民间儿歌音乐的主体”保护,那么民间儿歌的保护与传承可能有背我们的愿望。

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可以说,它植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它从一开始就离不开社会的整体关系。因此,保护传承浙江民间儿歌应该注重整个社会的参与,这对传承民间儿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现代化教育手段辅助民间儿歌文化传承

当下,由于生活生产方式和以前历史阶段发生了改变,有很多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和娱乐形式的原生环境不复存在了。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把原生环境“复原”,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逼真的原生环境的3D动漫效果图像,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仪等把它播放出来,既有存档的意义,对儿童艺术积淀而言又具有欣赏的作用。如唱《放牛调》时可以播放山坡草地,牛吃着草,牧童在旁边嬉戏的场景……对那些仍具有活态传承空间与条件的民间儿歌,更可以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来辅助民间儿歌的学习。比如,学唱《摇儿歌》时,可以播放母亲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场景,此时,音、色、形都展现在面前,有利于儿童的模仿、表演,也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把握。同时,看着画面唱歌,仿佛在给电影、电视配音,很有乐趣,也很有挑战性,这也符合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和表现的特点。这些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在学校教育中使用,还可以在电视、网络等更大范围发挥作用。为社会民间儿歌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作用。

弘扬中华文化,延续中华血脉,让我们从儿童做起,从民间儿歌做起。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把“根”留住。但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留住历史,也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我们要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创新,激发民族文化创造精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来自民众、融入民众的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每一位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4]

总之,我们有这么宝贵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有国家和省市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强有力的政策做后盾,有这么多优秀的研究学者,有毕生致力于民间儿童音乐改革和创新的人,没有理由不相信,浙江乃至全国的民间儿童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一首好听的儿歌,足以让人铭记一生,并可以代代相传!

【注释】

[1]单东:《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三十年》,见新华网浙江频道·浙江经济,2008年12月15日。

[2]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见http://www.raresd.com/。

[3]田青、秦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4]王文章:《保护文化遗产守住民族之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