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儿童生活故事征文”有感

读“儿童生活故事征文”有感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把两者合并,称为幼儿文学。读给幼儿听的故事或童话,则规定不超过一千字。1986年的“儿童生活故事征文”,大体上说,没有过浅、过深的感觉。《小学生拼音报》就发表过故事或童话的连载。这次“儿童生活故事征文”至少对推动或提醒大家别忘了低年级生活故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首先得声明,由于近几年主要搞翻译,对“儿童生活故事”注意得少。这许多同志,不论获奖或未获奖,长年奋斗在生活小故事的岗位上,是令人敬佩的。

读“儿童生活故事征文”有感

过去把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读的文学作品,统称为低幼文学,生活故事也统称为低幼生活故事。如今把两者合并,称为幼儿文学。曾有人担心,这样一来,小学低年级读物会不会被忽略。

现在看,这个问题似乎不必担心,因为各儿童报刊都规定了它们的读者对象,幼儿读的画书,也大多标明了读者的年龄。只是画书,为学龄前儿童出的多,为小学一二年级出的好像少了一些。学龄前儿童,由家长或幼儿园的老师给读,低年级儿童认识了一些字,可以自己读。不过,情况有点复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各异,听和读的能力也就不同,不能一刀切,只能求个大致,不知什么时候起,幼儿刊物规定给幼儿写东西限制在三五百字,有的低年级刊物还把六百字及以上的作品叫做“大稿”。读给幼儿听的故事或童话,则规定不超过一千字。可是,读给孩子听的千字故事,几分钟就完,他们不过瘾。而二年级的孩子手捧大部头的书看,却是屡见不鲜。有的低年级孩子读三五百字的东西也感到吃力,怎样提高孩子听和读的能力,有待于教育家、出版家和作家去共同解决。

但有一点却需注意:儿童的年龄有差别,其认识能力也是有很大差别的。给多大年龄的孩子写东西,最好认定了、拿准了再写。1986年的“儿童生活故事征文”,大体上说,没有过浅、过深的感觉。

电视的出现和普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孩子的视野。有形象和音响的东西,是容易得到孩子欢迎的。电视把各种语言教给了孩子,同时,大人或小伙伴的谈话,都在教着语言。大街上的招牌、广告等,也在教孩子认字。八十年代的儿童,语言要丰富多了。

1983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低幼文学讲习班上,我曾提出故事中尽量不用“虽然……但是”、“于是”、“却”、“然而”等词,现在看来,有点不适了(但并非说要作者去写难懂的词语)。前几年,我看到一个五岁的男孩很淘气,忽然捅了他姐姐一下,他姐姐说:“给你告诉妈妈去。”他大喊道:“你小题大做!”不知道这孩子从什么地方学来的这个成语,用得满有意思,而且挺恰当。最近又见到一个三岁的孩子,他姥姥说:“你这样做,就把东西弄坏了。”他马上接过去说:“所以我就不这样做。”三岁的孩子能用“所以”,这是从前想不到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偶然的例子。

八十年代的孩子,有相当多是思想活跃、知识丰富、个性突出的。记得五十年代,我问过好几个四五年级的孩子:“你爸爸做什么工作?”“工人。”“什么工?”“不知道。”“工资多少?”“不知道。”一脸憨厚的样子。前几年听说,几个孩子踢球,把一个球踢歪打碎了窗玻璃,大家让他赔,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爸爸一个月工资多少多少,奖金多少,我妈妈工资多少多少,奖金多少,我们家赔得起吗?两个人的工资加奖金,不至于赔偿不起一块玻璃,但这孩子的语气,既承认打碎玻璃又不想赔偿的心情,却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上面东拉西扯地说了一大堆,无非想说明八十年代我国的孩子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的故事也要适应他们的需要,向前迈进一步。故事长一点,短一点,深一点,浅一点,总会有读者,我们不必自己限制自己。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我相信,我们的儿童杂志一定会厚起来,儿童报纸一期会有几大张,以便使作者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使孩子的眼界更开阔,得到更多的享受。

汉字太难学了。有的国家的儿童,只要会拼音,或者认得几十个字母,便能开始读书(当然,能认字并不等于会读书,还需要别的条件)。但汉语自有它优越的地方,我们的孩子还必须学会,光是短文章,总感到不够。我常常想,孩子能独立地读三五百字的故事,为什么不能读两千字以上的东西呢?作者避开难字、难词,故事曲折引人,语言又形象生动,孩子恐怕会读下来的。可是,长期写惯了三五百字的故事的我,观察得也零碎,总是“开门”就见了“山”,故事也连不起来,始终没写成。我翻译过一册日本作家古田足日的《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约四万字),原作就明确了是给“幼年”(即小学低年级)孩子读的。我本想用浅显的笔调译,但不行,风俗习惯不同,译者表达能力差,译着译着便深了,最后成了忽深忽浅的东西,又没有拼音,孩子读了费力,还是需要大人给读。

人们常说:小故事要新、奇、短。对程度高的孩子,新、奇固然要,长一点也是要的。有人说,孩子上学,做作业,玩,看电视,没有那么多时间。我读过日本作家庄野英二的中篇小说《星星的牧场》,大约八万来字(是给中高年级学生看的),写牧场一个善良的青年,被征到战场去看马,头部受了伤,回来后,想起他的马、他认识的兵、他见过的乐器,幻听幻视展开的故事。小说写法且不论,这篇作品大概是在报纸上连载过的,成书后,几百字和千把字就是一小节,全书由几十个小节组成(记不清了)。这么短的小节,看起来舒服,孩子读累了,或者有别的事,随时可以放下,有时间再读。这种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借鉴?

最近,低年级报刊上的连载(不是图画故事)多起来了,不过多是童话。《小学生拼音报》就发表过故事或童话的连载。《小学生拼音报》毕竟是全国唯一的儿童的拼音报纸,它有极大的优越的地方,可以引导儿童去读更长的作品。目前孩子的拼音,比许多大人要熟练得多。希望将来有条件,《小学生拼音报》会改成大张的,以便做图文并茂的各种各样的试验。

话扯得太远了,暂且收住。这次“儿童生活故事征文”(没有叫成“幼儿生活故事征文”)至少对推动或提醒大家别忘了低年级生活故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在谈谈征文作品。

首先得声明,由于近几年主要搞翻译,对“儿童生活故事”注意得少。虽当过几年编辑,却是“眼”也不高,“手”也很低,如今和儿童的接触也少了,怕说不出所以然来,难免有不当之处,要请原谅和纠正的。

从发表的四五十篇作品看,有老作者,有新作者,从获奖的作品看,题材、手法都略有创新。常瑞、伍长述、黄云生、黄建祖、楼飞甫、陆弘、傅永健、朱日丽、常福生、查洪燮等,都是写生活小故事的老手,有的还出过集子。金本和李少白过去多写诗,他们的语言显得简明。宗介华出版过好几本中篇。楼飞甫和黄建祖等还兼搞翻译。薛烽的小故事大有进步,近年发表了不少作品。这许多同志,不论获奖或未获奖,长年奋斗在生活小故事的岗位上,是令人敬佩的。

获奖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雪花儿,银箭儿》、《换门牙》等。

可是,缺了一等奖。为什么呢?

根据我的水平,我认为有下面几点:

第一,选材的面不够广,内容虽有不同,总感到像在哪儿见过。另外,题材的提炼也不够。这并不是说在模仿谁,而是说长期形成了的习惯,观察方法,挖掘题材,都有一种拘束。“儿童生活故事”限定了写低年级儿童,而这些儿童的活动天地,多半是比较窄的。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找点别人没注意的呢?同样的题材当然也可以,但写法却要新。在我们的漫画或小故事中,常可以看到取笑别人而自己吃了苦头的,偷偷做好事的,看到一件事改了缺点的,吵架又和好了的,做个梦就认识到某个错误的……这些自然都可以写,生活中相同相近的事物很多,不再深入去研究,难免雷同或失败。

举两篇有关写信的《小艾林写信》和《雷雷写信》为例。

《小艾林写信》的作者本身就在报社工作,这篇作品可能基本上是事实(我没有问过,说错了,请谅)。往报社寄虫子,挺新鲜,也符合儿童恨虫子的淳朴心理。最好提醒一下,等虫子晒干了再寄。小艾林的想法也是孩子气的,一封封信里都装着死虫子,真难为了邮递员。寄虫子做什么用呢?虫子吃绿叶,大家才恨虫子,那么就不要寄绿叶,寄被虫子咬坏的枯叶子怎么样?《雷雷写信》的作者写过不少好作品,语言也生动。看得出,作者是在极力想避免常见的题材,打破一些框框。小孩子盼父母早点回家,这是常情。别人都回来了,父母还没回来,着急,不会写信,用画代替,这也是许多故事中常见的。贴了那么多邮票,而这封信却像契诃夫笔下的“万卡”的信那样没人收到。刚装进邮筒,父母却回来了,充满了儿童情趣。读到这里,我曾想,孩子总该见过邮递员叔叔在邮筒里取信。还没离开邮筒,也许是他太高兴了,才说出邮筒的“本领真大”的话。这么盼父母,父母回来了,是该先奔向父母,还是先抱住邮筒呢?我还瞎想过,在我所住的中等城市里,一二年级的孩子打电话是较多的,向熟人了解父母的工作单位,查电话号码,打电话找人又不在,也是挺“冒险”的。

例如《婷婷照相》,立意挺好。前线的爸爸想女儿,要女儿一张戴花儿的相片。女儿戴了一朵玫瑰花,高高兴兴地去照相,忽然看见同学也在照相,胸前戴了“做好事、守纪律”的“小红花”,于是,婷婷不照了,表示等得到“小红花”再照。“妈妈笑了,笑得真甜!”类似的题材,在报刊和画书上是常见的。领奖状、受表扬等,认为自己不够格,等改好了再来。但在这篇故事里,我总感到不足。爸爸想女儿,要照片,并没有提出要戴“小红花”。要得到“小红花”恐怕需要些时间,而爸爸则不能早点看到女儿的笑容了,何况爸爸还是在前线呢!先照一张寄去,有“小红花”了,再照一张,不更好吗?

第二,表现手法问题。儿童生活故事,容易写得平淡。能吸引孩子读,技巧方面是很难的。我认为,故事不那么曲折有趣,至少要写得不枯燥。

倒并不是本次征文中的问题。

例如,有了缺点,家长讲个道理就解决了。或者大人讲个故事,故事里面套“故事”。这种表现手法在上边也说了一点,不再多叙。

再如,用做梦的形式来表现。我也写过让孩子做梦,可解决不了问题,故事弄得挺长,有趣的梦成了无趣的梦。

常见到小故事讲完了,作者总要加上几句:“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小朋友,你认为谁对?”故事本身应该引起小朋友思考,作者最好不要插话。

有位演员说过,在舞台上演老师训学生,小朋友最反感了。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小手”、“小嘴”、“小拳头”,那是大人眼里看到的,孩子并不感到亲切。小孩子希望快长大,向上的心情是很强的。

第三,提炼了的儿童语言。这方面,讲的人很多,我就不说了。

前辈作家教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深入生活、细致观察、多读书、勤写札记。

我们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有意思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情节等等,都随时记在本子上。对我们的写作,帮助是很大的。素材多了,容易选择,写成三五百字的故事,容量会大一些,也容易避免雷同。札记是一种积累生活的方法。我们的札记写多了,又做了整理,有的则构思过,再遇到“征文”,就不会仓促上阵。

关于我看到的问题,就是这一些。

我不大评论别人的作品,一是水平低,二是逻辑思维差,散散漫漫,又是个直性子,想到什么说什么,难免说错话。而编辑又要求我少说“赞扬话”,多说“批评话”,将了我的军。我举出的例子,并不是说那些作品就没有优点,其实,优点还是主要的,获奖作品嘛。我的评论难免吹毛求疵,也没说在点子上,零零散散,也不了解情况,说错了请纠正。

如果有条件的话,《小学生拼音报》能召开低年级生活故事的交流会,以提高小故事的水平,那就太好了。我国的低幼故事受到的重视仍不够,作者越来越少,不少作者改了行,去写高一些年级的。情况比较复杂,但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我国的作者比较老实,童话就是童话,故事就是故事(生活故事),两者界限分明,很少去想越雷池一步。小故事常常针对一个问题,一个优点,一个缺点等去叙述描写,有时不如童话活泼,孩子的精神世界不易突出。

《园丁之友》第一期刊载了黄云生的《生活故事创作谈》,谈到“要特别重视孩子们富于幻想色彩的生活情景。幻想,是使低幼儿童平淡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透过低幼儿童独具的幻想,才能显示出他们生活新奇美妙的特征。”我很同意这种看法。

文中还举了中川李枝子的《鲸鱼云》为例。这篇文不长,现把它抄在下边:

鲸鱼云

这是第四节课的事。

一年级二班的孩子们正在做体操。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很大的鲸鱼。啊!雪白的鲸鱼云。

“一、二、三、四!”鲸鱼一伸一缩,也做起了体操。

大家沿着操场跑圈,云彩鲸鱼也在空中转。

老师吹哨,让大家“立定”,鲸鱼也站住了。

“向后——转!”老师下了号令,鲸鱼也在空中向后转。

“那条鲸鱼准喜欢学校。”

大家大声喊:“喂——!”

鲸鱼也回答:“喂——!”

大家邀请它说:“到这儿来——!”

鲸鱼也邀请说:“到这儿来——!”

“好,我们跳到云彩鲸鱼身上去吧!”

“到天上去,一、二、三!”

大家跳起来,可是只跳了三十厘米。

“再高些,再高些!”

鲸鱼给他们加油。

“到天上去,一、二、三!”

这时,风一下把他们吹到天空,坐到云彩鲸鱼身上。

“哎,我游泳啦!”

鲸鱼在蓝色的天空里,游呀游,向着海,向着村庄,向着城镇……

大家唱着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

“咦,到中午啦!”老师看着手表,吃惊地说。

“那么,回去吧!”鲸鱼向后转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了学校的房顶。鲸鱼把他们放在攀登架上。

“再见!”

大家挥手的时候,下第四节课的铃响了。

“再见!”

云彩鲸鱼,一摆尾巴,回到了蓝色的天空里。

有人说这是生活小故事,有人说这是小童话。介于故事和童话之间,别有一番风味,比单写上体育课要活泼得多,而且表达了孩子们健康、向上的心情。

再有一篇高一些年级看的童话:《南岛魔法的故事》(《谁也看不见的阳台》,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叙述一个青年翻译家正在翻译一篇难译的童话,截稿时间已到,晚上起了台风,停了电,他急得不得了,去找一段蜡烛,找到后,身子已在海岸边。他和所译童话中的小仙女,经历了惊险,成了夫妻。天亮时,他发现自己仍坐在椅子上,蜡烛已燃尽了。他认为自己睡着了,急坏了,再一看,稿子已经译完,并且译得非常好。

看起来,青年像在做梦,他也可能打了瞌睡。其实,在他点起蜡烛翻译时,进入了故事世界,不知不觉地译完了。你说这篇作品是小说还是童话?这种写法不仅新,还介绍了青年所译童话的内容,避免了枯燥,同时扩大了选材范围。

小孩子的想象力很强,他们往往把现实和空想交织在一起,讲出他们的故事。他们家里养的猫,他们的玩具,都是他们说话的对象。低年级孩子大了些,这种现象少了,但头脑里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我们的生活故事多半较枯燥,较平淡,与没有突破这一点,有没有一点关系?有的国家,把低幼儿童读的故事,一律叫做童话,生活故事就叫生活童话,生活童话中也往往加进空想的成分。我们的童话,有的把小孩子的性格和事,硬加在小猫和小兔身上,没有其他特色,去掉小猫和小兔,和写小孩子没有什么两样,这种作品算不算童话呢?

儿童生活故事,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去创新。

拉拉杂杂写了一大堆,有些问题自己也没想好,只是提出来,希望得到指正。

1988年2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