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对你有怨恨,那么,你就应该用正直回报
亲爱的儿子:
你曾经被别人伤害过吗?对于冒犯我们的、甚至伤害我们的人,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直争议不断。《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个学生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如何?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对你有怨恨,那么,你就应该用正直回报。
在这件事情上,孔子的态度更倾向于尺度及公平性。我觉得,以直报怨的做法还是比较平和的,非常值得提倡。目前我们的社会充满暴戾之气,甚至因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琐事,往往便要取人性命。在这样的风潮下,提倡用正直来回报别人对我们的冒犯,甚至是伤害,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以德报怨,简而言之,就是宽容。宽容说起来不难,真正要实行时才觉得很不容易。最让人困扰的是,宽容和纵容有时非常难以区分。表面看起来,宽容和纵容最大的区别是:在宽容对方前,必须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唯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宽恕,并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其改正错误。如果我们不让其明辨是非,那岂不是成了“纵容”?
更值得忧虑的是,别人对我们的伤害,我们可以宽容。但假使他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误以为不论他做了什么事情都应该获得别人的宽恕,而继续去伤害别人,那我们的宽容,岂不是不但没有救了一个人,却反而害了更多人?
从前读过一个小和尚翻墙的故事。对于一个少年而言,出家的生活有时是非常乏味的,因此有个小和尚,每天到了半夜便会翻出寺墙,然后跑到山下的小镇去玩耍。有一晚,值夜的老和尚巡夜,看见墙角摆了一个凳子,心下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搬开那张凳子,然后站在原来凳子摆放的地方,悄悄地等小和尚回来。天快亮的时候,小和尚回来了,他一脚踩在老和尚的肩膀上,大吃一惊。原本以为会遭到十分严厉的处罚,然而老和尚只是摆了摆手,让他多加件衣服赶快回房休息,因为早课马上要开始了。小和尚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连一句指责都没有。老和尚再也没有提起过此事,而小和尚也从此不再半夜偷溜出去了。后来小和尚洗心革面、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一代大师。这件事当然也就传为美谈。
可是,如果小和尚并未体会到老和尚的心意,却反而利用老和尚的慈悲,以至于最后堕落于凡尘呢?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宽容的力量?首先,你无法肯定对方能认识错误,其次,你更加难以确认对方会改正错误。这样看起来,宽容有时更像是一场赌博,而押注的人通常是“人性本善”的坚决拥护者。不知道现实之中,“以德报怨”是否总是能够赢得胜利,使得犯错的人幡然悔悟,甚至最终造福人群?不过,起码我们听到的故事,皆是如此。那么,约莫也可以宽慰我们迷茫的心灵了吧……
宽容是不是的确能让人改过向善?即便他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还有,宽容在所有的条件下都能起作用吗?它的效果有多大?我们的这些疑问,也许已经有社会心理学家设计实验,并根据数据得出一些结论了。但是我们普通人在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对宽容的信心又是从何而来?我想,一般而言,我们的信心来自心理学上的两个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是一个非常喜欢雕塑的人。一次,他精心雕塑了一个美女像。由于这尊雕塑是如此完美,皮格马利翁每天对着雕塑倾诉情话,希望她能够幻化为人形。他的痴情感动了神明,雕像化作一位美女。皮格马利翁实现了他的心愿。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指的便是:期望者通过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它也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和其他研究人员来到一所小学,在学生中认真地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他们给出了一张名单,声称名单上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八个月后,他们又对之前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快,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强烈的期待能让原本成绩平庸的学生产生惊人的进步,甚至在神话中还能赋予雕像鲜活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经验是否也能迁移到“以德报怨”呢?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肯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4月1日深夜,4名失业青年潜入南京一栋别墅行窃,被发现后持刀杀害了屋主德国人普方及其妻子、儿子和女儿。4名凶手被捕后,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然而,普方的亲属在得知这项判决之后,却表示希望能免除他们的死刑。普方的家属们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会犯下这样的罪行,是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所致。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一些身在南京的德国人及其他外国侨民,用募捐得来的款项为贫困的孩子支付学费,目前已经帮助超过500名学生。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内心除了震惊,只剩下景仰!扪心自问,我所能做到的,不如这些人的万分之一。
从前听过曼德拉与看守他的狱警的故事。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结束后,走到狱警格里高的身边,平静地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这样的宽容,我认为只要肯努力,我们终究能够学会的,因为其最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宽恕伤害我们的人,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而普方的亲属们,尽管自己的家人遭到残忍地杀害,但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些人如何罪该万死,而是认为这些人犯罪的原因,乃是由于无知。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反过来去杀戮他们,而是要用教育来感化他们。如此,才能避免悲剧一再发生。想到这儿,我也不禁开始相信宽恕的力量了。在这种人格感召下,我想,即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应该也足以被感化了吧?!
有评论认为,以普方家人为代表的德国人,他们之所以为杀害亲人的罪犯求情,其实与宽恕无关,也与“以德报怨”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会这么做,是由于德国的法律没有死刑,他们的行为,只是符合自己对法律的认知罢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同样认为,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排除他们心中拥有的宽恕胸怀。是的,关于宽容,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肯定。对于类似于普方亲属的人,我们无法确定他们的行为究竟是悲天悯人的宽恕还是只是理性思维下的法律认知而已。而对于自己想要宽恕的人,我们一方面没有把握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更是不敢肯定他们必然改过迁善。就理性思考而言,“以直报怨”无疑更具公平及合理性。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以直报怨”,许多有心悔改的人,很可能便会失去重新做人的机会。举例来说,我们都很熟悉的世界名著《悲惨世界》中男主角的遭遇。如果,当初他因偷窃教会的银质烛台被捕时,主教的态度也是“以直报怨”,那么,男主角很可能就必须在监狱度过其后半生。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后来的市长以及大慈善家了。
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这不仅考验我们的智慧,或许,更加是在考验我们的勇气。
杨德生
2014.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