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酵母双杂交技术

酵母双杂交技术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三十一 酵母双杂交技术1.掌握酵母双杂交实验的原理。酵母双杂交系统,又称蛋白捕获系统,是由Fields和Song等人根据真核转录调控的特点创建的。图3-21 酵母双杂交中使用的质粒酵母双杂交技术应用于检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以及发现新的作用蛋白质。
酵母双杂交技术_植物发育生物学实

实验三十一 酵母双杂交技术

【实验目的】

1.掌握酵母双杂交实验的原理。

2.学习应用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原理】

酵母双杂交系统,又称蛋白捕获系统,是由Fields和Song等人根据真核转录调控的特点创建的。真核生长转录因子含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域: DNA结合结构域(DNA binding domain,BD)和DNA转录激活结构域(transcription-activating domain,AD)。BD识别DNA上的特异序列,并使转录激活结构域定位于所调节基因的上游; AD与转录复合体其他成分作用,从而启动所调节基因的转录。二者连接区在适当部位打开,可使BD与AD分离,而且两结构域可重建转录因子发挥转录激活作用。将拟研究的靶蛋白(prey)基因与AD序列结合,编码另一蛋白——诱饵蛋白(bait)的基因与DNA的BD序列结合,形成两段融合基因。在构建融合基因时,靶蛋白或诱饵蛋白与结构域基因必须在阅读框架内融合(不破坏各自的密码子)。当这两段融合基因在同一菌株内表达,靶蛋白与诱饵蛋白在核内相互作用时,才能重新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活性的转录因子,从而激活报告基因的转录。所以根据报告基因表达与否,即可判断靶蛋白与诱饵蛋白之间是否作用。该系统中常用的两个质粒如图3-21所示。

img65

图3-21 酵母双杂交中使用的质粒

酵母双杂交技术应用于检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以及发现新的作用蛋白质。在研究特定的基因功能、信号传导、代谢途径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的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规的酵母双杂交实验对于检测膜蛋白的相互作用有局限性,一种可用于膜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系统USPS(ubiquitin-based splitprotein sensor)应运而生(Fashena et al.,2000)。

【实验材料】

1.菌株: E. coli DH5α,Y1090,DH10B。

2.酵母双杂交系统: MATCHMAKER Two-Hybrid System 3试剂盒购自CLONTECH公司。包括GAL4 DNA结合域表达载体pGBKT7,带有Kan抗性和Trp选择标记; GAL4 DNA激活域表达载体pGADT7,带有Amp抗性和Leu选择标记;自激活阳性对照质粒pCL1,带有Amp抗性和Leu选择标记;自激活阴性对照质粒pGBKT7-lam,带有Kan抗性和Trp选择标记(图3-21)。酵母菌株AH109,酵母菌株Y187。

【药品试剂】

1. LB培养基。

2. YPD: 20g Difco peptone,10g Yeastextract,调pH值至5.8,加超纯水定容至950 ml,高压灭菌,之后加入灭菌的40%葡萄糖50 m l。YPDA培养基中另加0.2% Ade(adenine腺嘌呤)。固体培养基含Agar 20g/L。

3. SD/-Trp: 0.74g DO/-Trp,6.7g YNB,以NaOH调pH值至5.8,加超纯水定容至950 ml,之后加入灭菌的40%葡萄糖50 ml。固体培养基含琼脂粉20g/L。

4. SD/-Leu: 0.69g DO/-Leu,6.7g YNB,以NaOH调pH值至5.8,加超纯水定容至950 ml,之后加入灭菌的40%葡萄糖50 ml。固体培养基含琼脂粉20g/L。

5. SD/-Trp-Leu: 0.64g DO/-Trp-Leu,6.7g YNB,以NaOH调pH值至5.8,加超纯水定容至950 ml,之后加入灭菌的40%葡萄糖50 ml。固体培养基含Agar 20g/L。

6. SD/-Trp-Leu-His-Ade: 0.6g DO/-Trp-Leu-His-Ade; 6.7g YNB以NaOH调pH值至5.8,加超纯水定容至950ml,之后加入灭菌的40%葡萄糖50ml。固体培养基含琼脂粉20g/L。

7.酵母转化使用液:

10×TE buffer: 0.1 mol/L Tris·Cl,10 mmol/L EDTA,pH 7.5。

10×LiAc: 1mol/L LiAc,用醋酸调pH值到7.5。

50% PEG3350:取50g PEG3350溶于60 ml超纯水中,加热溶解,定容到100ml。

以上溶液高压灭菌。

8.酵母裂解液: 2% Triton X-100,1% SDS,100mmol/L NaCl,10mmol/L Tris-Cl(pH 8.0),1mmol/L EDTA。

9.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所用试剂:

Z buffer: 16.1g/L Na2 HPO4·7H2O,5.50g/L NaH2 PO4·H2 O,0.75g/L KCl,0.246g/L MgSO4·7H2 O,调pH值至7.0,高压灭菌。

X-gal储存液:以DMF为溶剂溶解X-gal配成50mg/ml的溶液,-20℃条件下避光保存。

Z buffer/X-gal溶液: 100ml Z buffer,0.27 m lβ-巯基乙醇,0.668 mL X-gal储存液。

【实验方法】

一、载体构建

将编码待检测蛋白的基因分别构建到pGBKT7和pGADT7上(方法参见分子生物学实验)。

二、自激活实验

以酵母菌AH109为受体菌,采用LiAc法分别转化自激活阳性对照质粒PCL1、阴性对照质粒pGBKT7-lam、诱饵蛋白重组质粒pGBKT7-gene。将转化的菌体分别涂布相应的SD-Leu或SD-Trp平板,生长2~3天,分别挑取酵母转化子至SD-His平板做组氨酸营养型检测或至滤纸片上,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含有pCLl的转化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蓝色,含有pGBKT7-lam和pGBKT7-gene的转化子在8小时之内没有颜色改变。而在SD-His平板上,除了PCL1转化子外,其他菌株都不能生长,这一结果表明待测基因没有自激活特性,可以作为诱饵蛋白进行。

三、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LiAc介导的质粒DNA转化

1.挑取几个直径2~3mm的酵母克隆至5ml YPD或SD培养基中,30℃,200r/min过夜培养。

2.将其转接到含有50mL相应的培养基中,30℃培养3~5小时,室温条件下,1000r/min离心5分钟收集菌体,弃上清液。

3.沉淀加入25~50m l灭菌水重悬,室温,10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以新鲜配制的1×TE/LiAc溶液(体积比10×TE: 10×LiAc: H2 O= 1∶1∶8)重悬细胞沉淀,即制成酵母感受态细胞。

4.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0.1μg质粒DNA和1μg鲑精DNA(鲑精DNA使用前用沸水煮10分钟后快速置于冰浴),混匀。

5.加入0.1m l酵母感受态细胞,混匀,再加入0.6 m l灭菌的PEG/LiAc溶液(体积比10×TE∶10×LiAc∶50% PEG4000= 1∶1∶8),高速振荡10秒以混匀。

6.之后,30℃条件下,200r/min培养30分钟,加入70μl DMSO,42℃水浴热击15分钟,再置于冰上冷却1~2分钟,14000r/min室温离心5秒钟,去上清液。

7.沉淀用200μl灭菌水重悬后涂布带有相应选择标记的缺失平板上,30℃倒置培养。

四、报告基因的检测

1.LacZ报告基因的检测:采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将在缺失平板上生长的酵母菌落用无菌牙签挑到一张干净的滤纸上,菌落面朝上,置于液氮中10秒,室温解冻后,将滤纸放入事先浸泡于Z buffer/X-gal溶液中的另一张干净的滤纸上,30℃孵育,观察菌落是否出现蓝色,以8小时之内出现蓝色为阳性,没有颜色变化的为阴性。

2.His3报告基因的检测:将生长的酵母克隆,用无菌牙签画线转接于不含His C(SD/His)的营养缺陷型平板上,30℃培养3~4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Ade2报告基因的检测:将生长的酵母克隆,用无菌牙签画线转接于不含Ade(SD/Ade)的营养缺陷型平板上,30℃培养3~4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思考题】

1.酵母双杂交的原理如何?

2.酵母双杂交实验有哪些优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