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和三次下西洋途中来到这锡兰山国庞大的船队

郑和三次下西洋途中来到这锡兰山国庞大的船队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和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在路上被阻断归途并遭遇伏击的郑和和他的两千精锐卫队,拼死抵抗,没有让人多势众的敌人占到任何便宜。而郑和舰队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最后一次下西洋时,他已经60岁了,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

故事流传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沿海一艘大渔船上,五六个渔民们正忙着在晨光中拉网捕鱼。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却停下了手里的活,抬头望着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神。他父亲大喝一声:“别偷懒!今天大鱼都往这里来了,你看浪越来越大了,快些,快动手……”少年没有答话,还是一动不动地盯着远处。父亲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抬起头朝儿子举目之处望去。

“天哪!”他的目光也呆滞了,手里的网不由自主地慢慢滑落进海里,网里的那些大鱼见机踊跃而出……

海面上远远而来的是什么?洪涛接天、巨浪如山,渔船随扑之而来的波浪上下颠簸。再近些,只见海天之间云帆高张,数不清的巨船朝这边劈波斩浪而来。渔船上的人们张大了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只是随着剧烈晃动的船体踉跄着步伐。又近些,看清了,那巨船上分明挂着一幡幡龙旗。更近些,巨船犁浪,挂帆如云,旌旗蔽日,虽风高浪急,但各船驱驾平稳,船上人来马走如通大衢……不知是何缘故,渔船直直地挡在这支横绝数十里的舰队前。当这些前所未见的庞然大物驶过身边时,渔民的这艘渔船,便像一叶激流中的落叶般转了个圈,翻身沉入了海里。

渔民们被救到了船上,一群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正友好地看着他们,给他们端来了茶水。定下心来,他们举目望去,发现自己所在的这艘长约十八丈、宽近八丈的五桅战舰只是这支船队中的小个子,不远处那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的船上,近百人正在撤帆,近百人正在推锚接链……水手比画着告诉他们几个音节—“大明”!

这正是大明的船队!统领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船队的就是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

这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途中来到这锡兰山国,庞大的船队因无法开进港口而停泊在离岸较远的海面。照例郑和将要同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nài)儿会面交流,商讨进行贸易,但贪得无厌的亚烈苦柰儿见郑和率船队孤军来到自己的地盘,仗着手头有精兵五万,不仅没有派出仪仗队迎接,更是向郑和索要金银宝物。郑和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于是亚烈苦柰儿称病请郑和上岸同他会面,郑和便带着随行人员坐小船入港上岸了。

谁知,亚烈苦柰儿这是设计妄图加害郑和等人,以谋劫财物。他一面暗中发兵去袭击郑和船队,一面伐木设险,断绝郑和归路,使郑和与船队之间不能互相援助。当他的五万大军直扑港口,开始攻击郑和船队时,郑和舰队的战斗力显然大大出乎对方意料,而外海停泊的船得知岸上遭袭的消息后,立即行动起来,调集船上人马,前来增援。

在路上被阻断归途并遭遇伏击的郑和和他的两千精锐卫队,拼死抵抗,没有让人多势众的敌人占到任何便宜。郑和在冷静分析敌情后,对部下们说:“敌人大部队已经派出,城中兵力一定空虚,他们以为我们海外作战一定胆怯,不敢有所作为。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意攻打他们的王城,一定可以得胜。”于是,他们不退反进,以夜色作掩护,悄悄地从小路奔袭王城。只听得一声炮响,震破了深夜的寂静,明军齐声呐喊,趁敌不备,一举攻入空虚的锡兰山王城,郑和更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攻入皇宫,亲手生擒了亚烈苦柰儿。

郑和占领王城以后,锡兰山国围攻郑和港内船队的部队与国内其他部队开始四面攻城,接连攻打了六天,仍然毫无进展。到了第七天凌晨,郑和趁敌军懈怠,胁持亚烈苦柰儿王,打开城门撤离,一路上且战且行,天黑前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船队。

当年六月,郑和便将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及其家属押送回京城,听候明廷发落。

经典启蒙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

——节选自《明史·郑和传》

原文注释

①觇(chān):窥视;观测。

②复:又。

师者新说

郑和原本姓马,名叫三保,是一名回族人,在明军中长大,又在明军中服役,跟着永乐大帝朱棣参与“靖难之役”,之后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因为他还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永乐大帝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两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派他七次出使西洋各国,恩泽异域,以示中国富强。

在探索式的航海过程中,航海史几乎就是一本兼有开拓与掠夺双重属性的写真集,不少航海家在发现世界、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往往带有征服、抢劫、屠杀的记录。例如达伽马在印度洋上抢劫一艘非武装的船舶时,烧死了全船700多人;麦哲伦环球航行途中,在菲律宾岛屿上与土著居民发生冲突,最终被杀死……

而郑和舰队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他手握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正如当代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所评论的:“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但他始终怀着化干戈为玉帛的美好愿望,去发展中国与亚洲、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没有侵略过一个国家,没有建立一块殖民地,没有掠夺他国财物,没有使任何邻国感受到威胁。所以直到现在,许多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的故事。

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他从30多岁开始出海,献身航海事业整整28年,造访海外40余国。最后一次下西洋时,他已经60岁了,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但这次起航之后,中国人再也没有看到他的归帆,他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他永远长眠在了自己开辟的和平航道上。

学有所思

如果时空可以重新排序,达伽马、麦哲伦率领各自的舰队在印度洋上遇到了郑和船队,亲爱的小读者,你能凭着历史的痕迹,聊聊你所能想象到的画面及接下来可能发生改变的历史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