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救赎——“最经典英语文库”第四辑之《叔本华论智慧人生》导读
马玉凤
叔本华于1788年生于丹泽(今属波兰),15岁起随父母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在欣赏名胜风景的同时,也目睹了人间的贫穷和苦痛,这对他触动很深。据叔本华后来所言,17岁时,他就像佛陀那样,被世界的痛苦所震惊。叔本华的父亲性格暴躁、忧郁;母亲生性活泼,善交际,是当时一位小有名气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叔本华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阴郁的性格,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文学天赋。缺少爱的家庭氛围以及后来与母亲的不和,又使得叔本华形成了悲观的气质。1809年,叔本华到哥廷根大学求学,开始学习医学,不久又被哲学所吸引,阅读了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1813年叔本华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并于1847年出版;1816年出版了与歌德合作研究的关于颜色的理论著作《论视觉和颜色》;1819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此外,叔本华的著作还有:《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及《附录与遗补》(1851)。《附录与遗补》是一部包括“论宗教”、“论美学”、“论自杀”、“论女人”、“论世界的苦难”、“论伦理学”等诸多主题的论文集,正是这本书首先在英国受到好评,才促使叔本华逐渐为人所知。
叔本华哲学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早年时期,叔本华的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柏拉图和康德;其次,叔本华还从印度经典《奥义书》那里洞见自己的形而上学理论,找到了强有力的思想来源;最后,叔本华自身的悲观主义个人气质,也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叔本华自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对康德哲学的继承和发挥。“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志”构成了叔本华哲学最重要的两个命题。虽然叔本华并不否认,世界不仅是我所思维着的东西,而且是我通过各种方式感知着的东西。但是,叔本华的命题要强调的是没有人能够认识超过他或者其他人的认识和感知之外的世界。世界除了作为表象的一面,还有着作为意志的另一面。与通常把意志理解为“决断”、“决心”、“欲望”和“动机”不同,叔本华所谓的意志是一种冲动,尤其是指“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它不再是主体所具有的能力或属性,而是具备了形而上学的意义。
在提出和确立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之后,叔本华便描绘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前所未有的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悲观主义画面。悲观主义不仅出自叔本华的阴郁个性,也与其意志的形而上学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叔本华用“意志”取代了康德的“自在之物”;把康德的“自在之物”与“现象”的划分改造为“意志”与“表象”的划分,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体,自觉的意志体现在人身上。然而,人越是自觉,就越痛苦。人必须不断求生存,因恐惧死亡而奋力挣扎。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它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满足会立刻导致空虚无聊,进而是进一步的欲望和挣扎,永无休止。因此,人生本质上就是无休止的痛苦。意志的积极意义在于对生命和生命延续的不懈追求,它不受任何认识的干扰而赋予人以自由的特点;其否定的意义则表现在对他人生命的阻碍和剥夺,即不义和罪恶。
从历史上看,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似乎是关于人类的一个不祥的预言。但是,叔本华本人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在肯定意志必然产生痛苦的同时,叔本华认为,存在着通过“否定意志”(“禁欲”)使人获得救赎的可能性。与基督教不同的是,叔本华把救赎视为人自身认识方式的转换,实际上是将救赎的权利从传统的上帝那里转交到每个人自己手中,具体而言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伦理学,一是通过美学。从道德角度看,人们可以拒斥激情和欲望;从美学的立场看,人们可以静观艺术的美。否定意志的清心寡欲、脱离尘缘的境界,类似于在美的欣赏中获得的超现实功利的物我两忘的愉快。但是,凡胎肉体的人类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也不可能持久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圣徒和耶稣基督本人学习,不从任何意志出发,而是从静观的认识出发,意识到所有的世俗生活都是虚空,生命意志就是人的“原罪”,人只能靠“恩宠”得救,而所谓“得救”便是达到一种无欲无为的“寂灭境界”。最终,叔本华哲学与基督教教义达到了某种契合,但更多的是一种佛教式的虚无主义。
今次所编辑出版的《叔本华论智慧人生》,是将叔本华最重要的一些观点性文章集结成册,其中包括“论宗教”“论美学”“论自杀”“论女人”“论世界的苦难”“论伦理学”等重要文章。它们在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甚至是叔本华思想的基石或源泉。
在接续下来将要出版的“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五辑里,还将力推叔本华的最经典之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