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冒烟”
北京古城建筑结构考究,以故宫为中心,南北东西,方方正正。在京城中轴线的北端,巍峨壮观的鼓楼高达50米,与后方巍立的钟楼遥相呼应。
1950年9月间,就在这座鼓楼上发生了一桩怪事。每天傍晚,楼顶西侧那个锃光闪亮的黄色琉璃瓦镶嵌成的兽头上,总是冒起一缕缕青烟,风一吹动,便时断时续,忽高忽低。开始只有少数人看到,不日即传遍全城,每当傍晚便有许多人来观看,甚至弄得交通堵塞。仰望鼓楼,只见兽头处确像冒起一缕烟雾。10多天过去了,鼓楼并未起火,这就引起了一些有迷信思想的群众的猜测。有些会道门分子乘机造谣惑众,说什么“鼓楼冒烟要变天”等等。
为解开鼓楼冒烟之谜,在公安部及北京市委的组织下,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的几位同志去考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鼓楼周围的较高建筑以及周围环境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用望远镜对鼓楼“烟雾”进行了观察。此时便已心中有数,确认兽头上不是什么烟,而是一种飞舞的小虫。
虽向围观群众百般解释,仍收效不大。于是有关部门派出建筑工人,自二楼西头窗户伸出杉篙,搭起了直达楼顶外沿的脚手架。
1950年9月12日傍晚,天空万里无云。此时正是楼顶“烟雾”最盛时,笔者脚穿爬山靴,腰扎皮带,身背采集袋,内装“擒妖瓶”,手拿“捕妖网”,一切准备就绪,要登楼捉“妖”去了。一位老太太附耳劝告说: “孩子,可别去干这傻事,那是神鬼显灵,天地之意”。经解释后,笔者便登梯上楼去了。
远看兽头很小,但爬到楼脊时,才发现竟然直立伸臂也摸不到兽头,此处已清楚地看到似烟随风飘摇的是无数小小蚊虫。网柄短,捕不到,急中生智,慢慢移动到楼脊中央的龙体部位,也顾不得龙的神威,脚登半侧龙爪,骑上龙脊,向着飞虫舞动的兽头移去。到达兽头,伸手挥动网柄,很快,蚊虫已是大半网兜。于是扎紧网口,掖在背后腰带上,冒险滑下龙脊,身体匍匐在锃光的琉璃瓦上,用爬山靴的硬底紧卡住瓦垄,徐徐倒退到脚手架旁。此时心情才平静下来,真有“上楼容易下楼难”的体会。
下得楼来,无数群众围观,并将“小妖”装瓶示众,真相大白。一场“鼓楼冒烟”风波平息下来。那些封建会道门的“善男信女”们灰溜溜地走了。说来可笑,笔者倒成了一时的捉“妖”人。
鼓楼上兴风作浪的怪物,原来是一种叫做摇蚊的昆虫(属双翅目,摇蚊科)。它们的幼期性喜在污秽的浅水中生活。幼虫发育成熟后,便在水边的污泥中化蛹。经过约1周的蛹期,羽化成会飞的成虫,进行两性交配繁殖后代。它们寻欢作乐的交配方式十分离奇,先要举行灯火辉煌的飞行“交际舞会”,在飞舞中情投意合的才进行婚配。摇蚊成虫还有趋向黄色的习性。它们为什么要选择鼓楼顶上靠西侧的兽头上作为“舞场”呢?原来当时北京市政府正组织群众清理污泥淤渣,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驻京部队承担了最重的任务,在距离鼓楼最近的什刹海进行清淤疏浚工作。排去污水后,什刹海仅残存很浅的污泥秽水,这种生态环境,正好成为摇蚊繁殖的适宜场所,于是大量摇蚊成虫羽化。每当傍晚,西斜的太阳照射到什刹海附近那高于其他建筑物的鼓楼顶上时,黄色的琉璃瓦,从兽头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正为有趋光习性的摇蚊提供了举行婚舞聚会的理想场所。
事后经过调查,那段时间内不仅鼓楼有“冒烟”现象,凡是在护城河及大面积污水、池塘附近,傍晚阳光可照射到有黄色琉璃瓦的高层建筑顶上,都有摇蚊聚会飞舞,不过数量较少,不被人们注意罢了。
1950年9月20日, 《人民日报》第三版曾以“鼓楼真的冒烟吗? ”为题作了报道。1978年8月18日, 《北京日报》第五版登载了罗瑞卿同志一位战友写的文章,也提到这件事情。文中说: “当时的阶级敌人,大肆造谣蛊惑人心,胡说‘鼓楼要冒烟了’, ‘要变天了’,致使不明真相的群众惶恐不安。罗瑞卿同志看到简报后,马上叫身边的同志到现场了解,并在北京市委领导下,组织力量登城调查,所谓‘冒烟’现象不过是上下乱飞的蚊虫,当即用事实驳斥了谣言,教育了群众,打击了敌人。”事过43年了,如今城区变化万千,高楼林立,公路如网,“花红柳绿伴通途,湖海清波荡轻舟”。随着卫生环境的极大改善, “群蚊乱舞”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王林瑶 张立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