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激肽的代谢
血浆中有3种主要的激肽,其中以缓激肽为主,其正常浓度为0~3μg/L(0~3ng/ml)。这3种激肽(缓激肽、血管舒张肽、甲硫氨酰赖氨酰缓激肽)是由血浆激肽释放酶、组织激肽释放酶和尿胃蛋白酶分别作用于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激肽原生成的(图5-1)。
图5-1 三种激肽形成的示意图
激肽的生成途径已在前文中述及,这里再用图5-2予以归纳。
图5-2 缓激肽生成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组织特异性KKS的存在。如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有组织激肽释放酶和激肽原的表达,并测得激肽酶(kininase)活性。这些证据提示血管壁内的KKS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调节血管张力。
缓激肽及其类似物在激肽酶的作用下迅速降解失活。血浆中的激肽酶主要有2类,即激肽酶Ⅰ和Ⅱ,它们能作用于激肽分子上的不同部位使其迅速被切开成为无活性的碎片。此外,氨基肽酶P(aminopeptidase P)及一些肽链内切酶(endopeptidase)也能使激肽降解。近年来令人注目的是激肽酶Ⅱ,它就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可催化ANGⅠ转换成ANGⅡ;除了存在于血浆中,ACE还广泛分布于心、肾、脑等多种脏器的血管内皮细胞上。目前临床上应用的ACE抑制剂就是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缓激肽等底物与ACE的结合,所以应用ACE抑制剂后,不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合成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也受到抑制,导致体内激肽水平升高。已有学者用特异性的缓激肽受体阻断剂icatibant证实了缓激肽降解受阻与ACE抑制剂作用的机制的关系。如:将icatibant和ACE抑制剂雷米普利合用,可使雷米普利的降压效应受到部分阻断;在大鼠心肌梗死的模型中,雷米普利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肌肥厚的发生以及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状态,这些作用均可全部或部分地被icatibant所阻断。上述工作不但证实了缓激肽参与血压调控过程,而且还提示缓激肽可以对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关于缓激肽的生理功能,将在下文中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