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老年人再婚后幸福法宝

中老年人再婚后幸福法宝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久而久之,会恶化再婚夫妻感情,影响再婚质量。再婚后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引起不少心理冲突和家庭战争,是正常现象。再婚配偶不必为此背上沉重压力,而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求解决之道,尽可能地减轻乃至消除再婚后的各种心理障碍。摆平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减弱自己因再婚而产生的对子女的负疚心理。其中第一、二阶段大致需要花费一至两年左右的时间,其后才有可能出现积极效果。

第八节 中老年人再婚后幸福法宝

由于种种原因,或是主动,或是被动,他们走出了第一个围城。在城外徘徊了一段时间,又治疗了一段时间的心灵之伤,他们又走进了第二个围城。让人沮丧的是,他们发现,第二个围城同样存在着诸多麻烦,再婚家庭究竟有哪些心理障碍要克服呢?又有哪些事项需要格外注意呢?

再婚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自卑:这是再婚后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容易使自我价值观念扭曲,使爱情之火受到压抑而逐渐冷漠,使自己的能力受到束缚并且下降。

旧景再现:再婚夫妻在相互亲昵或灵肉交融时,与前夫或前妻生活时相似的情境和感受可能在头脑中再现,从而引起愉快或痛苦的情绪体验。如果这种心理体验引起自己对前夫或前妻的好感和怀念,对再婚配偶的不满和怨情,则会影响再婚夫妻的感情生活,妨碍夫妻间的感情融洽。

对比联想:再婚配偶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会由再婚配偶的缺点、短处联想到前夫(妻)的优点、长处。心情自然会坠入失落中。容易进行对比联想的内容还包括:再婚配偶与前夫(妻)的个性、兴趣、爱好、行为方式,以及他(她)们与自己情感交流的方式、心理相容程度、性生活和谐程度等等。若再婚配偶比前夫(妻)强,则会获得愉快满意的心理体验,反之,则会引起自己不愉快、不满意,甚至是后悔的负性心理体验。久而久之,会恶化再婚夫妻感情,影响再婚质量。

对子女的负疚心理:这也是影响再婚质量的一个心理障碍。由于再婚家庭的先天缺陷是没有血缘之爱,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即使心怀善意,也容易因琐碎小事引起磨擦、矛盾,而怨恨一经产生往往很难消除。更何况有些继父(母)对继子女确实比较冷酷、刻薄,甚至还有点凶狠。所以,一般来说,孩子们对父母再婚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他们眼里,继父母赶走了、顶替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并夺去了父母对自己的一部分爱。孩子们总是认为继父不如生父,而继母与生母更是无法相比!正因为如此,许多离异者在自己再婚的当天就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他们觉得自已为了私欲而违背了孩子的心愿,甚至给孩子带来了某种伤害,这种心理作用如一片乌云,遮住了再婚家庭的阳光,一旦再婚配偶与自己亲生子女发生冲突,则会促使自己不分清红皂白地站在亲生子女一方,这对婚姻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与继子女难以心理相容:从自身角度讲,继父(母)要完成对继子女从心理相斥到心理相容的转变过程,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一部分继父(母)甚至不能完成这个转变,他(她)们可能会一直嫌弃继子女,从心理上产生厌恶情绪,认为继子女是横亘在夫妻间的第三者,妨碍、甚至威胁着夫妻关系,少数继父(母)仇视继子女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继子(女)长得像其生父(母),这令继父(母)感到嫉妒,觉得再婚配偶的前夫(妻)的影子时刻在眼前晃荡。当然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心理隔阂,还源于继子女对继父(母)的敌视和仇恨。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继子女往往感情用事地把继父(母)看成是造成他们生父母离婚的罪魁祸首,因而故意制造事端来刁难继父(母),以泄心头之恨。

再婚后的心理调适

再婚后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引起不少心理冲突和家庭战争,是正常现象。再婚配偶不必为此背上沉重压力,而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求解决之道,尽可能地减轻乃至消除再婚后的各种心理障碍。

建立自信心:再婚者之所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主要是由于再婚者本人受世俗偏见的严重影响,对自己的离婚与再婚行为持有不正确认识,看轻自己再婚的价值,从而导致自我评价过低而出现自卑感。因此,要想克服再婚后的自卑心理,首先要消除自己的错误认识,坚信自己所作出的选择是合理的,有价值的。除此之外,还应不惧社会压力,无视世俗偏见,理直气壮地去爱自己所爱的人。

对再婚生活的期望值不宜过高:两个(至少有一个)经历过婚变的人组成家庭,使得再婚家庭生活较之初婚生活有更多的隐患和不利因素。首先,先前婚姻的经验是影响再婚质量的重要因素,比如前面提到的旧景重现和对比联想。其次,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也是影响再婚质量的直接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再婚破裂的导火索,因此,再婚者不要对再婚生活抱过高期望,应该事先预见到各类问题,以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最后,再婚配偶之间要互相理解、坦诚相见,多一些诚实和宽容,少一点虚伪和挑剔,特别是要在建立和谐美满的再婚家庭生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方面形成共识。

摆正子女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再婚时适当考虑子女的态度以及再婚给子女所带来的影响是必要的,但是不要让孩子支配自己的生活。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与孩子相比,夫妻感情应该更受重视。孩子总会长大成人,总会建立他们自己的生活,而夫妻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终身伴侣。摆平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减弱自己因再婚而产生的对子女的负疚心理。总之,只要再婚配偶与自己的子女能够淡泊共处、相安无事,而且,自己子女的心身发展与再婚前没有明显异常的话,那就说明再婚生活没有给子女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产生对自己子女的负疚心理。

消除与继子女的心理隔阂:一般来说,再婚以后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发展大体上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继子女眼里,继父(母)将是一个与他(她)一起生活,并且有可能夺走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爱的陌生人;第二阶段,继子女会把继父(母)看成一个像摆在室内的一件家具一样的可以被接受的熟人,但仍存有戒心地观察着;第三阶段,继父(母)变成了继子女日益信赖的朋友;第四阶段,继父(母)会成为继子女的一个好朋友、一个被喜爱的朋友。其中第一、二阶段大致需要花费一至两年左右的时间,其后才有可能出现积极效果。 所以这一阶段属于培植期,非常重要,继父(母)需在以下五个方面注意,才能和继子女建立良好关系。

1.在这期间,继父(母)别逼着继子女叫自己爸爸或妈妈,这太让孩子为难,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叫继父母为爸、妈就是背叛自己的父母,因此一开始叫叔叔或阿姨最为合适,以后是否改称爸、妈,则由继子女个人决定。

2.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某些生活习惯,甚至是不良习惯必须做出必要的忍让,不要让孩子完全服从于自己。

3.同等对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一视同仁。

4.只要继子女的生父(母)还在,他们对他(她)的感情依然深厚,那么,就不要期待他们会像对待生父(母)那样来对待自己。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另外,也不要幻想成为一位出色的继父(母),因为一旦做不到这一点,自己就会感到痛苦和内疚。而且,即便你做得很好,你也常会失望地发现,你很难从继子女那里得到像给予生父(母)一样的回报。

5.要理解和支持孩子看望他们的生父(母),也许这会让你很难过,但这样做可以赢得继子女对你的感激之情,他们的生父(母)也会因此减少对你的仇视,甚至也会感激你,这样就可以减少继子女和他们的生父(母)与自己的再婚配偶之间因孩子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从而增添再婚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安宁,自已也会从中多获得一点心灵上的安宁。

人不是靠回忆来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应向前看。对于再婚者来说,巩固和发展婚姻关系远比初婚时困难得多。好在中年人年龄偏大,生活经验与待人处事的修养都较年轻人多一些、好一些,又有过一次婚姻,只要充分认识到再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动进行合理调适,就能够将婚姻之舟推向幸福的彼岸。

多知道一点

老年人再婚要排除的心理障碍

老年再婚夫妇,由于有昔日婚姻的经验比较和制约,双方心理较复杂。再婚后,只要双方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互敬互谅,互相信任,是可以创建幸福美满的新家庭的。

1.担心上当受骗,生怕对方贪图自己的财产、地位,其实不应多疑,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心理平衡。

2.不要与原先的配偶进行比较,并产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想法,这不切实际。

3.过分自卑,认为自己人老珠黄,经济条件差,子女多,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