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疾病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一旦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具备携氧能力的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恶心、耳鸣、心率加速、嗜睡、意识模糊、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血压、脉搏的改变,甚至深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
【健康教育目标】
1.了解和应用一氧化碳中毒的自救方法和措施。
2.接受和配合落实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
(1)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应立即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流通处。
(2)尽早吸氧,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吸入,8~10L/min,有条件的尽早进高压氧舱治疗,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给氧。
(3)密切观察病情,作好对症处理。
2.饮食 清醒病人进普食,昏迷病人急性期禁食,必要时鼻饲流食或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3.休息与睡眠 急性期卧床休息1~2d,以减轻脑组织氧消耗,症状减轻后可适当活动。保持病室环境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4.药物 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主要治疗是氧疗及防止并发症,严重中毒病人在24~48h脑水肿发展到高峰,多采用甘露醇脱水及激素治疗。
5.心理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多突发,病人及家属惊慌失措,同时害怕遗留后遗症,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地抢救病人,轻度中毒病人可不留后遗症,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应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抗病信心,作好功能锻炼。对蓄意自杀的病人,也应作好心理支持,同情和理解病人,防范再次自杀。
6.卫生宣教 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工作场所,应戴一氧化碳防毒面具。家庭炉灶、煤气安装符合要求。室内通风,火炉装烟囱,保持通畅。
7.出院指导 加强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必要时行康复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