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化性溃疡
【疾病相关知识】
1.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多数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的特点。
2.病因 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胃排空延缓和胆汁返流;药物因素;精神、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吸烟等。
【健康教育目标】
1.减轻焦虑和压力;缓解或消除疼痛,促进身心休息。
2.改善饮食习惯,促使溃疡愈合;无并发症发生。
3.增长健康知识,预防疾病复发。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
(1)注意腹痛的性质、部位及节律性;如腹痛加剧伴腹肌紧张警惕急性肠穿孔。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十二指肠溃疡表现空腹痛或午夜痛,病人可准备制酸性食物(苏打饼干)在疼痛前进食或服用制酸剂,也可采用局部热敷或者针灸止痛等措施。
(2)如病人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烦躁、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考虑消化道大出血,应紧急处理;同时观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和次数。
(3)配合进行特殊检查: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相关检查方法见本章第九节。
2.饮食
(1)应进食营养丰富,温度适宜,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规律进餐和少食多餐,避免饱餐,以利胃黏膜修复和提高抵抗力。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水。
(2)急性活动期可进面食、牛奶、稀饭、软米饭等碱性食物,可有效的中和胃酸。
(3)避免进食酸、辣、生、冷、油腻及粗纤维等刺激性粗糙食物,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利于溃疡愈合。
3.休息与睡眠 溃疡急性活动期,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穿孔时,绝对卧床休息,缓解疼痛等症状。恢复期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4.药物
(1)抑制胃酸药具有中和胃酸作用,可迅速缓解疼痛,促进溃疡的愈合,宜在饭后1~2h内或两餐间服用。服用片剂时,需咀嚼或碾碎后用水冲服,以增加疗效。
(2)解痉药有减少胃酸分泌及延长胃排空时间的作用,应饭前1小时服用为宜,注意有无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副反应发生。
5.心理护理 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长期心理应激状态可引起胃肠道黏膜损害因素增加,保护因素削弱,而导致发病。应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和松弛技巧,消除焦虑,减轻症状。
6.吸烟与酗酒 避免吸烟,禁饮酒、咖啡、红茶、可口可乐等刺激物饮料,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7.卫生宣教 在秋冬或冬春变换季节时,注意保暖,防止气候异常变化,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酸分泌过多,诱发溃疡。
8.出院指导
(1)坚持消化性溃疡饮食原则,调整生活节奏,避免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
(2)坚持按疗程正确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防止复发。禁止或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药物如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
(3)掌握疾病防治知识,消除诱因、发病因素。
(4)指导病人定期复诊,若疼痛持续不减,排黑便等立即到医院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