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器官移植

多器官移植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的多器官移植多见于胃、十二指肠、肝、胰腺和小肠联合移植。环境要求同肾移植。多器官移植术后置管很多,包括:胃管、尿管、脾窝管、肝左管、肝右管、温氏孔管、胰下管、肠吻合口管、十二指肠引流管、空肠造瘘管共10根,因此,在接病人或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引流管畅通,无折叠,定时挤压,防止引流管被血块堵塞。急性排斥多发生于移植后1~2周内。5.心理护理 需要行多器官移植的病人,一般属于重症晚期疾病。

四、多器官移植

【疾病相关知识】

1.定义 多器官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指一次同时移植3个或更多的器官,因多器官移植仅有一个总的血管蒂,整体切取后连在一起,类似“一串葡萄”,移植时只需吻合主要的动、静脉血管主干,所有的移植器官群均能恢复血供,因而也称之为“器官簇移植(cluster transplantation)”。常见的多器官移植多见于胃、十二指肠、肝、胰腺和小肠联合移植。

2.适应证

(1)胰腺和十二指肠肉瘤、类癌伴广泛肝转移者。

(2)胆管癌或胃癌已有肝转移者。

(3)肝癌已侵及十二指肠和结肠等恶性肿瘤。

【健康教育目标】

1.了解多器官移植的基本知识和同类手术的成功案例,增强手术的信心。

2.掌握免疫抑制剂的正确服药方法、途径和时间。

3.调整心理状态,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

(1)病人术后置于隔离区域7~10d。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各项操作,减少感染的发生。环境要求同肾移植

(2)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生命体征和氧饱和度:2~6h记录1次,以后根据病情每天监测,对血压体温异常者,应重视,并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3)注意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其干燥。

(4)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并详细分别记录。

(5)多器官移植术后置管很多,包括:胃管、尿管、脾窝管、肝左管、肝右管、温氏孔管、胰下管、肠吻合口管、十二指肠引流管、空肠造瘘管共10根,因此,在接病人或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引流管畅通,无折叠,定时挤压,防止引流管被血块堵塞。标明各引流管,便于护理人员观察与记录。

(6)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维持出入液量平衡。

(7)观察移植脏器的排斥反应的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突感不适、发冷、高热、肝区胀痛、黄疸、血胆红素急剧上升,胆汁量锐减稀薄、出现分层现象、血糖高,移植区域疼痛。急性排斥多发生于移植后1~2周内。

2.饮食 以低脂、低糖饮食为主,并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增加肝脏的负担。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和油煎的食物,限制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等。多食维生素高的新鲜水果。

3.休息与睡眠 术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少量镇静剂辅助睡眠。术后烦躁者,可给予咪唑安定+生理盐水静脉推注,以适应短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拔管后,尽早在床上活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4.药物 同肾移植。

5.心理护理 需要行多器官移植的病人,一般属于重症晚期疾病。他们对疾病的治愈已经失去信心,报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做最后一搏,因此,术前护士应详细地讲解手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同类手术的成功范例等,甚至可以将成功手术者的电话告诉病人,加深对手术的了解,增强手术的信心。

6.吸烟与饮酒 同肾移植。

7.卫生宣教 同肾移植。

8.出院指导

(1)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减少或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定期检查药物的浓度。

(2)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每两周检查1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常规及血药浓度,以后病情稳定每1月复查1次。

(易敏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