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
【疾病相关知识】
1.定义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均属于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
2.病因 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等;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健康教育目标】
1.了解出血发生的原因、诱因及危险性。
2.认识各种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接受并配合治疗护理。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
(1)人工冬眠护理:
1)用药前测量血压,观察呼吸。如血压低于90/60mmHg或者呼吸不规则应停止给药,并通知医生。
2)使用冬眠药物后应给予头部冰枕或冰帽,并用薄毛巾包裹双耳及后枕部,防冻伤,每天更换冰枕4次,体温保持在36℃为宜。
3)冬眠药物应选用粗针头,做深部散在左右交替肌肉注射,防止红肿硬结及脓肿的发生,如局部吸收不良者,可采用热敷及局部理疗。注射后1h方可热敷,避免吸收不良引起局部感染。
4)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不宜翻身或搬动病人,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5)停用冬眠治疗时,应先撤冰枕,再停药物,让其自行复温。
(2)脑出血伴肢体瘫痪的病人应尽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可做按摩及被动运动,3次/d,每次不少于15min,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并鼓励病人主动运动,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也可配合神经干电针治疗。失语症病人应加强语言训练。
(3)控制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2.饮食
(1)多食水果、蔬菜等含纤维素高,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利于保持大便的通畅。
(2)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脑出血伴昏迷者暂禁食,48小时后给予鼻饲流质。
(4)给于低盐、低脂、高蛋白、清淡饮食。
(5)禁食油炸类食物,避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3.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保持安静,以利于颅内血肿的吸收。
4.卫生宣教
(1)避免情绪激动,去除不安、恐惧、愤怒、忧虑等不利因素,保持心情舒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减少消耗,减轻脑的负担,增加脑部血流量,促进脑细胞的功能恢复;避免诱发再出血及颅内高压发作。
(2)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及方法。便秘者解大便时屏气用力对血压控制不利,可使颅内压增高,诱发再出血,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脑卒中病人尤为重要。方法如下:
1)顺时针方向按摩病人腹部或手指在肛周轻揉。
2)每天进食足够的水分或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口服蜂蜜等。
3)生活规律,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切忌大便时用力过度和憋气。
4)适当运动及保持心情轻松可增强肠蠕动。
(3)良姿位的意义。良姿位即正确的姿势和体位。中枢神经受损后,呈现出脑受损的特定痉挛模式,早期良姿位的训练对其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并且需要贯穿始终。
5.出院指导
(1)病愈后应禁烟酒,合理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情绪波动。
(2)脑出血病人应控制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测量血压。保持饮食、生活有规律。应进食低脂肪、低盐、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避免重体力劳动,坚持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适当的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4)定期测量血压,关注病情的发展。
(5)自觉不适及时来院就诊。
6.其他
(1)皮肤护理:保持昏迷及瘫痪病人的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可使用鞣酸软膏和氧化锌软膏,防止皮肤糜烂和破溃。
(2)瘫痪病人由于患侧肢体皮肤感觉差,故勿使用热水袋,勿将取暖器靠近身体,勿使用过热水泡脚,以防烫伤。
(3)及时清理大小便,并注意观察二便的颜色、性状和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