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偏方不是灵丹妙药

民间偏方不是灵丹妙药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偏信民间验方,把验方当成灵丹妙药,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有丧失生命的危险。不可否认,偏方、秘方是前人在长期临床过程中提炼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一代一代流传至今。但是,如今偏方、秘方的拥有者往往缺乏系统的现代医学知识,对方剂的作用机理不明了,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缺乏研究。

12.民间偏方不是灵丹妙药

偏方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方,其用药独特,组方巧妙,对某些病证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得到很多人的青睐。

人们喜爱民间秘方,认为其治病有特效,比去医院治病要方便得多,省钱又省事。因此,不少求医问药者总是希望找一个能解除多年病痛的验方。

客观地说,验方简便易行,在临床上确实能治疗一些病症,对病症有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然而,偏信民间验方,把验方当成灵丹妙药,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其一,验方一般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性,对症下药才会有作用,在验方流传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偏差,造成一些患者道听途说的乱用,非但不会有结果,甚至会出现反作用。

其二,病人病情有轻重之分,机体自身的反应性,免疫力也不一样。但偏方、验方却过于笼统地把各种病情用一种方法治疗,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同一验方,有的病人用的可能有效,有的病人用了不一定有效。

其三,验方一般是病人自己掌握使用,因此,病人要把握好自己的病情。如果一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病情,对号入座,滥用验方,很可能会出现危害,贻误病情。

其四,还应当了解选用的验方有无毒性,有无其他副作用,一些偏方、验方中含有毒性非常大的药物,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服用前,应该注意,以免中毒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不可否认,偏方、秘方是前人在长期临床过程中提炼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一代一代流传至今。但是,如今偏方、秘方的拥有者往往缺乏系统的现代医学知识,对方剂的作用机理不明了,对药物的毒副作用缺乏研究。诊疗时,仅凭几味中草药便通治各种疾病,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医学观点,更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

使用验方要十分谨慎,切不可以身试方。有病应先请医生诊断治疗,即使想试用验方,也宜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江湖游医扛着治病救人的幌子,兜售验方假药,骗取钱财,应高度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对疾病治疗不利。

有些人抓副中药回来,心情比较急,为了缩短煎药时间,不想用冷水煎药,更不愿先浸泡药材,而是直接用开水煎,以为这样能节省时间,尽快服用。其实这种煎法不符合要求。大多数中药都取材于动植物,主要是利用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某些有机物,来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这些有机物都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上面有一层细胞膜,用水浸泡药料时,这些有用的有机物很容易透过细胞膜的空隙进入溶液之中,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如果用开水煎中药,中药材一接触开水,细胞膜受热立即变性凝固,使有效成分释放不出去,无法发挥药料的效能。特别是含有淀粉的中药,如山药、芡实、薏苡仁等,这些中药若突然受热,更易使淀粉凝结,导致有效成分无法煎出,其疗效自然会降低。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以减少杂质混入,防止水中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分发生沉淀反应。

在煎药时,也要把握好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为药材量的7倍左右,或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3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5~1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8分钟左右即可。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可以多放一点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