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人象关系研究
孙刚等(1998)为了研究野生亚洲象地域性消退的时空规律和原因,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该种群在中国分布的北界,确定了北界南移的时间和速度,并结合人口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千多年前,野象分布区曾北至黄河流域,唐代时已移至长江以南,宋代时越过南岭。现仅存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地,每百年移0.5个纬度,每年0.5 km。此速度与犀牛分布区在我国向南退缩的速度相似。人口对野象的压力不断增大是造成野象种群迅速向南退缩的首要原因。20人/km2 是我国野象生存可耐受的最大人口压力阈值。与犀牛(阈值为4人/km2)相比,野象可以承受更大的人口压力。
陈明勇等(2006a)对中国亚洲象的历史性南移、分布现状、亚洲象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因人象生境之争而形成的日益严重的人象冲突、亚洲象的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对亚洲象保护的管理建议。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全州国土面积1,912,415km2 ,2006年人口约86万人,平均45人/km2 ,已远远超过了20人/km2的阈值。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43,515km2 ,2002 年统计的保护区内及周边居民共计52,887人,平均约10人/km2。因而在理论上整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压力还在亚洲象生存的可耐受范围内。其中以勐养和尚勇两个子保护区的压力最小,均为7人/km2;勐腊稍差,为8 人/km2。勐仑子保护区已经超过了20人/km2的人口压力阈值,为28人/km2;而曼稿子保护区的人口密度最大,为70人/km2,亚洲象无法在其中生存,几十年来已没有发现亚洲象活动的踪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大面积的垦殖使得亚洲象的栖息地大幅度缩减,人与亚洲象争夺共同生存空间的战争越来越激烈。亚洲象栖息地因人口压力被压缩不断减少,人与亚洲象的距离越来越近,矛盾便日益加剧。亚洲象常走出森林,采食农作物、经济作物,伤害人畜,这便形成越来越严重的人象冲突。
侯甬坚等(2007)认为,我国野象减少和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逐利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人之杀戮行为。自地质时期遗留下来的亚洲象资源,实际上更多的是消失在猎取人花样翻新的捕获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屠杀武器使用之中。亚洲象在数量上的减少,在地域上的灭绝,不仅影响到该种生物物种及其多样性的正常演化,而且造成了新的濒危物种。
李剑文(2009)认为,对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珍贵野生动物实施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在争夺生存空间的人象冲突中,需要特别维护当地人的基本环境权利,而构建长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根本性的出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