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口·应激·疾病

人口·应激·疾病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心理应激的致病作用中,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冠心病和癌症。在死亡人数中,男性的90%、女性的50%与心理应激有关。现已证实,除了冠心病和癌症,高血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多种心身疾病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然而,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

3.1 人口·应激·疾病

近30年来,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至2008年世界人口已达66.79亿,尽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人口总数仍居全球之首,为131448万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8%~60%,有6亿以上的人口已经生活在200个能容纳300万人口的城市中。

由于人口密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急剧增加,以乘公交车为例,人们在挤进满员的车时,不得不互相接触、互相碰撞,有时矛盾难以避免,由此带来的紧张心理可使人进入应激(stress)状态,进而成为诱发某些疾病的原因。由于人口密集,人们的行动受到限制,以遵守交通规则为例,对希望行动自由的车主和行人特别是新进城者来说,都可引起心理紧张而陷入应激状态。由于人口密集,为了满足消费,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一旦经济结构出毛病,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便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使一些人处于应激状态中。不久之前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许多家破人亡的惨痛事例就是证明。由于人口密集,就业形势紧张,待业和失业人数增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安定,相关人员因为过重的精神压力而产生应激反应。再如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个人生活空间十分有限,左邻右舍的声音互相影响,楼上楼下、阳台走廊上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大热天一开门窗就会被人看到,不断地忍受着这种生活的人也是一种应激体验。此外,人口密集还与社会病理有关,有许多资料表明,人口密度愈高,社会犯罪率和人的不法行为的发生率也愈高。为了提防不测,人们常常提心吊胆,这些不良刺激都可成为应激之源。

人在持久的应激状态下可引起一系列的躯体变化:消化系统,出现肠胃蠕动失调、消化液的分泌受抑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甚至于引起胆囊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过敏性结肠炎等;呼吸系统,出现胸闷、气急、干咳、呃逆,甚至引起哮喘发作;血管系统,出现面部潮红、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发生晕厥和猝死等意外;泌尿系统,出现尿频、尿急、性欲减退,甚至出现阳痿和早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出现头痛、失眠、低热、消瘦、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等。

据日本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同一市区中人口在5年内增加30%和减少15%~20%地区的比较,人口急增地区居民患心身疾病的人数及使用药物的频度要明显高于人口增长幅度较小的地区。另据美国耶鲁医学院门诊统计,由于应激等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者要占所有应诊病人数的76%,因精神因素致病而住院的病人数要比躯体疾病和外伤病人多。

在心理应激的致病作用中,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冠心病和癌症。据统计,美国每天大约有1200人猝死,约每分钟就有1人遭难。在死亡人数中,男性的90%、女性的50%与心理应激有关。有人对冠心病心室纤颤幸免于死的25名患者的研究表明,他们在发病前的24小时都有过激烈的应激反应。社会心理因素之所以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心脏和其他脏器一样,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并受酶类和激素的调控。长期、持久的应激状况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酶类和激素的合成紊乱,特别是前列腺素的减少能增加冠状动脉的阻力,促进血小板的凝聚,增加儿茶酚胺的活性,引起血管痉挛和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耗氧增加,造成心脏血液供求失去平衡而发病。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发生的关系。有人对71名癌症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发现:72%的患者在发病前数月至八年间有过强烈的应激体验,而对照组只有10%有同样的体验。意大利内科医生哈默曾提出,人在应激状态下如果内心冲突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他认为癌症是由于大脑程序编制错误,发出错误的密码,导致细胞的变异而引起的。现已证实,除了冠心病和癌症,高血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多种心身疾病都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密集的致病作用是因为生存环境不良而导致人体内外平衡失调的结果。为了改进生存的环境,世界上许多国家大张旗鼓地采取节育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政府在贯彻执行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改善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对提高人口素质、化解因为人口密集而导致疾病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此同时,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在人口密集的条件下,调整人群关系的措施,包括:(1)物理调整: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2)心理调整:在商场、剧院、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增加人性化服务设施,以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3)社会文化调整:包括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等。然而,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