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愿你交个好朋友
友谊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需要。凡是心理健康的人,无论是青年男女还是老人小孩,都需要自己的朋友和伙伴。友谊是一盏生活的明灯,交好朋友,彼此都得到补益;和坏人交朋友,许多事情都会败在他们手里。一些涉世不深、单纯幼稚的青少年,还可能在坏朋友的引诱下走上邪路。因此,朋友交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事业成败。
一般来说,人们愿意跟自己具有相似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人交朋友。生活态度相似是建立友谊的重要条件,对双方的信念和价值观具有增强的作用。有了共同的语言,双方容易理解彼此的行为反应,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要了解一个人的信念、思想、情感与自己是否和谐一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光靠初次接触的印象是不可靠的,这就是所谓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根据心理需要的互补理论,人们不仅喜欢同那些性格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同时也喜欢同那些与自己个性特点相反的人交往。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性很强、脾气暴躁的“急性子”能与一个个性脆弱、性情随和的“温吞水”结为挚友;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能与一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结为伴侣,等等,这些都符合性格互补需要的原则。
交朋友必须注意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人的外表包括相貌、穿着、仪态和风度等,能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人被他人的外表所迷惑。华丽的外表可以产生一种光环,使其缺点被掩盖起来,不易被人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光环效应”。所谓“一见钟情”、“一见如故”,都可能有“光环效应”在起作用。随着接触增多,交往加深,大约需要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相处,“光环效应”会逐渐消退,还其本来面貌。这时,我们就能发现,外表与品质并没有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如果想要找一个理想的异性朋友的话,不能光看其外表姿色,还应了解其举止、言行、兴趣、爱好、意识、情操等各个方面。此外,年龄、籍贯、职业、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社会背景等方面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那些对朋友不说真话的人,言而无信的人,忘恩负义的人,自私自利的人,道德败坏的人,行贿受贿的人,居心叵测的人,说谎饶舌的人,酗酒、赌博成性的人,在他们没有真正悔改之前,不要轻率地跟他们交朋友。总之,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使彼此都在交往中得到补益和进步。
为了使友谊得到进步和发展,朋友交往要遵循以下一些心理卫生原则:
(1)尊重朋友的人格。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格,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2)自爱自律。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力戒骄傲、嫉妒、怀疑和畏惧。
(3)热情开朗。热爱生活,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对环境采取现实的态度,树立“知足常乐”与“常乐于不知足”的辩证统一观,给朋友以愉快、积极的感染。
(4)廉洁正派。朋友之间以精神勉励和互相帮助为主,“以言相赠,重于金石珠玉”,以物相送,有时不免会流于庸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