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教师的心理养生
一天早晨,浙江某名牌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办公室里,有人发现该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某倒在地上,还来不及叫救护车,就已经停止了呼吸。人们在震惊和悲痛中感到不解的是,这位待人和蔼可亲、年轻有为的博导怎么会突然倒下呢?有关专业人士经过调查后认为,黄教授既不是他杀,也不是自杀,而是属于心源性猝死。
黄教授当年虽然已经57岁,但头发乌黑发亮、面色红润,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年轻人模样。他的秘书说:“黄教授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时间比院里所有的老师和干部都长,连我们年轻人都跟不上他的工作节拍。”黄教授的儿子说:“爸爸一个星期有好几个晚上都睡在实验室的小钢丝床上,已经三四年没有跟妈妈和我们一起出游了。”院里的同事们都知道,黄教授是一个很懂得生活的人,他对集邮、摄影、游泳、垂钓等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因为工作忙而放弃了各种爱好。很明显,黄教授是过劳死的典型事例。
所谓“过劳死”,是由于长期过度疲劳,使体内潜在的疾病在某一时间突然爆发,并急剧恶化,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的死亡。据报道,深圳市近年间有3000名中年知识分子死亡,平均寿命只有51岁;200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2岁,而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居民平均寿命要少10年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我国70%的知识分子处于“过劳死”的边缘。
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世界上少了任何一个人地球照样转动,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少了顶梁柱就有崩塌的危险。健康不只是知识分子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国家和家庭最宝贵的资源,知识分子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自我保健意识,采取积极措施把身体搞好。
在健康的维护方面,顺应人体生物钟的节律,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对知识分子来说特别重要。人体生物钟学说由德国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沃博达首先提出,现在已经得到科学界的认同。研究发现,人体也跟日起日落、四季交替的自然界一样,存在着有节奏的周期性运动。人的体温、脉搏、血压、心跳、氧耗量、激素水平,以及健康与疾病、生育与繁衍、衰老与死亡,等等,都呈现出近似时钟的变化规律。顺应人体生物钟节律,能使体力、智力和情绪三者保持最佳状态。如果逆时而作,一旦生物钟的稳态机关遭到破坏,势必造成神经调节系统失灵,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轻则陷入亚健康状态,重则会威胁到生命。对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来说,重点需要在睡眠、饮食、思维、行为等方面入手,采取符合生物钟节律的模式,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睡眠模式。睡眠是保证大脑正常功能、补充大脑营养物质、消除大脑疲劳的最佳方式。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做到起居有时,按时作息,是遵循入眠与觉醒生物钟的基本要求。中医理论认为,晚上子时(23时至凌晨1时)是阴阳大合、水火交融之际,此时熟睡,能起到阴阳调和、水火相济的作用;中午11时至13时为“午时”,是阳气升发的时刻,午睡小憩可以养阳。通宵达旦的“夜猫子”干扰了睡眠的生物钟,长此以往无疑会给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损耗。
(2)饮食模式。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排泄都严格地按生物钟的节律运作,进食时间、次数、种类、数量必须与体内生物钟同步。人体生理功能的昼夜节律是:白天异化作用占优势,消耗的能量需要及时补充,特别是早餐,为一天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提供物质基础;晚上同化作用占优势,是细胞和组织休养生息的时刻,如果晚餐过于丰盛或睡前经常吃夜宵,等于要求人体各个脏器和细胞、组织日夜忙碌,必定会增加它们的负担。对于体重超标,血脂、血压、血糖偏高者来说,更是利少而弊多。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除了实施一般的健康饮食模式之外,还要满足大脑活动的营养需求,在保证蛋白质、糖类、脂肪三大营养素供给的基础上,特别要重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具有抗疲劳的作用;铁、碘、锌、硒等微量元素,参与酶类、激素的合成,对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至关重要;经常操作电脑者要适当补充维生素A、D,以保护眼睛和骨骼;心理压力重者,维生素C消耗增加,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谷类食物中的色氨酸可增加大脑5-羟色胺的含量,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柑橘、香蕉等含镁丰富的食物具有改善情绪的作用,等等。
(3)思维模式。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抽象的反应。大脑的思维活动包括兴奋和抑制过程,按严格的生物节律运作,思维模式符合大脑的生物钟规律,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心身健康。健康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有张有弛、左脑和右脑并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有张有弛,要求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劳逸结合,忙中偷闲,才能养精蓄锐,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格。如果不是在非常时期的话,没有必要“轻伤不下火线”或废寝忘食地工作。左脑和右脑并用,使主管计算、语言、逻辑的大脑左半球和主管想象、色彩、音乐的大脑右半球交替使用、协调活动,在从事计算、文字、逻辑推理的同时,穿插绘画、音乐、和文艺等活动,以提高大脑的效能,延缓疲劳的产生。从事形象思维为主的作家、艺术家、工程设计师等知识分子和从事抽象思维为主的数理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各有所长,如果能取长补短,将有助于发挥大脑的潜能。思维模式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建立积极、开朗的思维模式,淡泊名利、低调处事,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有助于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安宁,是心理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4)行为模式。建立手脑并用、动静相济的行为模式,参加必要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化解精神疲劳。在家里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先生”,把下厨和家务劳动当作一种享受;在单位里不做只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而是把劳动当作一种健身的手段。善于把理想实际化,避免“夜里想了千条路,白天仍然走老路”的种种胡思乱想,可以放松心绪,提高睡眠的质量。节假日和工作之余,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人生,有助于净化心理环境,激发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小投入、大回报的明智之举。
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说过,人的健康如堤坝保养,小洞不补,崩溃时再补救,损失往往难以挽回。教师、科技工作者及其他知识分子在事业上奋发进取的同时,一定要善待自己,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防止出现健康大堤崩溃的危险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