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残酷的“战争”
故事发生在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小巷里……
那儿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除了本地的居民,还有外地的侨民,他们互相依靠,亲密无间,彼此都以绰号相称,有的叫“大肠杆菌”,有的叫“类杆菌”,还有的叫“乳杆菌”,等等。各个群体的数目都有一定的比例,保持着生态的相对平衡。他们合伙办了许多生物药厂,合成人类所需要的许多营养素,如维生素K、B族类维生素、维生素H和叶酸等,还生产多种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物活性酶,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即使有少数好吃懒做的小东西,如“霉菌”和“病毒”之类,有时也要调皮捣蛋,由于治安部队和当地百姓的共同努力,他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因此那儿始终秩序井然,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于节奏。
忽一日,一伙叫做“病毒”的坏蛋流窜入城,他们个儿虽小,破坏性却很大。不多时,城门口泪水横溢、鼻涕成河,小巷里叽里咕噜的哀鸣声、西里哗啦的流水声混作一团……这时,两支治安部队——淋巴部队和抗体部队奋起还击,他们知道这不过是入侵病毒耍的“感冒”花招,相信自己完全有力量在三五天内叫歹徒彻底完蛋。当地居民也自告奋勇,竞相助战,正当入侵病毒丢盔弃甲、节节败退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又杀出一支部队,分别打着红、黄、绿、青等各种颜色的旗帜,他们的番号分别叫“红霉素”、“头孢霉素”、“氯霉素”和“青霉素”等。据说,这就是曾经威震世界的抗生素部队,但他们只擅长对细菌进行化学战,对更加诡谲的病毒却显得无能为力。近年来,这支抗生素部队在长期作战中,他们的武器性能已经为细菌所熟悉,加上指挥屡屡失误,其威慑力已受到严重挑战。当他们进驻城市、冲进小巷以后,不分敌我,横冲直撞,误杀、误伤者不计其数。居民们为了夺取生路而互相践踏,一片混乱,潜伏在小巷深处的霉菌和病毒蠢蠢欲动。淋巴部队和抗体部队虽然都是久经考验的英勇斗士,但很不适应与抗生素部队协同作战,伤亡也很大。入侵的家伙们见此情景,得意忘形,乘机进行反扑。
眼看小巷面临全面崩溃,战火将蔓延到整个城市的危急时刻,抗生素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开始从各路撤走。不久之后,淋巴部队和抗体部队的援兵也到了,他们士气大振,英勇反击,使侵略者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小巷军民穷追猛打,乘胜追击,终于迫使残余的入侵者缴械投降。
一场战争是结束了,但战争带来的创伤却不能很快恢复。由于细菌们对化学武器的耐受能力不同,有些菌族死伤多,有些菌族死伤少,使原来在小巷里占多数的“大肠杆菌”变成了少数;原来占少数的“肠球菌”变成了多数,造成居民人口比例失调,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药厂陷于瘫痪。“营养不良”、“腹泻”、“便秘”等疾病相继发生,加上城市里许多设施如主管通信联络的神经、主管经济命脉的化工总厂肝脏,以及城市的基本结构骨骼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整座现代化城市元气大伤,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恢复生机。
人们从血的教训中明白了一个道理:90%的“感冒”是“病毒”们耍的花招,切不可轻易投入抗生素部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