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慢性疲劳,防胜于治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疲劳的体验,在强度较大的劳动或运动之后会出现精神倦怠、全身无力等不适感觉,经过休息和睡眠之后,精神得以恢复,疲劳随之消失,这属于生理现象。这里所说的慢性疲劳,不是用力或用脑的结果,经过休息也不会消失,现有的各种检查又查不出明显的异常,时间要超过6个月。这种极度疲劳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病种,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所表现的持久或反复的极度疲劳,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以致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或学习,并可诱发其他器质性疾病。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从一些患者急性发病、人群中有流行趋势,并伴有低热、咽痛、肌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流感样症状来看,符合病毒感染的情况,但实验室的各种样本研究并未找到病毒感染的证据。从患者的职业特点来看,从事软件开发、新闻传媒、市场营销、公务员、夜班护士等白领人士发病率明显较高,有专家认为可能与他们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重的工作压力有关,这种生活节奏和压力会导致健康透支,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机制紊乱。多项研究也显示,许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确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和神经精神症状的情况,但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待继续研究和探讨。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亚健康不是一回事,亚健康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和心理处于一种低质量的状态。苏联著名学者N·布赫曼首先提出,在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似病非病的状态,即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专家们认为,人口的健康状况好比一粒橄榄,两头小中间大,健康状态者占15%,疾病状态者占15%,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要占70%。亚健康状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亚健康状态没有发热、咽痛、肌肉、关节疼痛,颈项淋巴结肿大等病毒感染症状。亚健康的病程可长可短,没有像慢性疲劳综合征那样,规定极度疲劳的时间要在6个月以上。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神经衰弱也有区别。神经衰弱也是以身心疲劳为主要症状的心理疾病,具有失眠、脑力不足、情绪波动大等特点,但诊断的时间标准只需持续3个月,也缺少咽痛、肌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流感样症状,与慢性疲劳综合征还是有区别的。从1988年开始,美国疾控中心已取消“神经衰弱”这一病名,代之以慢性疲劳综合征和抑郁性神经症等名称。我国医学专家于1982年在全国12个地区进行的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5~59岁居民的神经衰弱发病率占13.03%,占神经症患者的58.7%,神经衰弱仍然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神经症,但医生们对神经衰弱的诊断已显得比较慎重。
慢性疲劳综合征由于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搞清,所以至今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和康复以支持和对症处理为主。如情绪低落可给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紧张、焦虑时可给抗焦虑药(如赛乐特),极度疲劳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中枢兴奋药利他林等,但都有一定副作用。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支持疗法,有报道注射维生素B12能取得较好疗效。其他如针灸、理疗、中医中药、心理疗法等都可应用。其中中医中药治疗有独到之处,具有滋补强壮作用的人参、黄芪、五味子、黄精、杜仲、丹参、虫草、蛤蚧、紫河车等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六味地黄丸、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也可酌情使用。由于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显得更加重要,在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要保证睡眠时间。睡眠是大脑的救星,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是防止过度疲劳最有效的办法。按照我国古典医著《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的理论,子时(23时至1时)属于胆经,子时前要睡觉,这是保养胆经最好的补药;丑时(1时至3时)属于肝经,养肝如同养护树木,愉快入眠比什么都重要;寅时(3时至5时)属于肺经,深沉的睡眠有助于护卫人体内的正气,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保证睡眠的时间和睡眠的质量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通畅,处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状态,这是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最好方法。
(2)重视心理养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制定前进的目标,适当调低期望值,采用“低调”方式应对现实,可以减轻各种压力;淡化“官”念、“钱”途、“物”业,可以免除许多烦恼与困惑;与人为善,宽容待人,可以使自己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重视心理养生,保持心理健康是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精神免疫剂。
(3)建立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是储蓄健康的场所,规避风浪的港湾,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是健康的基石。国外风行的FUN家庭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借鉴。FUN是健身、和谐、营养的英文简写。健身:每天健身锻炼不少于30分钟,每周锻炼次数不少于5次;和谐:与家庭成员亲密交流,和睦相处,珍惜购物、旅游、聚餐、做家务等一切健身机会;营养:合理营养,摄入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发于20~50岁的中青年,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这一社会群体的健康关爱显得格外迫切和需要。作为我们个人来说,珍惜健康,善待自己,加强自我保健才是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