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人的牙病
“瘪嘴老太婆”是用来形容老人外貌的,说明因牙齿缺失和牙病造成的这一面相在老人中较为常见。牙齿经历漫长人生岁月未加好好保养,龋齿、牙外伤、磨损、牙周病,最后都能造成掉牙,常有掉了牙不去修复,长此以往,如口腔内大部牙脱落,大面积的牙龈萎缩,上下颔皮肤失去支撑,自然就向内凹陷,嘴也就瘪了。
作者曾检查了1056名退休工人口腔和牙病情况,发现98.2%的老人都有牙病,需要治疗的牙病中,已治者仅占应治的41.3%,说明大部都未就诊。其中有70.5%有牙齿缺失,61.1%有残留的龋齿,39%有牙周病,23.5%有牙石;如以牙齿数来统计,老年人的健康牙仅为62.5%,缺失的牙齿为14.2%,修补牙及义齿数占13.3%。
龋齿和牙周病也是一种多因性疾病。龋齿虽然多发生在幼年及青年,但到老年仍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主要是一般老人对牙齿不重视,因此老年人的龋齿多已龋蚀到不能充填(即不能补牙)的残根,约占全部龋齿的65.9%;这类残根应该拔除,否则留在体内作为一个病灶,对全身健康很不利。老年人的牙周病多属于萎缩型,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严重。牙周病的症状是起先感到牙齿似乎变长了(这是牙龈萎缩的缘故),以后牙齿变松动,如果有了细菌感染,就会化脓,出现剧烈疼痛,并使牙齿进一步松动而脱落。这是老人牙缺失的主要原因。同时老人的牙缺失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作者的资料如60岁以上老人,平均失牙7只;到75岁,则平均每人失牙达13只。失牙主要又以臼齿为主,为全部失牙的一半,这样就影响了食物的充分咀嚼,对于肠道消化功能已在减退的老人,更增加了消化障碍。故牙齿在老人中决不应视作单纯的局部疾病,或者认为反正人已老了,牙病无所谓的想法。在作者调查的老人中,应该治疗和装牙齿的就有58.7%,这充分说明老人对牙病不重视,需要引起注意。
1.牙周病与牙髓炎
老人因牙病就诊主要是牙周病与牙髓炎。牙周病有不同的阶段,就诊往往是在因急性发作。龋齿就诊也常到了深入牙髓腔,牙髓发炎疼痛难当才去找口腔科大夫。
(1)从牙龈炎到掉牙
牙周病是泛指牙齿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因感染发炎的疾病,所以也称牙周炎。牙周炎开始是牙龈发炎,这时也可称为牙龈炎,发病原因主要为不注意口腔卫生,大量食物残渣沉积在牙缝和牙冠、牙龈的交界处,导致局部细菌繁殖,日久诱发牙结石。在细菌、牙菌斑、牙结石的共同刺激下,牙龈和牙周组织便产生炎症,出现牙龈出血、口臭。当炎症延及牙槽骨、牙周韧带,牙龈会肿胀,这时会有疼痛,也可能出现体温上升,炎症不消退会化脓,并可形成盲袋,牙龈与牙齿分离,牙龈肿胀、化脓,也即为牙周病的急性期,急性过后牙周病即进入静止期。牙周韧带的炎症及牙槽骨吸收使牙间隙增宽,牙齿松动移位,这样咀嚼无力。牙龈进一步退化而萎缩,这就是老人的萎缩型牙周病。最后松动的牙齿就须拔除,不拔除也会掉下,也就是在老人口腔检查中发现的失牙主要原因。
(2)牙髓炎与牙痛
当牙齿的龋洞深入牙髓腔,病菌从龋洞进入,发生急性牙髓炎,牙齿即会剧痛。当牙痛时你用筷轻敲这一病牙,疼痛会即刻尖锐,这表明可能是急性牙髓炎。在发生急性牙髓炎时,应立刻就诊,以解除剧痛,并尽量全部保存活髓。在化脓时须开髓引流。牙痛中剧烈尖锐的疼痛除牙髓炎外,一般也可在急性牙周炎时发生,其他在牙体缺损、牙本质过敏也会有牙痛。当食物嵌塞,也可造成牙痛。在拔牙后2~4时出现的牙痛,可能是干槽症,这时拔牙的伤口内可能有血块,并有臭味。
2.拔牙与镶牙
老人拔牙主要是由于牙周病,也有一部分是龋齿的残根。牙拔除必须修复才能保持咀嚼功能。现代牙科的新观点,认为牙根存在的牙槽骨比拔除牙根的牙槽骨要丰满,可以有效地防止牙槽骨的吸收。丰满的牙槽骨是镶装假牙的必要条件,而且在条件较好的牙根上面还可直接进行假牙的修复,因此尽量保留牙根。过去则残根一律拔除,但有些残根仍必须拔去,这可由口腔科医师决定。有些老人掉了牙不去装,牙缺失不装有很多问题,如引起邻牙的移动,牙齿间出现空隙,食物易嵌塞。邻牙倾斜,改变正常上下牙咬合关系。缺牙的空位,使对侧牙失去正常的对抗阻力,牙体伸长,咬合紊乱。缺了牙如无功能刺激,该牙的牙槽骨组织也没有功能刺激,就会萎缩变窄,以后装假牙就有困难。故一般拔牙后两个月就须考虑装假牙。
(1)拔牙的注意
去牙防所拔牙,必须将自己的健康状况如实告诉牙医,以免发生意外。拔牙后,伤口愈合需两个月,这时注意日常的食物要营养丰富易消化,使创口早日愈合。但老人常有慢性病,是否可以拔牙是老人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慢性病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在急性发作、或有严重的并发症,必须让医师来判断能否拔牙。如高血压病人血压超过180/100mmHg,应先降压后再拔牙,高血压有脑、心、肾器质性病变,心脏病心力衰竭都应避免拔牙。拔牙前一天避免过度疲劳,晚上应保证睡好。当天应吃早餐,不宜空腹去拔牙。
(2)镶牙的知识
牙缺失须修复,修复也不是拔了牙即可装假牙,修复也非仅有假牙这一办法。拔牙后常需作牙槽骨修整,修整好才可镶牙。如果多数牙缺失,特别是老人失牙长期未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唇颊沟变浅。唇颊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骨顶,或口腔黏膜的炎性增生,为了保证未来假牙的稳固和咀嚼功能,要进行软组织的手术修整。
修复不同口腔疾病造成的单个或多个牙的缺失可有活动修复和固定修复两种。活动义齿以塑料或金属为基托,基托上附卡环和假牙,靠卡环勾在真牙上固定,可取下和戴上。固定义齿需将缺牙两侧健康牙磨小,做与原来牙齿形态接近的三个牙冠(牙套),粘固在两侧磨小的健康牙上作为支持,这种义齿不能自行取下。
我们现在常听说人工植牙与烤瓷牙,这都属于固定修复。烤瓷牙与上述的牙套原理一样,只是目前使用材料不同,露出的假牙更为逼真。人工植牙是首先在缺失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然后安装牙冠,优点为不需磨小两侧健康牙,咬合力接近自然牙,缺点为价格仍昂贵,治疗过程需3~6个月。
至于全口假牙的制作方法是先要“打样”,要先做牙模型,这样才能制作接近原来牙列形态的假牙,靠着上下颌的自然吸力放在口腔内。全口假牙一般咬合力较差,不易嚼碎较硬较韧的食物。随着牙槽骨逐渐萎缩,有可能若干年后需要更换或作另外处理。
3.牙本质敏感
在中国8000人样本调查患病率高达30%。牙本质敏感症在老人中多见,患病率可能更高。当进食冷的食物如夏日的冷饮,或烫的汤茶,有时甚至酸、甜食物,接触到某几个牙齿,牙齿会出现短暂而尖锐的疼痛。
在显微镜下每个牙齿本质中有小管状结构,管内有神经纤维,这就是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一端开口于牙髓腔,另一端被牙釉质、牙骨质或牙龈所覆盖。酸蚀、磨损、磨耗等因素损耗了牙釉质及牙骨质,或牙龈发生退缩,都会导致牙本质小管中的神经纤维直接暴露于口腔。当受到冷、热、酸、甜等化学刺激,或刷牙咬硬物产生的机械刺激,就会使牙本质小管中神经纤维兴奋,从而产生不同程度尖锐的疼痛感。
上海的一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被检查的1618颗有敏感症状的牙齿中1455颗(89.93%)伴有牙龈退缩。可见牙龈退缩是牙本质小管暴露的重要因素。牙周病和不当牙周治疗均可引起牙龈退缩。
如有牙本质过敏,可即用脱敏牙膏(超市中均有出售),每天使用2次,有人在使用1~2天即症状消失。口腔专家建议连续使用四周,无效就去牙科诊治。并且注意不使用过硬的牙刷,避免刷牙过度用力;减少进食酸性食物和冷饮;夏季避免棒冰直接接触牙齿,可先在舌上吮吸。
4.牙石与洗牙
在作者对1056名退休工人的口腔健康检查中有23.5%有牙石需要洁治。平日虽每日刷牙,但食物的残渣极易留在牙齿的龈缘,特别是牙的背面,这些原来嚼碎的食物,不断堆积,就会变硬,故被称作牙石。
口腔洁治,即是所谓洗牙,常用的超声波洁治是运用超声波击碎并震落牙石,通过水雾的冲洗达到清洁的目的。这样去除牙结石、黄斑和色素,并用磨光糊剂或牙膏抛光牙面,使牙面光洁,菌斑不易再堆积,维持牙龈健康。
有时洗牙后牙齿发酸、松动、牙缝大了,这是因为牙结石附着在牙颈部、牙齿间,形成“保护”,使原有增宽的牙缝、暴露的牙根等都被牙结石所覆盖,酸、甜、冷、热刺激不到牙根,一旦牙结石被清除,所有的问题都出现了。此时可以用抗敏感牙膏,洗牙后不适一般在一两周后渐渐消退。牙龈炎症消退,附着在牙根部的牙周结缔组织就会更稳固,牙齿也就再次恢复了牢固。
牙科医师建议洗牙每6~12个月一次,能有效预防牙科疾病。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线,能有效地预防牙结石的形成,无需经常洗牙;反之,则需要通过洗牙去除牙石,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