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在我国古代就有“负日之暄”的说法,实质上,就是今人所说的“背对日头晒太阳”。在《列子•杨朱》中记载,宋国有位老人,家境贫寒,只靠用粗麻织成的衣服过冬,每当太阳出来时,他常常去晒太阳。他对妻子说“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虽然这位老人并不具有高深的学问,但他却知道晒太阳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我国自古就有许多关于晒太阳的养生法,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也有记载曰:“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古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也曾记录“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儿子日中嬉戏,数见风曰测令血凝气刚,肌肉车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经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发现,晒太阳有助于补钙,可以预防佝偻病,但隔着玻璃晒就起不到良好的效果了。
由于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是四季之中最短的;而且,冬天气温低,人体为了抵御寒冷、减少散热,户外活动也随之减少。无论大人小孩,全家几乎都对太阳视而不见了,“疏远”了太阳。其实,晒太阳是对人体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尤其是在夏季,只需几分钟的日光浴,身体就会制造出约20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不仅如此,晒太阳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有益于佝偻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特别对婴儿软骨病有预防作用。晒太阳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细菌病毒,一般细菌和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就会被杀死。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照射,除了能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还可以预防皮肤病。因此,在春季,最好全家人一起晒晒太阳。
现在,很多人由于经常待在家中或办公室内,无法获得充足的日照机会,体育活动量又少,这是对健康很不利的。医学研究表明,每人每天至少应该接触30分钟的阳光,但也应选择合适的时机。
一天中,有两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第一段是上午6~10点,因为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第二段时间是下午4~5点,此时正值紫外线中的α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个季节,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都不要长时间晒太阳,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是r光束和β光束占上风,会伤害皮肤。晒太阳时最好选择穿红色的衣服,其次选择白色,最忌黑色服装。老年人不要独自晒太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独自睡着了容易感冒。一边晒太阳,一边与几个朋友闲聊,即能舒筋活血,又可调节精神。
适当的晒太阳是有利于健康的,但长时间晒太阳,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因此在外出时,一定要注意采取一些措施,防止皮肤晒伤。主要的防晒方式有遮阳伞、墨镜和防晒霜,而且食物也可以防晒。人们最熟悉的某些蔬果,它们会很神奇地转换成防晒物质,而且不会被洗掉的它们甚至比防晒霜的效果还要好,如番茄、西瓜、柠檬、坚果等。
温馨提示
和煦的春日阳光会使人精神振奋,身心健康,而且每天可以在太阳下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日光浴”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方法。虽然初春的天气还是比较冷,但只要摘掉帽子和手套,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让阳光与皮肤密切接触,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晒太阳时,不能隔着玻璃。因为人体皮肤中含有一种维生素D3原的物质,这种物质需经紫外线照射后,才能转变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因此,晒太阳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隔着玻璃“晒太阳”是徒劳无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