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食品其实并不够“精”
我们现在吃的粮食越来越精细,从标准粉、富强粉、到精粉,但这些食物是真的是越精越好吗?
就拿精制米来说,它是稻子碾去稻壳、种皮、胚,仅剩下胚乳部分,颜色光洁莹白。但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恰恰这些营养素都是我们所需要的。长期缺乏这些营养必然会导致体内元素失衡。因而精白米除了产生热量和脂肪外,实无营养价值可言。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所谓的“精制食品”不过是幌子而已。
根据美国农业局的统计,过去10年食用麦片的产量总计139.3亿千克。假设其中的1/10精碾,一年之中损失的钾就有300多亿克,其他营养的流失量可想而知。这些损失的营养中,尤其是维生素E、镁、钾等与致命的心脏病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营养物质是保证健康重要因素。
美国农业局提出一份白面包与全麦面包的比较数据,营养素流失百分比如下:钙60%,钾74%,铁76%,镁78%,亚油酸50%,维生素B190%,维生素B261%,烟酸80%。
虽然被丢弃的胚芽中蛋白质只占22%,但是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这样就会减少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摄入。此外,白面包还流失79%的叶酸,60%的维生素B6,54%的锌,69%的泛酸,100%的维生素E,84%的镁,74%的铜。
通过精细加工的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增加肝脏、胃和肾的负担,如果积累过多还会对我们的内脏造成损害。经常吃这些精细食物,便会导致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会因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导致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让光鲜的“幌子”骗了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