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栖动物的历史

两栖动物的历史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两栖动物的历史两栖动物是第一批登陆的脊椎动物,它们有着最长的发展历史,但是有关两栖动物起源和演化的历史,目前仍然不是很明确,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考证。这两个目分别代表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和两栖动物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与现在的两栖动物不同,这些早期的两栖动物身上多具有鳞甲。在古生代结束后,大多数原始两栖动物灭绝,只有少数延续了下来,而新型的两栖动物则开始出现。
两栖动物的历史_海军陆战队两栖

2.两栖动物的历史

两栖动物是第一批登陆的脊椎动物,它们有着最长的发展历史,但是有关两栖动物起源和演化的历史,目前仍然不是很明确,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考证。

最早长出肺的生物就是两栖动物。它们在三亿九千万年前的泥盆纪就开始用肺呼吸了。到了石炭纪的时代,它们陆续爬上陆地,开始在陆地上生活。可以说它们是接下来的后七千五百万年中最繁盛的动物。

大的两栖动物大约是五尺,也就是1.5米左右,小的两栖动物在1厘米以下。

img10

中生代蛙的复原图

肉鳍鱼类是两栖动物的祖先,可是两栖动物到底是起源于哪类肉鳍鱼现在尚不明确。在过去,一般认为相对科学的结论,是以泥盆纪的真掌鳍鱼为代表的总鳍鱼中的扇骨鱼类,但是新近的研究否决了这一种说法。因此,两栖动物的祖先到底是肉鳍鱼类中的扇骨鱼类、空棘鱼类还是肺鱼类尚待研究发现。

最早的两栖动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晚期,鱼石螈和棘鱼石螈是鱼类和两栖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的代表,因为它们拥有较多鱼类的共同特征,例如还保留有尾鳍,并且还不能很好地去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但是专家新近的研究发现,鱼石螈和棘鱼石螈是两栖动物早期进化的一个旁支,并不是其他两栖动物的祖先,而真正最原始的两栖动物尚待我们去研究发现。

img11

中生代的总鳍鱼

鱼石螈和棘鱼石螈的牙齿与总鳍鱼的迷路很类似,因而它们被归入到两栖动物纲的迷齿亚纲。鱼石螈和棘鱼石螈组成了迷齿亚纲中的鱼石螈目,鱼石螈目是从泥盆纪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石炭纪早期,与此同时,迷齿亚纲的另外两个目也已经出现。这两个目分别代表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和两栖动物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离片椎目是两栖动物的主干类型,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且在古生代结束时,离片椎目中的一部分成员仍然存活并繁盛了一段时间,它们也就成为了原始两栖动物中唯一延续到中生代的代表。它们这些成员当中,有的甚至奇迹般地到中生代后期才绝迹。

这些中生代的迷齿类动物,分布广泛,体型巨大,如三叠纪的乳齿螈,头骨长度就超过1米,主要生活在水中。向着爬行动物进化的类型是石炭螈目,主要发现于欧洲和北美,它们一直不很繁盛。石炭螈目中最著名的当属二叠纪的蜥螈,蜥螈同时具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对于其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曾经有过争议,直到发现了蜥螈的蝌蚪才确认其是两栖动物。因为蜥螈生活的时代要晚于最早的爬行动物,所以不可能是爬行动物的祖先,而爬行动物的祖先尚待发现。另一类与爬行动物非常相似的两栖动物是阔齿龙类,它们曾经被置于爬行动物的杯龙类,后来发现实际上他们也是两栖动物。

img12

中生代两栖动物乳齿螈复原图

进入石炭纪后,两栖动物迅速分化,并在古生代的最后两个石炭纪和二叠纪达到极盛。这个时代也因此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这个时期的两栖动物多种多样,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有些相当适应陆地生活,有些则又回到了水中。有些大型的种类,如石炭纪的可以长到4~8米长,习性颇似现代的鳄鱼,还有不少相貌奇特的种类。与现在的两栖动物不同,这些早期的两栖动物身上多具有鳞甲。在古生代结束后,大多数原始两栖动物灭绝,只有少数延续了下来,而新型的两栖动物则开始出现。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一类牙齿没有迷齿的原始两栖动物也这样生存着,它们被归入壳椎亚纲。壳椎类非常特别,体型很小,其中也不乏一些相貌奇特的家族成员,例如石炭纪时期,有的两栖动物根本是没有四肢的,而到了二叠纪的笠头螈有着很奇特的三角形的头。壳椎类全部灭绝是在古生代结束时期。它们是否留下了后代,目前还不明确。

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的出现是在进入中生代以后。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身体表面光滑而没有鳞甲,皮肤裸露而润湿,全身布满黏液腺,故被归入滑体亚纲。这种皮肤的优势是可以辅助呼吸,有的两栖动物就没有肺,而只能靠皮肤来进行呼吸。

img13

笠头螈

三叠纪的原蛙类是最早的滑体两栖类,比如三叠尾蛙,它与现代的蛙很类似,但是有很短的尾巴。一般来说,有尾目和无足目出现得要稍晚一些: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时期;而无足目直到在新生代初期才有了相对可靠的记录,但是无足目的特征较为原始,可能起源会更早。现代两栖动物的起源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起源于迷齿类的是无尾目,而起源于壳椎类的是有尾目和无足目,不过也有的人认为它们三者有着共同的起源,判别依据便是它们三者有很多共性。

img14

蝾螈

知识小百科

地质年代划分

土与岩石的性质与其生成的地质年代有关。一般来说,生成年代越久,土与岩石的工程性质越好。根据地层对比和古生物学方法,把地质相对年代划分为5大代,下分纪、世、期,相应的地层单位为界、系、统、层。从古至今,地质年代划分为:

1.太古代——距今1800百万年~2700百万年;

2.元古代——①早元古代,距今950百万年~1800百万年;②晚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青白口纪、震旦纪),距今600百万年~950百万年;

3.古生代——①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距今400百万年~600百万年;②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距今225百万年~400百万年;

4.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距今70百万年~225百万年;

5.新生代——①早第三纪(古新世E1、始新世E2、渐新世E3),距今25百万年~70百万年;②晚第三纪(中新世N1、上新世N2),距今1百万年~25百万年;③第四纪Q(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距今12000年~1百万年;全新世Q4距今小于12000年。

2000  6000  8000  12000

晚期  中期  早期  古期

新近沉积 第四纪沉积

img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