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膳食结构中的“定时炸弹”

膳食结构中的“定时炸弹”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与人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合理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究其原因,就在于自幼年开始,膳食结构的差异给美国士兵体内埋下了“定时炸弹”,使他们日后患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隐患大大增加。孔子可能没有论证过量吃肉的危害,事实上,科学证明,过量食肉及饮食结构不合理可引起多种疾病。

膳食结构中的“定时炸弹”

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与人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合理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目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存在着营养不均衡、饮食制度和饮食习惯不合理等因素,这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

1.警惕膳食结构中的“定时炸弹”

孔子东游路过卫国,卫国国君为尽地主之谊大摆酒席,宴请孔子及其弟子。

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意,更是为了炫耀卫国的国富民强,此次宴席极尽奢华之能事。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只要我们能想到的统统都有。

席间,卫国君发现孔子虽然也吃了一些肉食,但却是非常有度,忙请教。孔子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孔子进而解释道,吃饭应以作为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春秋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也有“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的认识,强调了过多食荤是造成多疾的原因,这一论点,也与孔子的理论不谋而合。

这一论述框定了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搭配关系,而且此膳食模式一直流传至今,说明后人从生活实践中,已经悟出这一理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朝鲜战争时期,曾经有人对年龄在20岁左右的美、朝死亡士兵进行尸检,结果惊讶地发现,两者的动脉硬化程度竟然存在很大差别。究其原因,就在于自幼年开始,膳食结构的差异给美国士兵体内埋下了“定时炸弹”,使他们日后患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隐患大大增加。所以许多人在中老年时患“文明病”,并非完全由于发病前一段时间饮食不合理所致,而是年轻时就已埋下了祸根。

前苏联科学工作者曾做过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试验:他们用素食喂养一只鸽子长达一月,同时也在相同时间内用荤食喂养另一只鸽子。结果,吃了一个月荤食的鸽子,其性格非常暴躁、易怒;而那只吃素的鸽子,则体态完美,性格温顺。

目前国内有许多家长反映:一些男孩不到6岁就出现了第二性征,女孩子三四年级就来月经。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一些家长认为吃肉才有营养,特别是许多孩子爱吃炸鸡,天天不离,所以造成上述恶果也是饮食惹的祸!

2.肉吃多了容易“惹病上身”

在自然界,食物有一个很长的连锁键:植物吸收阳光、空气、水;动物吃植物,大型动物或人类吃小动物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以谷类、蔬菜等素食为主,连豆腐都是“小荤”,肉类只有过年过节才吃到。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越趋奢侈和西化,吃肉量也因而剧增。根据统计,1961年每个中国人每年平均吃肉仅3.8千克;到了2000年,短短40年间,急升13倍,每年50千克!由于国内富裕人口不断增加,吃肉趋势将持续攀升。

孔子可能没有论证过量吃肉的危害,事实上,科学证明,过量食肉及饮食结构不合理可引起多种疾病。《吕氏春秋·本生》甚至提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这说明喝酒吃肉过多,有损健康,甚至会带来不幸的后果。

美国是世上吃肉最多的国家之一,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症”(即心脏病、高血压、脑卒中等)。为何肉类对血液循环系统伤害那么大?这是因为动物脂肪(例如胆固醇)在人体内难以分解,逐渐附着到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脂肪阻塞血管,令血管内径越来越小,血液越来越难流过。由于血液流通不畅顺,心脏必须加倍运作,把血液泵过堵塞了的血管。因此,容易导致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美国癌症协会长期研究证实,吃太多红肉(猪牛羊肉)会致癌。该会在1982~1992年的10年间,调查了15万美国人的饮食习惯。根据吃红肉的多少,15万人被分成3组,看哪些人患了直、结肠癌。结果发现,吃红肉最多的一组患直肠癌的概率比吃红肉最少的一组高两倍,患结肠癌的概率则高出40%。

肉类含有大量名为“嘌呤”(Purine)的有机物质,在人体内分解后会产生尿酸,需由肾脏处理排出体外。吃肉太多,肾脏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肉食者肾脏的工作量,相等于素食者的3倍。若是年轻人尚可支撑;但随着年龄渐长,肾脏便会由于耗损过度,出现肾病。肾脏运作不佳,尿酸便无法排泄出去,积聚体内。尿酸中的水分被身体吸收后,会逐渐变硬,形成结晶体。若停留在关节里,便会产生痛风、风湿痛、关节炎等症状;若积聚在神经,则会导致神经炎与坐骨神经痛。

肉类含大量能量,过多的能量在体内消耗不掉,便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问题。现在儿童普遍过胖,平时饮食“多肉少菜”便是主因之一。

现代畜牧工厂环境挤迫,滥用药物,成为病菌滋生和散播的温床,因此所生产的肉类问题多多。近年肆虐全球的疫症和病毒,如禽流感、疯牛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皆与肉类工业有关。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就是说,大豆、小米,还有米和面这些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基。

3.养助益充循自然

“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

这里“五谷为养”指的是米、麦、豆、薯等粮食能够补养“五脏之真气”之物;

“五果为助”系指各种鲜果、干果和坚果,其能佐助五谷,使营养平衡,“以养民生”;

“五畜为益”指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这些食物能增进健康,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不足;

“五菜为充”是指各色蔬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而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疏通壅滞”。

正是五谷杂粮提供的全面营养和保健养生功效,才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等民间谚语。早在3000年前的周代,中医就已经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作为治疗疾病的原则。

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指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即日常膳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即使肉多时,亦不可食肉超过食谷、食菜。孔夫子在这里指出了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大致比例,这种饮食搭配模式流传至今,说明后人从实践中已经悟出这一理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