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九十九,饭后百步走
[健康谚语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百步,延年益寿”,说的是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有利于健康。但是饭后什么时候开始走、如何走都是有学问的,否则弄巧成拙,危害健康。]
● 饭后为什么要百步走
吃完饭以后,消化器官一方面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如酶、盐酸及黏蛋白等,一方面蠕动、消化,把食物运送到肠道。此时,需要增加血液、氧气、水分来帮助它们工作。相对来说,其他部位的脏器供血就减少,大脑也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现象,人就容易感到昏昏欲睡,尤其在饱食后更为明显。
但是,如果饭后立即躺下睡觉,会使胃液分泌减少,蠕动能力降低,食物难以消化,从而使人打嗝, 恶心、呕吐等。如果能饭后散散步,会促进腹部节律性收缩,将有助于胃肠蠕动。同时,也可使全身血液、骨骼、肌肉和韧带活动起来,调节脏器功能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 饭后立即走,健康很难求
但是这里的饭后百步走并不是指饭后马上就走。
根据人体消化生理功能,饭后胃相对充盈,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才能进行初步消化,这时必须保证为胃肠道提供足够的血液。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部的血液是根据机体的需要进行分配的。运动时,我们人体为了保证肌肉、骨骼、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充分供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比较集中地供给肌肉和骨骼的需要,致使腹腔各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应减少。饭后应该是机体进行食物消化的时候,也就是消化系统需要大量血液的时候。
饭后适当休息一下,能够减少其他身体部位的血液流量,保证胃肠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从而使胃内食物得以充分消化。
如果吃完饭,马上就外出散步,血液就会被送到全身,使胃供血不足,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而且,胃里的消化液是由吃进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产生的,胃部饱满,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果餐后散步,胃部在活动中快速蠕动,把没有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地推入小肠,不但增加了小肠的负担,而且使食物的营养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长期这样,不但于健康无益,还可能造成胃病。
而且,胃在进食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将食物排入肠道。剧烈的运动使充满食物的胃受到振荡、颠簸、发生痉挛性收缩,使食物顺着消化道立行,发生呕吐。同时,由于胃、肠等脏器的震动,肠系膜受到牵拉,刺激内脏感受器,引起腹部疼痛。
● 这些人饭后悠着点
患有以下疾病的人更是不能在饭后立即散步。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吃完饭后,体内血液处于高凝性,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不宜饭后立即散步。
■胃病患者饭后百步走会增加胃肠的震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加重胃黏膜病变,造成溃疡面难以愈合。在散步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还可使病人胃下垂加重。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饭后百步走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等现象。
■为了保证肝脏的血流和减轻肝脏的负担,以利于受损的肝细胞能得到很好的修复,肝炎病人饭后最好先卧床休息1~2小时,再适当散步较为适宜。
相关链接
百步走的科学指数
“百步走”其实只是一种说法。如果给饭后半小时开始的运动确定一个科学的指数的话,那么最好是以5000~10000步为目标。在步行中能以最初的慢步逐渐加快,最后变成大步伐伴两手前后的大幅摆动。这样,10000步下来,运动量就相当可观了。这样也就可以消耗很多的热量,而且比跑步更安全。
TIPS ● 温馨小贴士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不然。人饱餐后,为了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腹部血管扩张充血,“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