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观察力与智商的培养

孩子观察力与智商的培养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孩子上学了,就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的想法,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人脑获得信息的80%以上由观察提取。儿童的观察力是逐步掌握学习技能、内容,并且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与学龄前的幼儿相比,对观察能力的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详细指导儿童对不同观察目标应采取的不同观察方法。要求他们不仅注意活动的、色彩鲜明的事物,还应观察那些变化缓慢、不明显、不易发现变化的现象。

六、孩子观察力与智商的培养

小学是孩子从朦胧的幼儿游戏期向以学习为主的责任期转变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抓得认真、细致,可以补救早期教育中因忽视而造成的缺失。认为孩子上学了,就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的想法,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失误。

从4岁的幼儿期到小学毕业前,是一个人的身体、心理、智力、性格、品德形成、发展的奠基期。其特点有:一是长身体,求知欲强,记忆力好;二是模仿能力强,“习久成性”。

人脑获得信息的80%以上由观察提取。儿童的观察力是逐步掌握学习技能、内容,并且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就能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增强判断、综合分析的准确性,从而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小学生与学龄前的幼儿相比,对观察能力的需要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期的各种智力培育主要是为了配合大脑发育,在兴趣、爱好等情绪因素的引导下进行,目的性差,基本在喜欢观察时观察;而小学儿童则以学习,增长知识,接受正规教育为前提,不能以小学儿童的兴趣、情绪为中心,观察的目的性突出,带有强制性。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要结合他们介于幼儿与成人之间趋于成熟的特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继续培养在幼儿阶段作为观察先导的“观察兴趣”,要结合儿童的学习,开发课余兴趣,大量增加学校、社会方面的知识,以目的为启发手段指导儿童到郊外、公园等地去观察。

(2)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儿童自己独立地去观察,并总结出观察结论,使儿童在增强观察能力的同时尝到观察收获的乐趣。

(3)详细指导儿童对不同观察目标应采取的不同观察方法。对房屋建筑要从基础往上看,对动物要从头部、四肢、体形、毛色等外形特征观察它们的习性、喂养,以及为人类承担什么劳动等。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

(4)要引导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养成耐心、细致的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要求他们不仅注意活动的、色彩鲜明的事物,还应观察那些变化缓慢、不明显、不易发现变化的现象。

(5)指导儿童写观察日记,教育他们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把观察从准备到开始,具体经过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使大脑进行信息的获得、加工、储存、提取、生成新信息的全过程的功能逐步成熟、完善。

古今中外一些科学家、发明家都在儿童阶段就具备了极强的观察力,所以,良好的观察力是提高智商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