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糖尿病患者如何乘机
一、事件经过
2002年4月22日傍晚,一名由昆明飞回武汉的旅客,刚下飞机就一头栽倒在候机楼门口,陷入昏迷状态。由于其身边没有陪护人员,给救护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终于明确诊断其为病死率十分高(40%~70%的死亡率)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经过多番抢救患者才脱离危险。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该患者仅仅平常喜欢多饮多尿,并没有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她在乘机前几天一直持续性腹泻,在飞机上又发生剧烈呕吐,从而导致身体严重脱水。我们知道,在飞机起飞和降落以及气流导致的飞机颠簸时,人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力和加速度作用的变化:实验证明,在加速度作用下,血糖浓度升高,糖原含量降低。动物试验证明,在高空气压降低缺氧时,糖的异生作用增强,血糖升高。患者在以上多因素的作用下,血糖较正常高出近5倍,从而出现高渗性昏迷,差点出现生命意外。
因此,作为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航空旅行时一定要有所注意。
二、发病原因
如果你在生活中同该名患者一样,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一定要怀疑糖尿病的可能,要及时去就诊,及时检测血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另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是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管活性可能或者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缺陷,如果身体长时间局限在狭小空间内和干燥环境中,并缺乏活动,则体内微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即发生“经济舱综合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一定要引起注意。
如果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航空旅行时,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和估计。如果血糖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时高时低,或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最好暂时取消飞行。同时,如果近期出现了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或者并发冠心病、心肌病、恶性高血压、心脏植物神经病变、肾衰竭、甲亢以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或者近期出现了心脑血管意外、血栓形成、血黏度较高等疾病,以及处于手术恢复期,都要取得医师的同意后方能安全乘机。
作为糖尿病患者,在乘机前最好检测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和血液黏度,携带好检测试纸和降糖药物,熟练掌握检测血糖和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法,适时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避免出现意外。注意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可以适当增加药物剂量,将血糖水平降到较平常稍低的水平,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血糖升高。在乘机前最好将身体调整到健康良好的状态,休息充分,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一定要注意保持饮用充分的水,避免机体缺水。在登机前可适当服用抗晕止吐药物,避免晕机症的发生。在机上,也要适当饮水,尤其是在长时间乘机时,避免因机舱内干燥的空气环境和较低的气压造成的脱水。在旅行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膳食,在机上可以适当减少进食,避免血糖异常波动。在做长时间旅行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检测血糖水平和应用降糖药物,合理控制血糖水平。
在飞机上还要注意多活动腿部,适当对腿部进行按摩,在机舱内适当走动,避免因为循环障碍所导致的微血栓形成,还要注意在起立时将动作放慢一些,避免出现“经济舱综合症” 。
三、具体处理方法
(一)低血糖反应
为胰岛素使用不当所致,胰岛素过量、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餐或进行较剧烈的体力活动(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甚至休克。
1.症状
低血糖反应的早期症状为无力、饥饿、眼花、出冷汗、皮肤苍白、心悸、兴奋、手抖、神经过敏、头痛、颤抖等类似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缺乏判断和自制力、健忘、也可有偏瘫、共济失调、心动过速、复视、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惊厥和昏迷。
2.处理
(1)为预防低血糖反应,一般患者会在每餐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如患者是在机上注射的,注射后乘务员要注意观察。
(2)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须及时处理,首先使病人平卧、给氧。
(3)及时广播找医生,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40~60ml或给予高糖饮料。
(二)糖尿病急性发作——糖尿病昏迷
糖尿病昏迷可有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在最初乘务员很难进行鉴别,但一旦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就要引起注意,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1.症状
(1)严重高血糖,尿糖强阳性。糖尿病症状明显加重,烦渴、多饮、多尿、乏力加重。
(2)严重脱水或休克。
(3)如神经系统呈进行性神志障碍,可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定向障碍,以致昏迷;肢体活动不利,反射亢进或消失时,可怀疑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4)如出现厌食、呕吐、烦躁不安、口唇干裂、呼吸深大、血压下降、有烂苹果味,个别病人还出现腹痛时,可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急救处理
(1)纠正脱水,神志清楚者可尽量饮水,并记录饮水量、进食量、尿量、呕吐量等。
(2)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造成窒息。
(3)因急救条件限制,如无把握,不可贸然给予胰岛素注射。
(4)广播找医生。
(5)可吸氧。
(6)严密监控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压及周围循环等病情变化。
(7)尽快通知机组寻求医疗救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