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状态”。表现在一个人的身体、智力和情绪的调和;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能和睦相处,宽容谦让;有幸福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信心,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国心理学家经过科学研究,制定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感知觉尚好,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误,稍有衰退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弥补,如戴眼镜、使用助听器等。
2.记忆力良好,不总是要人提醒该记住的重要事情,能轻松地记一读而过的7位数字。
3.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考虑问题、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明了。
4.想象力丰富,不拘于现有的框框,做的梦常常新奇有趣。
5.情感反应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不会事事感到紧张。
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易冲动,不常常抑郁,能经得起悲痛和欢喜。
7.态度和蔼可亲,能常乐,能制怒。
8.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帮助他人,也受到他人欢迎。
9.学习能力基本不变,始终坚持学习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
10.有正当的业余爱好。
11.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及伦理观念。
12.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活动,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与生活实践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则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当人精神愉快时,能促使身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使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和新陈代谢等都处于平稳的、相互协调的状态。“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些都说明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更能延年益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