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养生先养心
何谓心?这里的心,非指心脏,而是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概念,即思想、意念、心理、情感的总称。养心即调整好人的思想、意识、心理和情感。养心的标准是把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心理等调到最佳状态。如何调?古今论著说法很多,我以为道家养生家天玄子的养心六大法可作为总的纲领加以参照。这六大法分别为: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为什么要做到这6点?按古人的原意是:“心广所以容万类也,心正所以诚意念也,心平所以得中和也,心安所以寡怨尤也,心静所以绝攀缘也,心定所以除外类、同大化也。”这6点的总体思想又可用4个字来概括,即“恬淡虚无”。也就是儒、道、释3家都要人做到心的“虚静”状态。所谓虚静,是指心灵极大程度的虚空、宁静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心静不受外物所扰,因而也就没有忧虑和私欲。对此,先哲已有很多总结,认为天下之人大多难脱名、利、欲3关。真正能脱此3关者,就是圣人。记得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扬州见河面船多如织,指着河面上来往的行船,问僧人船上载的是什么?僧人告知所有船只只载两物,即名与利。当今社会日日扰扰攘攘,人流匆匆,有几人不是为这3个字奔忙?那么是不是养心就是根绝这3个字?也不是,养心并不是要灭除所有人的自然本能,而是要消除贪欲的扩张。《周易》有“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应当自强,有所追求,但如掉进私俗泥渊并越陷越深则有违养生。
心广,是要人们心怀开阔。心怀开阔则眼界宽,看得高,看得远,志向大,关心的是天下苍生的命运,而不仅仅是一己私利。胸怀开阔还包括能容人、容物、容辱,即弥勒佛旁的联语所言:“大腹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三国时的曹植对此曾作过比喻,说:“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这是何等恢宏的气度,多么宽广的胸襟。古今这方面的故事太多了。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他却不记前嫌,拜管仲为相,称他为“仲父”。在管的辅佐下,完成霸业。能容辱的事,古今也不少。据说日本的白隐禅师,道行高洁。一天,白隐所在禅寺附近的一家有一个漂亮而未婚的女孩怀孕了,女孩的父母大为愤怒,一定要女儿交出“肇事者”。因女孩经常去寺院玩,情急之下说是白隐干的。和尚与黄花闺女干出此事,这还了得。女孩家人跑到寺院找到白隐又哭又闹,白隐明白了怎么回事后,没做任何辩解,只是淡然地对女孩和她家人说“是这样吗?”孩子生下后,女孩的母亲又当着寺院所有僧人的面送给白隐要他抚养。白隐把婴儿接过来,小心抱到屋内,悉心喂养。多年以后,女孩受不住良心的折磨,向外界道出事情真相,原来“肇事者”是一个渔民儿子,并亲自到白隐跟前赔罪。白隐面色平静,仍然淡淡地说了句:“是这样吗?”就将孩子还给女孩。这种奇耻大辱都能忍让,这世上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这种人才是法国大文豪雨果所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一个人如能心胸宽阔,襟怀坦荡,容人容事,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有较高的威信,利于工作也利于身心。而与此相反的是,世俗上一些人不要说大耻不能忍,连别人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不能忍,小肚鸡肠,专门计较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因此搞得单位不和、邻里不睦、家庭不宁,自己茶饭不香,夜不成寐。心小得一点尘埃都难容,这样恐不仅不能养生反而伤身。
心正,即做人心要正。乍听逆耳,细细品味确有道理。心正,在天玄子可能是指心正才能意诚志专以修道。我理解心正还指人的心要正直、真诚。心正才能正身,古人有句名言:“言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心正,才能心地光明,才能行正道,才能实现大志。在官,心正则表现为廉、正、俭、让,且真正做到“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才能造福于民,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如与此相反,心术不正,表现为心贪,有了权就会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无权则玩弄心术,专门损人利己。心狠,则见利忘义,不讲友谊,不讲情感,不知感恩,不施关爱,只知己欲,只逞己快,唯利是图。心妒,则妒贤嫉能,在官则压制人才,损害事业;在民则搞不好周围的关系,甚则为同行所恨;在友、在家则难以赢得真正的友谊和爱情。同时由于忌妒别人的才能、品德、名声,对成就超过自己者产生气恨,因而易产生无名火,使心情抑郁烦躁,也极有害身体。心疑,则辨不明是非,凡事犹疑不决,或坐失良机,影响事业和做人,或生病后疑神疑鬼,心神不宁,影响休息,加速病情恶化。心恶,则专门坑人害人,如多人如此,则社会必然真、善、美丧尽,变成人间地狱。心伪,则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人不诚不信。当官或政府伪善,或不讲诚信,则不仅会失去人民之拥戴和信任,且更为人民所鄙视不耻。一个人伪善或作伪弄假,一旦为人所揭开,立即威信扫地,事业受挫,失去所有的朋友和爱情。
心平,平即平和、宁静。心平即心境平和、宁静。按照天玄子的原意是心境平和、宁静才能得中和。那么何为中和?为什么要得中和?中和二字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精髓,儒、道、释3家各有不同的解释。细讲起来可以写成一大本书。一般字面上讲,中,即居中,不偏不倚;和,即和谐、协调、调和。中和,我的理解是在哲学上偏于方法论,即任何事物只有不偏不倚才能向良性发展。对待事物、把握事物也同样要持不偏不倚的处理方法,才能取得成功。而儒家则对中和有自己的解释。《中庸》首篇《天命章》对“中”作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并提则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已将中和提升到天地万物根本法则的高度,并以此作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也即只要在感情上保持这种“中和”状态,就可以保证本性因无情欲之蔽而发扬光大,进而达到“天地位”、“万物育”的天人合一的极境。而道家解“中”有多种含义,一种解释是认为“中”即“正”,即“正道”;一种解释为“中”即“度”,即知足知止的“度”;一种解释“中”是“虚”,不充盈;还有解释“中”是“道”,守中即守道,“守中致和”为道学第一要义。这些都比较深,非专门研究者不必深究,了解即可。总之,心平可以把握事物规律,以此养生也可从中得到好处。
心安,“安”我认为当理解为安适与习惯,即对现实、对命运、对处境、对待机遇要安适与习惯,要正确对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玄子所说的“寡怨尤”的境界。何为寡怨尤?寡,少也;怨尤,即埋怨责怪。一个人生在世上,不可能事事如意。人们常用的祝语是:“祝你万事如意”。细想想人要真能万事如意,那还了得?如寿命如意,想活多久就活多久;金钱如意,想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少财富;健康如意,则永远健康;官运如意则想当多大当多大;文才如意则才高八斗、十斗、万斗……随你便。然而事实不可能,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怎么办?正确地对待,则乐天知命;不能正确对待则一会怨天,怨生不逢时,怨命运不佳,怨没有机遇,甚至怨父母不是高干富豪,未给他创造良好的条件。二会尤人,恨上司不明,怨同事不助,恨自己无能。这样一来心情不仅会压抑,且易生怒、生忧、生愁、生悲、生恨。重则寝食难安,怎能养好生呢?正确对待,是要面对现实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争取改变一切。有句话说得好:“什么事都有个万一,只要努力做了,那个一也许就是你。”当然如实在不能改变,只要努力到了,也当乐天知命,顺乎自然,过分强求,反而有害身体。
心静,即心要平静。平静为的是什么?按天玄子说是为了“绝攀缘”。何为攀缘?为什么要绝攀缘?攀缘主要有几种解释,在佛法上指心一接触外缘有所著(附着),另一意是指心忽东忽西,如猿攀树,飘移不定。还有一意思是,攀缘等于攀援即向上爬攀。把上述义项代入天玄子的“心静”、“绝攀缘”中,似乎都不好解。按《金山词霸》对“缘”的解释是: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也即缘分。在对待缘上,人既要应缘又要随缘。应缘是要主动进取,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推动事物前进,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因为机遇向来青睐有准备的人。所谓随缘是说做事情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机会,有时要顺水推舟做自己应做的事情,其结果往往会水到渠成。所谓绝攀缘,就是要随缘,就是要人做到凡事不可盲目强求,应当分析利弊,尊重规律,适可而止,守中道,把握恰当的度,并应知道覆水不可收,明白有些事情,再努力也无能为力,该放手时就得放手。即俗话说的“万事随缘莫强求”,强求达不到则苦恼、忧郁,有害养生。若凡事都能如天玄子所说,静心冷静思考,则一定会有所选择,不会去盲目攀缘,浪费精力、心力。
心定,即心要沉静、安定。为什么要沉静、安定,按原文,其功用是能“除外累”和“同大化”。中医有“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说人的所有精神意识情感活动,虽五脏各有所司,然其主要管理者仍是心。心定,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不形色,失不系心”。心不定则必为所累,如见到别人当官有很多好处,就一定想办法当官;如见到别人有钱,可以随心吃喝玩乐,就一心去想法赚钱;如见到别人住好房子就想房子,见到别人有好车就想拥有车子,甚至见到别人穿件好衣服也羡慕,一心去想办法办到。人有七情六欲是正常的,适当的情与欲对人的身体有调节作用,不仅无害反而有益;但情与欲太过分,则必定有害养生。先说七情中的喜。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确利于养生和长寿,且愿意乐,需要笑,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能逗乐的相声小品在年年的春节文娱晚会中人气很高。中医认为喜则志意达,心气畅,利于气血的流通,有益养生。西医亦认为乐可以舒缓情绪和精神紧张,对心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然而如大喜、狂喜则又能致病,类似“范进中举”因喜而致疯者古今可举出很多,当代人中亦有因中大奖过喜而引起中风、心肌梗死暴亡者。即使不中风,因喜而引起失眠者也不在少数。所以遇喜事也应对情绪掌控适度,不可忘乎所以,乐极生悲。
怒也是如此,怒作为一种情绪的发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疏解心理上盘曲抑郁的情绪,确有释放和松缓的作用。所以日本有些企业在显眼处特地塑一领导人的像,让人拳打脚踢去发泄。然而怒如失去节制,大发常发则对养生十分有害。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又认为“怒伤肝”,怒时肝气横逆上冲,使人面红目赤,青筋怒张,甚则眩晕、昏厥。与西医所对应的就是血压升高、中风或心律失常、呼吸急促等。所以戒怒成了儒、道、释3家养生之共识。儒家指出:“小不忍,则乱大谋”,讲的虽是处事,亦适用于养生;道家要人们宁心练气;佛家则说:“灭却心头火,方能成正果”。制怒的大法在于容忍,能否容忍,不仅取决于人的自制力,还与人的德行和涵养有关,即与心能否真的定有关。
七情中的忧、思、悲、恐、惊也一样不能超常。忧思即忧虑思考,正常的思考可以让人出智慧,增学识才干,然而过分思考则易使人胸脘气结而不思饮食,甚则寝食皆废,恹恹成病。悲伤常令人痛哭,人遇悲伤,让其大哭一场,有时也是种情感宣泄,会使人心情稍得宽适;然而长期悲伤,或悲伤太过则也常使人晕厥,或因之成疾。我在临床就曾见到一人因接连丧妻、丧子,悲伤而成疾,终致死亡。在年轻人,悲忧常因情而致,则当发乎情,止乎礼,并且要心病还用心药医,用心理开导解劝。恐惧超过人的承受能力也常致病。据史载: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宫女杨金英乘明世宗熟睡之际,用丝带勒其颈想勒死他,不想慌乱中打了死结,没法抽紧。世宗虽未被勒死,但已不省人事。掌管太医院的许绅奉命诊治,“不得已,用大黄、桃仁、红花诸下血药”。由于责任重大,事后许绅想万一此药不管用,定难脱渎职弑君之罪,唯有自尽而已。结果皇帝药后吐紫血数升,好了。许绅却得了惊魂不宁之病,不久命归黄泉。当然类似的例子,古今还可举出很多。一般而言,男性感情粗犷,刚强豪放,较易为狂喜、大怒而致病;女性感情细腻脆弱,多易为忧郁、悲伤所致病;老年人常有孤独感,多易为忧郁恐惧、悲哀而致病;儿童脏器娇嫩,气血未充,多易为惊吓、恐惧而致病。同时人的体质、气质不同,对七情的承受也有差异。
中医虽有不同情志过分易伤不同内脏之说,但也有“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并指出“七情之伤,虽分五脏,必归本于心”(费伯雄.《医醇剩义》)。因而,应对七情刺激关键要心定,才能不为所累,这样才能同大化。大化即宇宙大自然,同大化即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古人说:“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怎样定心、怎样养心,晋代葛洪还让人“先除六害”,指出这样才能延驻百年。所谓除六害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财货,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沮嫉即沮丧与嫉妒)。这六害已把人的情欲及不良品行基本囊括,有的要淡,有的要去,一般人确很难做到,但要养生则应朝这方面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