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疾病,它们息息相关

疾病,它们息息相关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确,令人讨厌的失眠与很多疾病都密切相关。若疾病治好了,失眠一般也能得到纠正。了解能引起失眠的疾病,对更好地改善睡眠是有所裨益的。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阻塞,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交感活性增强。慢性胃肠疾病的长期慢性刺激,必然影响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从而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失常,引起失眠。

第一节 睡眠、疾病,它们息息相关

睡眠不好的朋友,经常会感觉失眠的困扰不仅仅是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失眠的时候通常会伴随一些生理病痛,如关节疼痛、皮肤瘙痒、鼻子阻塞等。我们在床上辗转反侧,越睡不着越难受,越难受越睡不着,无论什么姿势都不能令我们舒适、安稳,终于一夜挣扎到天明。

的确,令人讨厌的失眠与很多疾病都密切相关。疾病能影响睡眠,睡得不好也能加重病痛,甚至引发新的疾病。若疾病治好了,失眠一般也能得到纠正。了解能引起失眠的疾病,对更好地改善睡眠是有所裨益的。同样,睡眠质量提高了,许多疾病也能不治而愈。

血压

自然情况下,人的一生中,血压是变化的,婴儿和儿童的血压比成人低。活动对血压也有影响,运动时,血压较高,而休息时血压较低。在每一天中,血压也不一样,早晨血压最高而睡眠时血压最低。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查明,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常所致。20世纪80年代X综合征这一名称提出以后关于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压的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增强交感神经活性、钠潴留、抑制血管舒张因子的释放、增加血管收缩因子的释放等,从而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常伴随失眠。典型的高血压失眠,患者上床后,很易入睡,但半夜起床上厕所后便不能再入睡,只好摸黑进行晨练或饮早茶。患者心脏压力异常,即是中医习称之肝阳上亢。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睡前深深吐气呼气二三十次,或散步十五分钟,有利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如果睡前做大量家务、工作或与人高谈阔论,是不利于入睡的。但如果患者上床后很难入睡,人倦心醒,便要考虑是否因脊骨移位引致。因为,错误动作或不良姿势,会引致第七颈椎至第三胸椎间出现移位,压迫迷走神经,也会引起颈性高血压及颈性失眠,并使患者血压升高。此外,患者在坐长途车及看电视时,只要头稍微向前弯,就很容易打瞌睡。但如果患者平卧床上,移位脊椎便会压迫管治心脏的神经,引致心跳加速,从而不能入睡。

在高血压病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高血压,叫睡眠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常在睡眠时或睡醒后血压升高。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睡眠时呼吸浅慢、暂停、心率快慢波动、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致的交感活性增高有关。此种高血压多见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打鼾症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

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阻塞,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交感活性增强。而交感活性亢进可造成周围阻力小、动脉发生代偿性改变,引起管壁肥厚,管腔狭窄,使血压升高,并常因血气改变而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

有些患者的经验,从心理调摄入手等非药物治疗较可行,适当的运动也很必要。例如,平时要多参加有利于调节情志的娱乐活动,如园艺、垂钓、弹琴、书画、曲艺等,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和心里平衡,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更不要经常发脾气。因此,高血压要学会“制怒”,当怒气向上涌时,要有意识地转移话题,做点事,或离开现场,以分散注意力,缓解愤怒情绪。而在遇到挫折或心情不舒畅时,要学会合理宣泄,包括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运动要适量,宜采取较轻量的健身运动,如慢跑、步行、踩静止自行车和原地跑步等,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减压。但对于血压过高者,则不适宜运动,而要以休息为主。

胃病

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是产生不寐的基本原因。由于外感和内伤等病因,使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成此病。胃的功能失调,引起心神不安,导致失眠,目前已经为中医所公认。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一般而言,食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浓茶、咖啡、烈酒、调味品等,或服用水杨酸盐类药、磺胺药、抗癌药、抗生素、利血平、胃上腺皮脂类固醇等药物损伤胃黏膜会引发胃病;物理因素,像进食过冷、过烫或粗糙食物等损伤胃黏膜也能诱发胃病;此外,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手术、烧伤、休克、创伤、多器官衰竭等也能引发胃病。

慢性胃肠疾病的长期慢性刺激,必然影响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从而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失常,引起失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胃肠疾病一般与细菌感染有关,而细菌的毒素给人体造成的恶性刺激也有可能影响到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引起或加重失眠。

另有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晚上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患胃溃疡的危险。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的胃和小肠在晚上会产生一种对其破裂之处进行修复的、被称作TFF2蛋白质的化学物质。TFF2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会伴随生理节奏而自动调整,一般在夜晚至睡觉时达到最高。研究人员认为,在睡眠过程中,TFF2的水平会增加340倍以上,从而有助于修复胃和小肠的损伤,预防溃疡。

有胃病的患者除了合理选择药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进食(尤其是饱食),因夜间进食会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心脏病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经济发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鲁。瑙鲁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小岛,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没想到几年以后,瑙鲁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的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70%患有糖尿病,人数之多成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济发展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心血管病流行虽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的一种惩罚。如被西方国家视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现在却在我国广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睐,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健康。我们应该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远离“不健康”食品。

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许多症状都可能由心脏病引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症状有: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产生呼吸困难感;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蔓延到肩、手臂及颈部;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熟睡或做噩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研究认为,与每天睡眠8小时的女性相比,睡眠过多或不足的女性更易患心脏病。除了打鼾、吸烟和体质指数等因素外,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睡眠8小时的女性相比,每天睡眠时间5个小时以下的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会增加45%,睡眠时间为6小时和7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分别增加18%和9%,而睡眠时间超过9个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会增加38%。

另有一项研究表明,上班期间睡半小时午觉,可减少患心脏病概率37%,其中对男性的影响尤为显著。午睡曾一度是我们的习惯,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增快,午睡已变得“奢侈”。发表在美国《内科学文献》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希腊雅典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对2.3万名健康成年人展开长达6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至少午睡3次,每次大约半小时者,与不午睡者相比,其因心脏病等问题致死的几率低37%。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常午睡的职业男性比没午睡者,心脏病发生概率低64%。

科学家分析指出午睡可降低压力,有益心脏,而工作通常给成年人带来不少压力。除了午睡,以水果、蔬菜、大豆和橄榄油为主的地中海式饮食也被认为可以减少心脏病发病率。

近日香港一项调查也指出,频繁外出应酬吃饭的男性患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对此,建议经常外出就餐的男性要减慢进食速度。

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人,并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许多学者认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如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不仅如此,糖尿病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引发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患了糖尿病后特别容易感冒,而感冒后要比正常人更难治愈,往往一拖就是几周,甚至1~2个月,特别是感冒后血糖上升不易下降,某些并发症便接踵而来。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发病与感染息息相关。当受到病毒感染后,新陈代谢加快,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剧增,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更显匮乏,引起了糖代谢紊乱,使病情加重症状随之而来。

治疗糖尿病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尽量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与睡眠的密切相关不仅只是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睡眠这么简单。反过来,睡眠质量不高也能诱发糖尿病。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睡眠只会影响脑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睡眠不足也会影响荷尔蒙功能及新陈代谢。

研究人员选择了11位健康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的第一个晚上让他们睡8个小时,此后的6个晚上每晚睡4个小时,最后7个晚上睡2个小时。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时段对这些接受实验者的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及影响血糖浓度的荷尔蒙皮质醇水平和心跳等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研究工作结束后,全部测试对象的血糖水平均上升,这些人的荷尔蒙也出现失调。所出现的这些情况,都是衰老的征兆,而且是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等病的高危因素。

肥胖

医学意义上的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适合中国人的肥胖标准,即体重指数BMI(即体重的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值在18.5~23.9千克/平方米属于正常范围。

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属于前者,单纯性肥胖所占比例高达99%。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肥胖,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所谓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根据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别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其中,成人以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为多见,儿童中以颅咽管瘤所致的下丘脑性肥胖为最多。

但是个体主观意识上的肥胖,大多是“言过其实”。因为年龄的增长,营养摄入量较多,有些人只是局部脂肪层略厚,而被个体主观上认为是肥胖,甚至于盲目减肥,这种做法,未必正确。一些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将肥胖的错误观念进一步灌输到医学知识不丰富的人群当中,加重了盲目减肥现象的泛滥。

引发肥胖的原因大家已经十分熟悉,无非是缺乏运动和营养摄取过多,导致脂肪堆积。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睡眠也是决定肥胖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睡眠过多容易引发肥胖。为什么提倡8小时不提倡10小时睡眠呢?这都是有科学根据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也不能多。实际临床证明,过多休息对人体并不好,人体是有生物钟的,人体机能在一定时间内需要放松休息,但其他时间则需要活动。而一睡睡半天则明显减少了身体运动,长期这样下去还可能引起糖尿病、肥胖等症状。

其次,睡眠不足也可诱发肥胖,至少短期内会如此。这得引起重视减肥的青年男女们注意。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了30多名健康的青年男女,其中一部分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作为睡眠不足组;其余人睡7~8小时,作为睡眠正常组。观察后得出了最新结论:睡眠不足组体内胰岛素不能正常地使葡萄糖进行代谢,因而可能发展成为肥胖,而睡眠正常组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常。目前还不知道睡眠不足者在改善其睡眠后,是否可以改善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那些每天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和不足4小时的人,都会使其体重增加,适量的睡眠才有助于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