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不见湿,药浴健身益寿
芒种过后,午时的天气开始变得炎热,外出的人们常常汗湿衣襟。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经常洗澡,衣服也要勤洗勤换,以使“阳热”易于发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出汗后不要马上洗澡,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如果能够采用药浴,则效果会更好,更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药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从周朝开始就流行用香汤浴洁身,到了宋明期间,这种香汤浴传入民间,接着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
说到药浴可是非常有讲究的,什么时节该用哪些药材进行洗浴都有一定讲究,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时节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防病。比如,春节这天常用五香汤来泡澡,令人遍体馨香,精神振奋;农历的二月二,即民间常说的“龙抬头”,在这一天多用枸杞煎汤来泡澡,可以令肌肤光泽,不老不病。
当然,芒种时节也有特定的洗浴方式,此时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10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半个小时,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就可以浸浴了。五枝汤具有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的作用。
总之,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在药浴过程中,药物水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体表和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后,根据不同药物组方,可起到舒通经络、活血化淤、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等功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三种常用的药浴方式:浸浴、熏蒸、烫敷。
浸浴
关于浸浴的具体方法,在介绍五枝汤时已经做了相关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有条件的可以每日一次,这种药浴方法适用于全身浸浴,也可用于局部泡洗。
熏蒸
先将药物放置在纱布袋中,封严后放入较大的容器中煎煮,用煎煮时所产生出来的热气熏蒸局部,也可以采用蒸气室作全身的浴疗。通常在进入熏蒸的时候温度较高,趁着药液温度高、蒸气多的时候,先进行完熏蒸再选择淋洗,当温度降至能浸浴(在37~42℃)时,还可以浸浴。
烫敷
先将药物分别放入两个纱布袋中,然后上笼屉或放到蒸锅内蒸透,趁热交替放在局部烫贴,在烫贴的同时可加上按摩,这样效果会更好。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2~3周为一个疗程,多用于治疗与康复。
以上药浴方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效果也不错,可以经常进行,对防病健身都有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