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人心理你了解多少

·病人心理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引起病人焦虑的因素很多。病人一旦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会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病人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侥幸心理。有些已经明确诊断的人,也会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其实,这样贻误病情以及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人是常有的。所以,家人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病人的具体心理,仔细解释,耐心说服,尽量让病人树立对疾病的科学态度,以克服侥幸心理。

·病人心理你了解多少

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大的反应,概括起来,病人容易产生如下各种心理活动。当我们了解了病人的心理后,才能理解病人的行为,更好地去照顾病人,帮助他与病魔对抗。

抑郁

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因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疾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太愉快的事,多少都伴随着丧失,因此大多数病人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但病人抑郁情绪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有的少言寡语,对外界任何事物没什么兴趣;有的故作姿态、极力掩饰;有的哭叫连天或是饮泣不语;还有的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

严重的抑郁又往往会引发失助感和绝望情绪。这是一种无可奈何、无路可走、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大多发生在患有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身上。因此,面对病人的这种心理,家人应积极引导,帮助他走出抑郁情绪。

焦虑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难免会有焦虑时刻。病人患病,当然更避免不了焦虑情绪。焦虑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

引起病人焦虑的因素很多。比如,疾病初期对病因及疾病转归,特别是预后不明确,可导致与疾病无关的焦虑,或者是对病因、疾病转归和预后过分担忧。此时,若医生、护士、家人不及时向病人讲清楚,就会出现夸大病情严重性的倾向。

总之,病人生了病,是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心境不佳,就会事事处处不顺眼,总感到心烦意乱。在这种心境之下,就很容易出现焦虑或是消沉的情绪反应。男性会多表现为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而女性则多表现为抑郁哭泣。特别是当遇到病情有变化,或是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情绪更易激动,睡不好,吃不好,动辄生气,甚至任性。

不过,也有的人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比如:有的人突然理发刮脸、梳洗打扮,有的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有的挥笔大量写信,也有的长时间向窗外眺望,还有的会蒙头大睡等。

要想完全消除病人的焦虑是不容易的,何况轻度的焦虑状态对治疗疾病还有益处。不过,家人、医生对极端焦虑和长期处在焦虑之中的病人要格外重视,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避免妨碍对疾病的治疗,以及诱发其他疾病。

怀疑

病人的怀疑多数是一种自我消极暗示,因为缺乏根据,常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患病后会变得异常敏感,一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是无法救治。即使是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是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虑重重,总担心误诊,怕吃错了药、打错了针。

也有的单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偶尔的医疗差错或是意外会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当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就乱作猜测。若是严重偏执,甚至还会出现病理性的妄想。

有些病人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总是以封建迷信来理解自己生理机能的不正常现象。一旦病程与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就陷入迷茫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家人和医护人员需在和病人交谈中,或从其病友的反映中发现病人的种种疑虑,努力帮助解决。

孤独感

有些病人,由于病情原因需要住院,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全都是陌生人。医生也只在每天一次的查房时与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交谈机会较少。如此,病人就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从他们住进医院的第一天开始就常有度日如年之感。他们希望可以尽快熟悉环境,希望能尽快结识病友,也希望亲友的陪伴。

有的病人夜间不容易入睡,烦躁不安,有的起来踱步,也有的多次按信号灯借故与值班人员说几句话。医护人员应当理解病人这种孤单寂寞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让他安静入睡。

社会信息剥夺和对亲人依恋的需要无法满足是病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条件允许之下,亲友应经常探视或昼夜陪护。

被动依赖

病人一旦进入病人角色之后,大都会产生一种被动依赖的心理状态。这是由于生病后,病人自然就会受到家人和周围人的关心照顾,即便往常在家中或是单位地位不高的成员,现在也会突然升为被人关照的中心。而且通过自我暗示,病人自己也变得软绵绵的,不再像以往那样生气勃勃,变得顺从、娇嗔、被动、依赖,变得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

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完全可以自己干的事也会让别人来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非要几经劝说才吃下去;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了信心;一向意志独立性很强的人也变得没了主见;即使是一直做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是百依百顺。此时,他们的爱和归属不断增加,希望能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可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当前护理学新的理论观点认为,病人患病后所产生的这种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因此提出了“健康自控”之说,主张发挥病人在病程转归当中的积极主动性。因此,主张不应迁就姑息病人的依赖心理,而应尽力鼓舞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理。

否认

在临床上,有的病人怀疑或否认自己患病。特别是对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否认心理更为常见。

有一位主任医师,明知自己患有癌症,却矢口否认,当她看到病历上写的诊断时,还说是经治医生写错了。有的医护人员会对这种现象感到不可思议,事实上这正是某些病人应付危害情境的一种自我防卫方式。

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否认,对于缓解心理应激是可取的。否认犹如瞳孔对光的反射,一旦遭遇外界的强光刺激,瞳孔就自行收缩,以此来避免视网膜免受过分的刺激。而病人的否认也有类似作用,当难以承受的恶劣病情袭来时,自我否认能够避免过分的焦虑与恐惧。

否认虽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护作用,可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用。比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却矢口否认,拒绝治疗,在半年内就因脑转移而死亡。有人对乳腺癌的女病人进行调查,发现那些延误诊治的人,大都是带有否认倾向的人。

侥幸

病人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侥幸心理。比如,疾病初期不少人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总希望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特别是那些对疾病不敏感的人,侥幸心理就尤其严重。有些已经明确诊断的人,也会往往存在侥幸心理。

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疾病的诊断仍在半信半疑,所以,有时不按医嘱行事;二是缺乏医学知识又缺乏科学态度的人,说什么“不要听医生吓唬人,老天不一定和我过不去”。

其实,这样贻误病情以及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人是常有的。所以,家人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病人的具体心理,仔细解释,耐心说服,尽量让病人树立对疾病的科学态度,以克服侥幸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