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理用膳与饥饱平衡

合理用膳与饥饱平衡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是饥饱不均,造成偏食,影响胃肠功能,日久就会患慢性消化道疾病。晚餐进食过多,对健康无益。不论是人体日常的生理活动之营养需要,还是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营养需要,每日每餐的膳食必须做到饥饱平衡,并且根据营养供给量的要求,定时定量地安排好每日每餐的膳食营养。

合理用膳与饥饱平衡

一般说来,每餐七八分饱对健康最有利。尤其是青少年,应一日多餐,每餐都不要吃得太饱。当然,吃得过少也不好,容易出现营养缺乏。

太饥则伤肠,太饱则伤胃。有些人对喜欢吃的食物,就无所顾忌地猛吃,把胃塞得满满的;对不喜欢吃的食物则拒之门外,让胃空空的。结果是饥饱不均,造成偏食,影响胃肠功能,日久就会患慢性消化道疾病。

一日三餐如何吃,存在许多误区,比较典型的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有些人常常是早晨上班空肚、中午马虎填肚、晚上回家撑肚。这种饿一顿,饱一顿的一日三餐饥饱不平衡现象,不仅对本来有规律的人体消化系统功能产生影响,而且会引起对食物营养素消化吸收能力的下降,还会影响上班族日常工作效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各器官的正常发育。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应该按照3∶4∶3的比例比较合适。现实生活中有人背道而驰,晚餐吃得过饱,对健康有害无益,必须纠正。

如果早上因上班来不及少吃或不吃早餐,身体处于饥饿状态,消化系统就得不到正常的规律性运转,而处于饥肠辘辘的空转,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的退化。由于没有营养物质提供能量,整个上午的学习、工作或劳动等所消耗的能量完全要靠前一天晚餐的营养来提供。由于人体内不能贮存很多的糖原,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到上午十点钟时,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头晕目眩、脸色苍白、甚至发生低血糖休克。

如果在饥饿一顿后的下一顿,解开裤带饱餐一顿,首先会增加胃肠道负担,破坏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节律性,犹如在一台洗衣机里超量放入衣物,让其超负荷运转,这无疑会使洗衣机出现故障或缩短寿命。由于撑饱肚皮,在“洗衣机”超负荷运转的过程中,过剩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素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成为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些过剩的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分解时,从肾脏排出过程中,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承受负担。

每个人的饮食量,根据年龄、性别、体质、工作种类不同各异。摄食不足,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会出现全身乏力、气短等症状。但饮食过度,超过脾胃的承受能力,导致脂肪堆积,也会引起“富贵病”。“饱食伤肠胃”,饮食忽多忽少,还会造成胃溃疡的发生,因此,千万不要饥饱失常,注意“吃到八分饱”。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古人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这就是饥与饱的平衡原则。每日饮食时间要有规律,即“饮食以时”。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早餐应当保证,而且要注意吃好,废止朝食论是不可取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关键时间,早餐马马虎虎、瞎凑合,九十点钟会饥肠辘辘,大脑兴奋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胃排空后,夜间分泌的胃酸需要早餐吃下的食物中和,不吃早餐,胃酸就会刺激胃襞,所以是胃溃疡等胃肠病发生的诱因。

三餐的分配要根据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如果一天吃500克主食的话,早晚各吃150克,即3∶4∶3的分配比例比较合适。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殊不知“晚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晚餐“少吃一口,舒服一宿”。晚餐进食过多,对健康无益。

不论是人体日常的生理活动之营养需要,还是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营养需要,每日每餐的膳食必须做到饥饱平衡,并且根据营养供给量的要求,定时定量地安排好每日每餐的膳食营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