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中风后怎么办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诊断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幻莫测”,古代医学家类比而名为“中风”。
中风的根源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形成夹层动脉瘤,在各种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影响下,造成血管破裂或堵塞,从而相应出现一系列的中风病症状。
确切的脑中风先兆是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多发生在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史的人身上,突然出现头痛、头晕、眼前发黑;或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反复的说话不清、视物模糊;或突然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取物不准且反复发作。上述症状一般一次发作持续5~2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并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而不留后遗症,但可反复发作。
中风起病急,病人突然昏迷、偏瘫、抽搐、失语……来势凶险,危及生命。面对这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家人不能惊慌失措,应稳定自己的情绪,率先参与救护。对意识清醒者,应作心理安慰,让病人安静,减少病情变化。立即让病人平卧,用一只枕头,头侧向一方,可避免舌根后坠影响呼吸,万一呕吐时可防窒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不要随意用降血压药物。因为中风不全是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破裂,不能将血压降得太低,那样会减少脑部的血液供应,加重脑水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以免加重脑出血。在送医院时,应送有CT设备的医院,绝对不能因患者起病时的症状较轻而疏忽。因为脑出血与脑缺血的区别并非取决于临床症状的轻重。
脑中风后的病人75%会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药物治疗恢复并不理想。现在一般人都知道“早活动”,但如何活动却缺乏正确指导。如果只练拉力、握力、踢腿、早期用人架着走……就会产生“偏瘫步态”——上肢像挎菜篮子,下肢划圈踮脚走路。而这些在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下,本来都是可以克服的。瘫痪的肢体在功能恢复过程中,必然出现患肢痉挛,若在急性卧床期注意患肢的良好位置,及时做好被动运动和其他适时的康复措施,可能避免或减轻痉挛的发生,可极大地推进康复进程。大约在3个月使急性期或恢复早期80%的患者恢复独立或在拐杖支持下行走。
(何国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