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胆囊息肉必须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黏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并无症状,只是做健康检查时才被发现,因此常常造成患者延误治疗。
肝胆专家通过临床检验发现,真正的胆囊息肉相对较少,多是胆囊黏膜的胆固醇沉淀(胆囊结石的早期),症状仍然为右上腹不适、疼痛、消化不良等。B超可见隆起病变。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主要为肝胆湿热型及气滞型,发病多与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良有关,进而使胆汁成分改变,导致肝胆疏泻失常,肝胆郁阻,气滞血淤而形成各种胆囊疾病。症状轻者可用消炎利胆类药物,如金龙舒胆胶囊等进行对症治疗,使胆汁分泌恢复正常,从根源上治疗胆囊疾病。如有以下几种情况要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1)一般单发病变,息肉直径大于10毫米,蒂粗大的胆囊息肉患者应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息肉的生长部位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更要选择胆囊手术。
(2)胆囊多发性息肉且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也要考虑手术治疗。
(3)患者做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显示息肉有丰富血供提示可能为恶性新生物,这时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4)息肉患者检查肿瘤标记物阳性者,需手术治疗(其他胃肠道肿瘤者除外)。
(5)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需实施手术。
(6)单发性胆囊息肉病变,直径小于10毫米,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者,可以随访观察,一旦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7)对直径小于5毫米,无症状的胆囊息肉病人,应间隔3~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也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兰明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