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哺乳期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初产妇更容易发生,多数发生在产后1个月左右。开始的时候病人可能有乳头皲裂,伴有刺痛,继而患侧乳房出现乳汁淤积性肿块,皮肤红肿,出现波动性疼痛,病人可以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此时如果能及时治疗,使淤积的乳汁排出,乳管保持通畅,病人多能恢复至正常。如果治疗不及时,患侧乳房可以出现脓肿。脓肿可以位于乳房表浅部位,也可以位于乳房深部以及乳房后方。表浅部位的脓肿容易发现,但深部以及乳房后方的脓肿有时需要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出现急性乳腺炎后,病人白细胞计数可以升高。
一、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乳汁淤积 乳汁是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可以在其中迅速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2.乳头皲裂细菌入侵 当乳头内陷,婴儿吸吮困难,吃奶时间过长,容易损伤乳头,使乳头皲裂。细菌自皲裂处侵入,沿淋巴管蔓延至组织间隙或直接从乳管侵入,导致炎症的发生。
二、急性乳腺炎预防重于治疗,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妊娠期要保持乳头清洁,有乳头内陷的要及时纠正,在妊娠的最后两个月要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晕;不宜用酒精擦洗,酒精可以使乳头、乳晕皮肤变脆,乳头皲裂。佩戴大小合适的乳罩,将乳房托起,防止乳房下垂,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2)哺乳期要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一般3~4小时哺乳一次,每次15~20分钟。哺乳时应先让婴儿吸净一侧再吸另一侧,两侧乳房应交替哺乳,如果乳汁过多,可用吸奶器将婴儿未吃净的乳汁及时吸出,防止乳汁淤积。另外哺乳时,应避免婴儿含着乳头入睡,因为婴儿的唾液中含有一些消化酶,能将乳汁中的蛋白质变成小的奶酪,堵塞乳管,影响乳汁的排出。
(3)婴儿口、舌生疮时应暂停哺乳,应将乳汁用吸奶器吸出或挤出,保持乳汁通畅。
三、一旦发生急性乳腺炎,应及时给予治疗
发生急性乳腺炎后患侧乳房不宜哺乳,局部可以热敷,用不同的方法使乳汁排出通畅。初期可以用金黄散或芒硝外敷患处;另外将新鲜的仙人掌去针捣碎后,用鸡蛋清调和外敷患处也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功效。如果产妇出现寒战、高热等感染症状,针对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可以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类以及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一旦乳腺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排出脓液,控制感染。急性乳腺炎的病人,应注意饮食调理。在急性发作期,多饮水,饮食宜清淡,不宜进食猪蹄汤、母鸡汤、鲫鱼汤等催乳食物,以免加重乳汁淤积;恢复期可以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如肉类、禽蛋、乳制品等,促进机体恢复。
(王明华 汪 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