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养生与长寿
“长命百岁”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只要保养合理,就可享尽天年。人类的自然寿命从生物学研究角度,日本提出,生长期(20~25年)×寿命系数(生物平均生存期)=自然寿命;美国则是从人肺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的。对于衰老机制的研究,现代医学有自由基学说、基因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等各种观点,虽然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是趋利避害,延缓衰老,养生以长寿是可以做到的。
我国通过几次人口普查获知,人的平均寿命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了一倍,这是受益于生活水平、生存环境、文化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缺乏科学的膳食观。因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忽视了运动锻炼,甚至餐后不活动,以搓麻将、看电视、玩电脑作为娱乐消遣方式,不注重户外有氧环境和耐氧运动,接触电磁场概率太多,也带来现代社会文明病,不利于健康。
祖国医学对于养生的著述尤为丰实,不外有“动形、静神、调气、固精”等学派。汉代名医华佗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并创“五禽戏”以导引炼身。现代医学也主张人们进餐七成饱,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来降低代谢速率而延长寿命。
作为现代健康教育处方,人们常用三勤(手、脑、脚勤)、三静(静心、气、行)、三淡(淡泊年龄、金钱、享乐)和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以挑战百岁,善待人生。很多百岁寿星编唱“十多十少”歌,甚至用一、二、三、四、五来总结养生之道,即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二个基本点(基本不抽烟、基本吃素)、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仇怨、忘记名利)、四有(有房子、有老伴、有饭钱、有就医条件)、五要(笑、跳—运动、俏—穿衣打扮年轻化、掉—掉膘、少—保持年轻的心态)。
因此,养生在动,养心在神。尤其对多食少动以致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影响,导致多焦虑、少睡眠的人出现体弱多病者,就更应注重医疗保健知识的应用。只有身心健康,那么“长命百岁”就不再是神话了。
(王平仁 陈劲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