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流变与高黏滞血症

血流变与高黏滞血症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流变”全称是“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与血管流动变化的。国内外研究证明,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与血液流变性有关。临床上将血液黏度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黏滞血症”。改善高黏滞血症首先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晨起空腹饮一大杯温开水,补充在夜间睡眠时从呼吸、皮肤排出体外的水分,从而稀释血液。

血流变与高黏滞血症

人们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开出“血流变”化验单,经过化验有的人被告知得了“高黏血症”,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这些名词,会感到困惑和紧张。这里将有关“高黏滞血症”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血流变”全称是“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与血管流动变化的。国内外研究证明,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与血液流变性有关。临床上将血液黏度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黏滞血症”。

一、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血液成分,红细胞的形状、大小、压积都会影响血液黏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对血液黏度也有一定影响。

另外,温度、生物周期、时间变化、不良因素等也对血液黏度发生影响。

1.温度 外界温度过高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发烧时人体水分丢失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寒冷时尿量的增加也会使其增高。

2.生物周期 新生儿血液黏度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成年后男性比女性的血液黏度略高;女性在月经期血液黏度增高。

3.时间变化 早晨血黏度升高,上午8时达到最高峰,下午开始下降,午夜至3时之间最低。

4.不良因素 吸烟、饮酒、忧虑、兴奋、惊恐等都会使血液黏度增高,剧烈运动、高血糖高血脂也会增加血液的黏度。

二、高黏滞血症的危害

引起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肾衰、阻塞性肺疾患等病情加重。

三、高黏滞血症的预防

改善高黏滞血症首先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晨起空腹饮一大杯温开水,补充在夜间睡眠时从呼吸、皮肤排出体外的水分,从而稀释血液。戒烟、戒酒,饮食清淡。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同时,可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尼莫地平及降血脂药物,静脉注射蝮蛇抗栓酶、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肝素、706代血浆等。

四、提请注意的事项

(1)化验血流变的前一天晚餐不要过于油腻,进食不要过晚;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2)血黏度升高不要盲目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因为静脉用药可能产生某些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刘久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