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祷文与六字箴言
有句俗语说,宗教能使人摆脱失眠。宗教和睡眠貌似没有任何关系,这话从何而来呢?宗教强调人的不完整性。作为一个不完全的人,宗教宣扬人类个体追求的共同价值,使信徒相信神能帮助众生摆脱不安情绪。
给心灵以慰藉的宗教和睡眠障碍者服用的安眠药有着相似的作用。因此,安眠药畅销的地方,也就是睡眠障碍者多的地方,宗教比较活跃。
表面看来,基督教强调救赎,佛教强调解脱,儒教强调仁爱,巫教强调造福。但从经济层面分析,各个宗教的追求大同小异。任何宗教都追求繁荣壮大。
再回到睡眠上,不管出于什么具体原因,对失败和挫折的恐惧是睡眠的最大障碍。而这种恐惧使得人们向宗教靠拢,试图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避风港。宗教利用人类特有的依赖心理,宣称只要入教就能享受平安和祝福。睡眠和梦境对宗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宗教总是把梦解释为神的启示。在人类大脑之谜解开之前,梦被视做获取神圣旨意的重要手段。人们把睡不好觉的情况解释为神的降临。世界上所有宗教经典,都提到过神通过梦境给人以启示的内容。有些经书甚至直接指出,只要相信神,就能享受到如孩子般香甜的睡眠。
支配人类思想数千年的宗教,通过这些说辞,很自然地把宗教信仰与梦、睡眠质量联系在一起。睡眠障碍者在寻求宗教的帮助时,会被灌输只有依靠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才能享受安眠之乐的思想。确实,不管什么宗教,这种依存关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感受到安宁,从而有助于睡眠。以下两个事例说明了基督教和佛教信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创始人荣格虽然是不可知论者,但是他应用基督教的心理依存体系,治愈了大量失眠症患者。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他发现了精神分析的作用,首创了联想实验。他用实验证实了弗洛伊德所谓的“被抑制的东西”,并将其命名为“情结”。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理论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
一次,美国百万富翁米尔顿拜访荣格。米尔顿患有失眠症,他试了很多方法始终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乘专机拜访了当时最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荣格。掌握了米尔顿的病情后,荣格开了处方:“拿着我给你写的介绍信和诊断书去找莫斯科郊外的修道院长。”
米尔顿立即飞往莫斯科,拜访那位修道院长。院长看完诊断书后,问道:“你会按照我说的做吗?”“当然。只要让我睡好觉做什么都行。”
“那今天晚上背300遍主祷文。”
第二天,修道院长对米尔顿说:“今天背600遍主祷文。”
第三天,修道院长又说:“今天背900遍。”
米尔顿按照院长的指示,每天多背300遍主祷文。一天晚上,米尔顿跟往常一样躺在床上背主祷文时,突然回想起很久以前躺在母亲怀里睡觉的情形,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从此以后,他每天都能安睡,彻底摆脱了失眠症的困扰。
第二个事例是,有位高僧每天睡前都要躺在床上念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他每天念着经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到凌晨礼佛时间,自然醒来。
基督教的主祷文和佛教的六字箴言都能起到安眠药的作用。
小贴士!
对睡眠有益的香薰疗法
1.睡前一小时点燃香薰蜡烛,让香气自然散开,睡前吹灭蜡烛。
2.打开香薰精油瓶或使用香薰枕头、改用植物香茶等。
3.有助于睡眠的草本植物有薰衣草、迷迭香、马郁兰、快乐鼠尾草、甜橙等。把玫瑰放在床头,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还能抑制皮肤过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